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后果自負有法律效力嗎:171個不可不知的生活法律常識
- 維權幫
- 829字
- 2019-06-28 14:46:04
對于子女來說,怎樣才算盡到贍養義務?
張某畢業后,因工作努力得到老板的賞識,在公司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后來,張某在市里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和家庭。張某為了方便照顧年邁的父母,想接他們到城里生活,父母不愿意離開農村老家而未前來。但因張某工作忙很少回家,父母開始對張某有了抱怨。張某認為自己這么努力就是為了家里人生活地更好,為什么父母卻還是對他有抱怨呢?自己怎么做才能讓父母滿意呢?
贍養老人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更是每位公民應盡的法律義務。父母將子女從小養大,作為子女,長大后理應照顧好自己的父母,這里的照顧不僅包括物質生活方面的滿足,還包括對父母精神生活方面的滿足。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由此可見,對老人的贍養應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給予足夠的物質生活供養,精神上的慰藉也非常重要。張某應該多回家陪陪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老人的孤獨感也會增強,他們所希望子女給予的更多的是心靈的安慰,在工作繁忙不能回家的情況下也應該經常與父母通電話。
適用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以下簡稱《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十三條 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尊重、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四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法律解析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三條規定了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員對老年人的贍養義務,應充分尊重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做到對居家生活中的老年人的關心和照顧。同時本法第十四條中也明確了子女及其他贍養人對老人的贍養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給予其簡單的物質生活,還有心靈的安慰,保證其精神上的滿足。這就要求兒女應該?;丶铱纯?,多陪陪老人,在工作繁忙不能經?;丶視r,也要常與父母通電話,而不是僅以豐厚的物質享受來作為贍養父母的主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