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法》法律適用提示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員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制度。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建立健全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濟、社會優撫和社會互助等。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制定《社會保險法》,對于規范社會保險關系,促進社會保險事業的發展,保障公民共享發展成果,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社會保險法》的適用范圍
為了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險法》規定:“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第3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第2條)同時,考慮到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的社會保險正處于試點階段的實際情況,《社會保險法》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第20、24條)
此外,還對進城務工的農村居民、被征地農民以及在中國境·1·內就業的外國人的社會保險制度適用作了規定。(第95-97條)
二、社會保險費的繳納
《社會保險法》對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險種的繳費對象做了明確規定:
1.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2.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3.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4.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
5.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三、關于社會保險待遇
為了保障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及時足額領取社會保險待遇,《社會保險法》主要做了以下規定:
1.規定了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的個人享受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的基本條件、待遇內容。
2.規定個人死亡同時符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喪葬補助金、工傷保險喪葬補助金和失業保險喪葬補助金條件的,其遺屬只能選擇領取其中的一項。
3.對個人跨地區流動或者發生職業轉換需要轉移接續社會保險關系的事項做出相應規定。比如《社會保險法》第32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醫療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四、關于社會保險爭議的解決
主要規定在《社會保險法》第83條,用人單位或者個人認·2·為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的行為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用人單位或者個人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不依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核定社會保險費、支付社會保險待遇、辦理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手續或者侵害其他社會保險權益的行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個人與所在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侵害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依法處理。


- 人力資源管理必備法律法規全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律法規全書(含指導案例及文書范本)(2019年版)
- 國家賠償索賠指南與賠償計算標準
- 最新民法總則實用問答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及典型案例)(2019年版)
- 保險合同爭端解決通典
- 征地安置補償索賠技巧和賠償計算標準
- 企業裁員、調崗調薪、內部處罰、員工離職風險防范與指導(增訂4版)
- 域外網絡法律譯叢:刑事法卷
- 消費者如何索賠
- 新市民學法用法讀本(二):以案釋法100問
- 法學通說與法學方法:基于法條主義的立場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用問題版)
- 國有土地使用權案件勝訴實戰指南:典型案件辦案思路和實務要點詳解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實務精要:裁判觀點與證據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