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后果自負有法律效力嗎:171個不可不知的生活法律常識
- 維權幫
- 1187字
- 2019-06-28 14:46:03
因當事人有過錯,法院是否有權判其不準離婚?
黎某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某工廠辦公室工作,并與同廠女職工桑某結婚。在一次同學聚會中,黎某遇到了大學時追求過自己的富家千金馮某。馮某對黎某承諾,可通過馮父的關系將黎某調入某機關。兩人很快開始同居。自從與馮某在一起后,黎某便和自己的妻子桑某分居。分居三年后,黎某以夫妻雙方感情不和為由向法院起訴,要求與桑某離婚,但遭到桑某的拒絕。法院在受理案件后幾經調解無果。法院是否有權因黎某有過錯在先而不準其離婚?
本案中,黎某與桑某經婚姻登記機關登記結婚,二人之間的婚姻關系就為合法有效的婚姻,受法律保護,而黎某未與桑某辦理離婚手續就與馮某同居的情形屬于我國《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過錯方。為了保護合法婚姻當事人中的無過錯方,我國法律規定了無過錯方的離婚損害賠償請求,但有時無過錯方并不愿意離婚,那么,在此種情形下,法院是否會因提出離婚請求的是有過錯方而判決不準離婚來彌補無過錯方呢?
法律規定,調解是離婚的必經程序,但是對于調解無效的案件,法院不可能久調不決。《婚姻法解釋(一)》第二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符合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應準予離婚’情形的,不應當因當事人有過錯而判決不準離婚。”本案中,黎某與桑某的婚姻經法院調解無果,雖然黎某存在過錯,但二人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確實感情破裂,法院應當準予二人離婚。
適用法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符合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應準予離婚”情形的,不應當因當事人有過錯而判決不準離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二條第三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法律解析
《婚姻法解釋(一)》第二十二條是關于對符合離婚法定條件的,法院不得以當事人有過錯為由而判決不準離婚的規定。訴訟離婚,又稱裁判離婚,是指夫妻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由人民法院通過調解或判決解除當事人婚姻關系的一種離婚形式。夫妻感情破裂是判決離婚的唯一法定標準,其作為離婚的絕對原因,具有獨立的、普遍的法律效力。這一法定標準,除《婚姻法》第三十三條設定了限制條款外,不受其他條件或相關因素的制約。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雖然《婚姻法》列舉了一方存在過錯導致應當判決離婚的原因,但這樣的列舉性規定只是人民法院認定夫妻感情破裂的證明標準,而不是對過錯一方離婚請求權的限制,因此雙方當事人無論是否存在過錯都可以基于感情破裂這一標準提出離婚請求。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如果認為夫妻感情確實已經破裂,即可判決離婚,而不能因一方當事人存在過錯而判決不準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