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同時生活在兩個世界。
一個是外部世界:我們雙腳站立的、雙眼看到的、雙手觸碰的、雙耳聽到的世界。我們能用不同的工具丈量它,能用地圖或畫面描繪它。想了解它,我們需要一些抽象的智慧。
同時,我們也生活在另一個世界:一個無法用地圖描繪,但和前者同樣真實的內部世界。它由思維、情感、想象和感覺所構成。想了解它,我們需要情感的智慧。
對孩子而言,意識到雙重世界的存在,是一個重大發現。生活的藝術在于如何協調這兩個世界。
孩子與環境的第一次接觸是情感上的:對于他面前的事物,他是喜歡還是討厭。這些事物使他產生快樂、痛苦、仇恨、厭倦……這些反應我們稱之為情緒。
這些情緒——感到憤怒、驚恐、喜悅等——都是人們共通的體驗,但許多孩子卻過分沉浸其中。如何幫助他們?如何向他們解釋說明?如何讓他們了解自身發生的情緒,并教導他們運用情緒幫助自己?
情感世界對孩子們的成長發育,甚至學業進步都至關重要,他們需要機會去探索內心世界。這本書旨在幫助他們認識和解密與自己行為息息相關的情緒。在探索的過程中,孩子們將會更了解自己的內心。
所有的經歷都會激發感情。想要解密這些情緒,孩子們需要密碼。如何為他們提供密碼呢?
通過模擬生活狀態的故事,他們能發現一些密碼。故事中的人物表達了各式各樣的情感,并針對不同的情緒做出相應的行為反饋。讀者能通過這些故事,領悟那些干擾了自己的情緒背后的含義,并學會控制情緒和利用情緒。
哲學家何塞·安東尼奧·瑪麗娜在隨筆集《多愁善感的迷宮》中提出疑問:是否存在普遍的基本情感?她和我一樣關心:情緒是否能被分類,還是說它們是一個混亂且無法控制的世界?通過諸多著名學者(歐特雷和約翰遜-萊爾德、普拉特切克、潘克塞浦、坎普斯、沙維爾、??寺?、奧托尼……)的研究,她找到了答案:他們一致將情緒進行了基本的分類,雖然他們對細分方式和數量的意見不一。所以在本書中,我僅僅論述了最普遍的情緒。這六種情緒被認為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我把與它們相關的情緒進行了歸納。這就是我們這本書的來歷。
每種情緒都通過故事的敘述得以表達。有些是作者自創的,另一些則是民間流傳的故事,旨在闡述某種情緒。
我相信對很多讀者而言,認識自身的情緒將會是一件非常有趣且有益的事,它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管控情緒,使我們覺得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