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天書的由來(上)
- 小李飛刀萬界縱橫
- 屋上松風急雨
- 2271字
- 2018-12-10 16:00:00
片刻以前,書院內院,鏡湖旁。
大師兄坐在一塊巖石上,胸前盡是鮮血,臉色蒼白,前兩天一直平直橫于眉前的木棍,已經垂到了身畔。
很明顯,他敗了,連手里的木棍都無法再舉起來,自然也沒有辦法把觀主留在書院后山的鏡湖旁。
不過此時的大師兄,臉色很平靜,內心也波瀾不驚。
觀主世間第一,在得道之后,即使分出兩身也比原來還要強。
他世間第二,第二打不過第一,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書院講究的就是理所當然,那么便不需要后悔,更不需要憤怒。
更何況,事情還沒有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遙遠的滁州,那位好酒的太守并沒有死去;酒徒的隕落,意味著桃源里,那把天下無雙的飛刀已經按照與老師的約定,下山參與了這最終的一戰。
只是,看到葉蘇隕落所化的那一縷白光時,大師兄又皺了皺眉。
觀主看著大師兄波瀾不驚的表情終于有了變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于是又重復了一遍在長安城下方對寧缺提過的問題:
“葉蘇還是死了。你一直期待著的小李探花如果真的無所不能,那么為什么他不去救下葉蘇呢?”
大師兄瞳孔微微一縮,從觀主嘴中聽到小李飛刀四個字時,他突然想通了一個道理:昊天世界里多出了一個能夠與夫子平輩,戰勝人間昊天的無敵存在,觀主這樣的人杰,怎么會考慮不到?
尤其是近三年來,桑桑神格近乎于被封印,觀主甚至已經觸碰到了清靜之上的道門無雙妙境,那么,他依舊片步不出知守觀的原因只有一個——
他無法破解那道天下無雙的小李飛刀。
觀主不是桑桑。失敗的后果便是萬劫不復。
觀主看輕生死,但卻不愿意自己一生理想就此焚之一炬。
那么今天,對面青衣飄飄的觀主站在那里,只能說明他已經有了破解小李飛刀的辦法。
想到此處,大師兄原本自信的心又變得不安起來,但臉色依然平靜。
他開口回答道:”凡人無法了解圣人的思想,只有時間會給出答案。“
觀主若有所思,最終付諸一笑:”最終的結果會證明一切。“
“其實你應該很清楚,你我這場戰斗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明字卷。”觀主顯得并不著急。
想要奪取桑桑的神格,很明顯,收集七卷天書是最重要的事情。
道門保管著六卷天書,還有一卷天書始終在書院的手里,在大師兄腰間插著,觀主想要收集七卷天書,便必須戰勝他。
大師兄說道:“是的,所以我沒有把明字卷帶在身上。”
觀主說道:“這也不重要,因為,你就等于那卷天書……只要把你擊敗,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阻止我拿到明字卷?”
大師兄愣了一愣,看向臨康。
此時,直入天空的光柱忽然轉了一個彎,沒有進入昊天的神國,而是在人間消失不見。
大師兄與觀主都沒有去看究竟是誰做出來了這樣的事情。
因為,整個人間,只有一位這樣的存在。
“如果你把明字卷交給他”,觀主的聲音中有些不解:“那么在這場戰爭中,我的勝率可能連一成都達不到。
同樣,如果夫子登天時,你們把明字卷交給他帶到天上去”,觀主看著天上暗淡無光的明月,繼續道:“夫子能夠拖延的時間也比現在要長久的多。”
“可是”,“觀主最終看向后山的崖洞:
“你們沒有這么做,而是把它留在了后山。”
“我知道這究竟是為什么”,觀主沒有管大師兄,而是大踏步向山崖走去:“你們這一方,一個兩個都號稱代表人間,可是其實,你們的眼睛比天都要高,整個人都懸在了天上。”
大師兄想著夫子和李尋歡現在所處的位置,沒來由的笑了起來。
觀主微愕,但沒有回頭,繼續說道:“只有我,即使注視著天空,雙腳依舊踩踏著大地。我愛人間,所以我必將取得勝利。”
書院里有個地方藏書最多,那是個崖洞。
觀主來到崖洞前,才發現,原來書院后山還有人。
那是一個讀書人。
崖洞很高,上方有鳥飛進飛出。外緩坡上有座二層木樓,樓前有方書桌,書桌后面有位頭發花白的老書生。
除了夫子,沒有誰知道這名老書生在書院后山呆了多少年,沒有人知道他姓甚名誰,今年究竟有多大,從軻浩然開始直到寧缺,后山的人們只知道老書生一直在這里看書抄書讀書背書,風雨不輟,萬事難擾。
書院稱他為讀書人,他是書院的讀書人。
觀主站在書桌前,看著那名老書生,聞著刺鼻的墨味與黃州芽紙的味道,沉默了很長時間,忽然笑了起來,有些感慨。
這才是書院。
“你好。”觀主對讀書人說道。
讀書人像是沒有聽到,左手拿著卷舊書,右手提著根半禿的毛筆,嘴里喃喃念著什么,偶爾落筆在紙上寫幾個字,似是在做批注。
觀主加大聲音問道:“老先生,您有沒有看見一卷舊書?”
讀書人醒過來,抬頭望向他,神情有些惘然,不知道他在說什么,然后更清醒了些,因為被打擾讀書而莫名憤怒,眉毛亂動。
觀主沒生氣,比劃說道:“一卷很舊的書。”
讀書人想了想,提起手里半禿的毛筆在硯里蘸飽了墨汁,然后在黃州芽紙上認真地寫了一個字,落筆鄭重如山。
那個字墨跡淋漓,意滿神足。
一個“書”字。
讀書人把墨跡未干的紙遞到觀主身前,說道:“你要的書。”
這確實是書。
讀書人一生中看過無數卷書,這個字就代表著它們的重量。
如山如海,如淵如岳。
然而,觀主的手就這么伸了出去。他托起了這座書山,如同托起了一根鴻毛。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觀主看著書生不解的眼神,解釋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所以書生的生命比鴻毛還要輕。”
“命尚且如此,何況書乎?看似如山,實際上不過白紙一張罷了。”
“須彌化介子。”書生開口,聲音中滿是震撼。
“對。”觀主答道:“所以,我比桑桑更有資格成為昊天。”
觀主負手走進崖洞,看著崖洞兩側高約十余丈的書架,看著上面密密麻麻,浩瀚難閱的千萬冊書籍,輕輕揮動衣袖。
一陣清風自青衣袖間出,在崖洞里并不緩慢卻輕柔的吹拂,那些書籍上積著的灰被盡數拂落,然后送至角落里,事一片干凈。
觀主踏階而上,來到第四層的一排書架前,從里面抽出一本書,就像是一個想看書的人隨意抽出一本書來看,沒有做任何挑選。
那本書就是天書明字卷。
(今日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