- 富爸爸:為什么富人越來越富
- (美)羅伯特·清崎 湯姆·惠爾賴特
- 4686字
- 2019-01-03 17:30:03
第二章
為什么說儲蓄者是輸家?
窮爸爸:
存錢是聰明的做法。
富爸爸:
儲蓄者是輸家。
1971年8月15日,是現今經濟危機正式開始的日子。
1971年8月15日,是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將美元和黃金標準脫鉤的日子。
笨蛋!這次是金融!
1971年8月15日,是美國開始隨意印刷鈔票的日子。
1971年8月15日,是富人開始變得更富、窮人和中產階級開始變得更窮的正式日子。
1971年8月15日,是儲蓄者變成輸家的日子。
警告
1997年4月8日,《富爸爸窮爸爸》正式發行了。這本書是自己出版的,因為我們聯系的出版商都不看好它。他們這樣評價它:“你都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出版商都不同意書中富爸爸的許多關于財商的課程,尤其是富爸爸的第一課:
富人不為錢工作。
富爸爸的第一課是富爸爸財商教育的基石。
富人不為錢工作有很多原因,其中一條是納稅。富爸爸經常說,“為錢而工作的人要繳最高比例的稅金。”
基礎的原因是1971年后,美元不再是原來意義上的錢,它變成了行政貨幣。
問:什么是行政貨幣?
答:行政貨幣就是失去了原有價值的鈔票,不再受價值影響,只聽命于政府法令。
問:什么是政府法令?
答:簡而言之,就是政府頒布一道命令,說這張紙就是鈔票,它就成了法定貨幣。例如,人們必須以法定貨幣納稅,而不能用黃金或者一只老母雞去納稅。
問:行政貨幣有什么錯呢?
答:政府想要花的錢超過了他們征收的稅金數目,于是,他們開動印刷機來清償他們欠下的債務,讓行政貨幣中包含的價值量越來越少。
問:所以,我必須更努力地工作……并且,生活的成本變得更高?
答:非常準確。
問:行政貨幣會變得一錢不值嗎?
答:最后會變得一錢不值。因為政府官僚們不知道怎么掙錢。他們僅僅知道怎么花錢。
法國哲學家伏爾泰(1694—1778年)說過:
紙幣最終會回歸到其內在本質——零。
只要美元回歸到和黃金掛鉤,印刷鈔票就很困難;一旦美元不再和黃金掛鉤,印刷公司就業務繁忙,而儲蓄者就成了輸家。
鈔票變得有毒
1971年后,美元變成有毒的了。在這一年里,美元變成了債務——一張借自美國納稅人的借據。只要納稅人不抱怨,印刷公司就開足馬力印鈔。印制毒鈔就好比把一瓶白酒給干渴的水手喝。白酒讓酒精依賴者感到快樂,鈔票也有這個效果,盡管它是毒鈔。
從1971年到2000年,29年里世界都在歡快地舉行派對盛宴。不幸的是,派對結束了。
30年的派對盛宴
下面這張圖表講述了30年的派對盛宴故事。
120年的道瓊斯工業指數

