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3章 鹽鐵

一口氣說完,劉衛華下意識地敲了敲桌子,目光掃了一眼在場的眾人,看著一張張或沉思或糾結的臉龐,不禁暗嘆一聲。

這些人在前世都是一言九鼎,習慣了高高在上,猛然間從小吏做起肯定會有些不適應。

但時間會改變一切,只要不出現頭腦發熱的二五仔,這個施政團隊就能維持下去。

……

整個會議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期間并沒有過多的推諉、客套,每個人暢所欲言,根據自己的經驗,制定了一整套嚴密的招收流程。

從數量的把控、再到住所的安排,甚至后面的編列戶籍,都有所提及。

在流程下發之后,每個人在按照崗位的分配,各司其職。

在此期間,劉衛華也向府衙申請了一百名預備役,用以維持秩序。

而招收的過程也正如之前的預估那樣,并沒有發生大的亂子,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

兩天之后,也就是新歷元年十一月九日,整整四千五百六十二人,共計八百七十三戶,已經全部進入了九黎城。

緊接著,劉衛華又以總負責人的身份,對這八百七十三戶進行分類,擁有技術的,優先進入永安坊,其余人全部安排到新設立的永興坊內。

此時的永興坊只是一個空架子,不僅沒有圍墻,就連民居也只有六座,這也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流民只能在露天場所過夜。

不過這種現象不會持續太久,隨著大量的水泥和建材投入其中,整個永興坊最多半個月就可以完全建成。

而九黎城的巨大改變也讓鳳山鎮其他勢力始料不及,趙家敗亡的太快,根本就沒給其他人準備的時間。

等到發現城破的時候,局面已經不可挽回了。

眼看著九黎城越發的壯大,很多勢力的心里也開始恐慌起來,如果趙家都不堪一擊,那他們這些人又算什么?

只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原本應該大肆進攻的李子木卻突然偃旗息鼓,足足“歇了”半個多月。

這半個月的時間里,他們派出了大量的探子,除了發現九黎城正在大興土木之外,并沒有任何異常的舉動。

這也讓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大好的機會擺在眼前,就這樣放棄了,或者說對方根本就看不上自己這些人?

……

府衙里。

李子木看著匯報完成的劉衛國,心里也閃過一絲驚嘆。

對方此次前來,并非是為了流民之事,而是為鹽鐵而來。

鹽和鐵,仿佛一胞同生的兄弟,自從誕生之日起,便被拿來類比。

其背后所牽扯到的利益大到驚人,甚至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相關論述便是漢昭帝時期的鹽鐵之議。

鹽鐵之議又稱鹽鐵會議,是由大臣霍光所組織召開的一次討論國家現行政策的辯論大會,其爭辯的核心也頗具劃時代的意義。

一方是桑弘羊所倡導的國營壟斷派,另一方則是以霍光為首的自由經濟派。

而這場辯論最終以霍光大獲全勝而告終,在部分地區,取消了鹽鐵專賣。

實際上在劉衛華之前,李子木就曾經思考過鹽鐵問題。

得益于諸葛亮所改良的井鹽,蜀地是不缺食鹽的,至于鐵礦,更是蘊藏豐富。

在自然條件上,蜀地完全有能力自給自足,但實施鹽鐵制度需要有一個基本的前提。

那就是貨幣體系!

由于在災變之后,原本的貨幣體系已經完全崩潰,以物易物成為了主流。

就連貴重金屬也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并不足以承擔相應的功能。

至少在當下,九黎城只能實施國營壟斷,但國營壟斷的劣勢也十分明顯,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漢武帝時期所推行的鹽鐵專賣。

此法雖然充裕了國家財政,卻使一部分財富逐步集中于大官僚、大地主及大商人手中,而剝奪了中小階層的利益,農民的負擔愈來愈重。

而且依靠鹽鐵官營等政策所聚斂的財貨,無法維持戰爭的長期消耗,至武帝晚年時,已是“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民眾多次起義。

甚至差點亡了國,如果不是巫蠱之禍令其幡然醒悟,下了罪己詔,漢武帝極有可能成為一個最牛/逼的亡國之君。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子木才會如此的猶豫,此時和災變之前的通訊環境完全不同。

你根本就監督不了底下的官僚、地主,他們如果有了“尚方寶劍”,哪還管你國家朝廷。

等到大量的財富集中到他們手里,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就形成了。

當初如果不是漢武帝下了罪己詔,本身就有了討論前朝政策的基礎,再加之遇到了一個西漢以來最有實力的權臣霍光。

從根本上壓制住了底下的反撲。

如若不然,西漢王朝可能就此崩潰了,也就不會出現后來的漢宣帝劉病已。

但大規模地生產優勢又不可能就此放棄,海量的財政收入也不能視若無睹。

這本身就是利弊皆有的政策,指望著一刀切,將壞處通通砍掉,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此時回想著劉衛華所提到的政策,李子木也在思考著。

他的政策倒很簡單,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先打土豪,再實施國有。

對販賣鹽鐵者實行政治仕途排擠、法律約束制衡等方式。

從根本上杜絕地方豪族參與其中,逐步將鹽鐵收歸國有。

這一套政策和當初的蜀漢一脈相承,基本可以看做是諸葛亮鹽鐵政策的延續。

歸根結底,此時討論鹽鐵僅僅是為了防患于未然,先從制度面下手,為以后的政策實施打下基礎。

想到這一條條限制措施,李子木也對面前之人有了重新的認識。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三穗县| 广安市| 兴文县| 巴楚县| 潜江市| 合作市| 栾城县| 友谊县| 周口市| 青海省| 交口县| 鹤岗市| 东乡| 额敏县| 桃园县| 安达市| 克什克腾旗| 义乌市| 抚远县| 拜泉县| 绥芬河市| 芜湖县| 河北区| 西吉县| 琼结县| 烟台市| 武威市| 大余县| 双柏县| 阜城县| 小金县| 洛隆县| 翁源县| 喀喇| 凉城县| 潜江市| 通海县| 常熟市| 措勤县| 昌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