資料來源:聯邦儲備銀行經濟數據
正如你從上面的圖表中能看到的,2000年左右,即開始進入21世紀之際,“派對”掉頭朝下。
3個巨頭破產了
在21世紀頭十年,這個世界由3個巨頭引領著走向經濟危機。
首先,是2000年的網絡公司危機;然后,是2007年的房地產企業破產;緊隨其后的是2008年的股票市場危機。
每一次當市場破產,印刷公司都開足了馬力趕印更多的鈔票,希望能拯救經濟于水火中。
問:那么,1997年到2000年期間的繁榮是印鈔機制造出來的?
答:是的。
問:就是說,現在“派對盛宴”已經曲終人散了?
答:是的。
問:政府還在印刷鈔票嗎?他們希望靠印刷鈔票挽救經濟?
答:是的。這就是我們說儲蓄者是輸家的原因。
如今,儲蓄利率接近或者低于零。存錢的人又一次成為輸家。
具有諷刺性的是,如今銀行有了太多的錢,而人們變得更窮了。貨幣制造著人們的貧窮。為錢而工作和攢錢的人真是有病了。
為什么儲蓄者是輸家?
1976年,人們可以通過儲蓄成為富人。
例如:
1976年,儲蓄利率為15%,如果儲蓄額為100萬美元,100萬美元×15%=15萬美元(每年)。靠利息收入,你就可以生活得非常愜意。
如今,事情變得很不一樣了。
現在,利率跌到2%,同樣額度的儲蓄:100萬美元×2%=2萬美元(每年)。這說明貨幣貶值得有多厲害。
而2%的利率如今都是很高的了。
讓我們看看利率和通貨膨脹的關聯性。如果通貨膨脹率為5%,你的存款每年損失3%。通貨膨脹的出現,正是政府持續印刷鈔票的結果。
還要說明一下:在世界30%的國家中,儲蓄利率已經低到了零以下。
問:銀行會因為管理了我們的錢而收費嗎?
答:那正是消極的利率所意味著的。
問:如果在銀行儲蓄,他們還要收儲戶的費用,那為什么還會有人去存錢?
答:不知道。我覺得不可理喻。
富人更富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喜歡借債,懂得如何使用借債來致富。
低利率告訴我:“快去借錢吧,錢現在正在打折。”
富爸爸的預言
2002年,《富爸爸的預言》出版了。富爸爸預計,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危機會在2016年出現,前后誤差不超過幾年。
他還預計在2016年前后爆發的最大的經濟危機之前,會有另外幾場大的危機。
問:這幾場危機是指2000年、2007年和2008年?
答:是的。
問:他是怎么做出這樣精確的預測的呢?
答:有許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這不是政府第一次通過印刷鈔票來清償債務。
來自歷史的教訓
中國人是最早開始印刷鈔票的。
第一次大范圍地使用紙幣是在中國宋朝期間。紙幣的使用擴展到了印度、波斯和日本。但紙幣的擴展只在短期內存在,因為當人們停止接受紙幣后,貿易也就終止了。
問:為什么人們停止了接受最早的紙幣?
答:因為當時的政府總是印刷太多的鈔票。如今的政府也是這么干的。
羅馬帝國的滅亡,部分原因是其向農民征稅來支撐戰爭開銷。當稅收不能滿足戰爭開銷時,羅馬皇帝就讓其錢幣貶值。這種讓錢幣貶值的方法就相當于印刷鈔票。
問:貶值意味著什么?
答:這意味著他們把其他像鎳和銅這樣的基底金屬摻和進了貴金屬例如金和銀中,達到使錢幣貶值的目的。但不久,人們就不信任他們制造的錢幣的價值了。
美國政府在1964年也干過與羅馬帝國同樣的事。所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銀幣”在邊緣有點銅的感覺。
美國印刷鈔票
喬治·華盛頓曾經印刷大陸幣以支持革命戰爭。但是當大陸幣變得一錢不值的時候,士兵們拒絕戰斗。今天我們所說的一句流行語“連一元大陸幣都不值”,就是源于那時。
在南北戰爭期間,南方政府也大量印刷貨幣以抗擊北方。后來不久,南方的貨幣也變得毫無價值可言。
問:那么,富爸爸是以這些歷史為依據做出他的預言的?
答:是的。但是還有其他一些因素。真正的財商教育必須包括金融史。歷史可以讓你看到未來。
正如紐約洋基隊偉大的尤吉·貝拉曾經說過的:
似曾相識的東西又回來了。
如今,當世界各國的政府們隨意開動印刷機時,我們的貨幣也就越來越多了。
問:為什么他們這么做?
答:挽救他們的經濟免遭破產。
再來看看道瓊斯120年的圖表。
120年的道瓊斯工業指數

資料來源:聯邦儲備銀行經濟數據
你可以看到,從1971年后——那一年尼克松讓美元和黃金標準脫鉤——經濟起飛了。
印刷出的鈔票把美國和世界經濟吹成了一個大泡泡。
到了2000年,這個泡泡開始泄氣了。為了防止它破滅,政府印刷了更多的鈔票。
泡沫終于在2007年破滅了,帶來了房地產的垮塌。到了2008年,銀行也隨之塌了。而與此同時,印鈔機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轉動。
問:如今,全球經濟會崩潰嗎?
答:2008年后,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和美國財政部開始了世界歷史上最大的印刷鈔票行動,美其名曰:量化寬松。
這就是政府印刷鈔票時,法幣發生的情況。

資料來源:市場觀察(MarketWatch)
從1913年(聯邦儲備銀行創立)到1971年(尼克松讓美元和黃金標準脫鉤),美元的實際價值下降了90%!
美元的購買力變化情況(1900-2003年)

資料來源:金融意識(Financial Sense)
從1971年到2016年,美元的價值下降了另一個90%!
問:那么,我們的錢才是富人更富、窮人和中產階級更窮的真實原因?
答:是啊。造成貧富鴻溝的有四個主要原因:
1.全球化:工作機會跑到低工資國家去了。由于富人擁有工廠,他們雇傭工薪更低的雇員,所以他們更富。
工作跑哪去了?

資料來源:《華爾街日報》
2.技術:如果那些為掙錢而工作的人要求更高的工資,企業的工程師會研制出機器人或軟件或人工智能來替換他們。機器人不需要福利或休假,每周會工作7天,每天會工作24小時。

資料來源:阿蘭·克魯格
3.金融化:鈔票印刷的科學。
下面是一些可能有用的釋義:
金融化是這樣一個過程:憑借著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和金融精英,得到更大的、超越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果的影響力。
金融化是大家通常所知的財政工程。
最聰明的金融工程師正在造就弗蘭肯斯坦怪物——一種衍生出來的怪物。這些金融工程師創造出來的弗蘭肯斯坦怪物之一就是“次貸”,賣給那些做不起“美國夢”的窮人的金融產品。這些金融師們再造了這些有毒的貸款,給了它所謂最好的利率,把它作為“資產”賣給全世界。
沃倫·巴菲特把這些衍生的金融產品稱為“大規模殺傷性金融武器”。他應該知道這些金融產品有多致命。而穆迪曾贊美這些有毒資產是“精華”。
2007年,這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終于爆炸了。全球經濟幾乎被全部擊垮。那些納稅人養肥了的銀行家們不是該去領獎金,而是該被送到監獄去!
4.盜賊統治:權貴資本主義。
你可能還記得本書開頭的這幅卡通畫。

“盜賊統治”這個詞有多層意思:
(1)一個政府或一個國家中,掌握權力的人巧取豪奪公共資源;其統治權落到了一個或一群盜賊手里。
(2)一個社會的領導人通過竊取大眾,讓他們自己變得既有權又有錢。
如今,“盜賊統治”現象變得非常猖獗,不僅是美國,全世界都有。腐敗明目張膽地發生在政界、體育界、教育界、商界,甚至宗教界。如今,許多人都認為,華盛頓特區代表了“腐敗特區”。
如果沒有這種“盜賊統治”,金融化是不可能發生的。
5.嬰兒潮的結束:嬰兒潮(1946—1964年)造就了1971—2000年多方面的繁榮。不幸的是,嬰兒潮誕生的一代不再是嬰兒了,他們現在變成了“銀發族”。他們消費的高峰已過。他們的麥氏大廈將打折出售。
有句話說,“人口決定命運。”富爸爸的許多預言都是基于嬰兒潮的人口。這代人的掙錢和消費高峰已成往事。他們會活得更長,更顯年輕,但對經濟的貢獻會小于拖累,對全球經濟的負面影響會持續到2050年。美國有7,500萬嬰兒潮出生的人口。隨后的一個嬰兒潮是千禧年一代人(1981—1997年)。到2036年,全美國將有8,110萬這代人。
新舊世界
西方的世界已經老去,新世界是年輕的。新世界是正在形成的市場體,例如印度、越南、中東、南美、非洲和東歐。
新世界是千禧年一代的世界。他們出生在電腦和網絡時代,對技術懂行。正如過去的嬰兒潮一代曾經影響世界一樣,千禧一代已經在開始影響世界。恐怖主義、大量移民、優步、愛彼迎和互聯網大戰,構成了變化的開端。
增長的結束
如果你聽那些理財專家的,他們永遠都會對你說到“增長”。“增長”這個詞讓人們心跳加速,“增長”這個詞讓人們激動萬分——“經濟增長”……“我們的財富增長”。2008年的經濟危機后,這些專家們又在談“復蘇”,這意味著他們在尋找新的“增長”說辭。
換個話題,湊近些看看下面這張道瓊斯圖表的2008年低點。
120年的道瓊斯工業指數

資料來源:聯邦儲備銀行經濟數據
2008年,儲蓄者真的成了輸家。就在那一年,聯邦儲備銀行開始了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印刷鈔票行動,并且至今仍在進行。
沃倫·巴菲特警告儲蓄者
2010年9月,沃倫·巴菲特這樣對儲蓄者說:
我想告訴你們一件事:你們可能做的最糟糕的投資是現金。每一個人都在談論現金是王以及諸如此類的觀點。但隨著時間消逝,現金正在變得毫無價值。
我們的領導人還在希望更多的復蘇、更多的增長。他們希望印更多的鈔票來拯救經濟。
財力強大的羅斯柴爾德銀行王朝的洛德·羅斯柴爾德的話經常被引用:
這是世界貨幣歷史上的最大試驗。
羅斯柴爾德家族應該明白,因為是他們在18世紀60年代于德國建立了現代全球銀行系統。
問:我們的政治家們能拯救我們嗎?
答:不能。因為這不是政治問題。據說羅斯柴爾德銀行的創建者梅耶·羅斯柴爾德(1744—1812年)說過這樣一句話:
給我以全國的金融控制權,我才不管誰制定法律呢。
問:也就是說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控制華盛頓,實際是富人們控制世界?
答:正確。永遠記住黃金法則:
有黃金的人制定規則。
富爸爸教育我,要按照富人的規則玩兒。如果你想學到更多的金融規則,接著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