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未受污染的大山(已改)
- 大唐新史
- 從老啃到小
- 2947字
- 2018-11-24 19:53:08
唐初的關中一帶植被密集,不像后世全成了土山,里頭別說雀雀,連狼都有。侯大寶呼吸著山里的新鮮空氣,感覺整個人都松快不少,尋思要是再來個泳池就算完美。
小屁孩們沒啥心機,三五句話就老實交待自個的名字,放后世屬于一根棒棒糖就能拐走的典范。半山腰橫著幾棵斷松,木棍一敲就知道有好東西,叫幾個孩子使勁踩斷樹干,白色的柴蟲順著茬口慢慢爬出。
“不吃就滾遠,誰說這是喂雞的,成天就知道羊肉,那玩意又膻又膩,有啥好吃的。”侯大寶裝模作樣的嚇唬,實際心里也不打準,光在飯店吃過油炸的,可家里好像沒有素油。
小屁孩們流著鼻涕把蟲包好,覺著實在不行就給扔地里,打饑荒的時候也沒見人吃這玩意,私自嘗試有送命的危險。
靠南的斜坡上還有條小溪,這可是大發現,有水的地方就有魚。這年代缺少調料,大部分人都不愛吃魚,貴族偶爾弄道生魚片就跟過節似的,這種陋習必須改掉,沒見溪水里都冒出一兩斤的大魚了。
把柴蟲放在岸邊,侯大寶招呼幾個孩子壘水壩,絕戶網這東西還沒出現,絕戶抓到可以施行。試試水深只到膝蓋,又帶著孩子們朝溪水上游走了一里多。每人拿根棍子敲著水面往下游趕,不時還砸塊石頭搞破壞。離小水壩還有四五丈時就停下,又在原地再修道水壩,甕中捉鱉就這么來的。
“大豘把衣裳脫給我”侯大寶沖著最胖的孩子下令,眼神中充滿威脅。
“為啥讓我脫,三娃穿的才新。”大豘的眼中充滿質疑,手上卻沒遲疑,三五下就遞給侯大塊麻布,袖口上全是鼻涕。
“因為就你穿罩衣,多大的人還流鼻涕,反正回家也得洗,現在先幫你涮涮。還有,剛才在曬場就你口水流的最多,想吃就得照辦?!焙畲髮氁荒樝訔?,直接把衣服泡在溪水里備用。
“小樹,你們四個在上游水壩等著,我讓趕你們就把魚往我這趕。大豘,你帶三娃拿樹枝幫我擋住兩邊,別讓魚跳出去?!比蝿辗峙浜苊鞔_,娃娃們嚴格遵從,感覺再配上副盔甲自己就能當將軍。
侯大寶在小水壩上清理出一個一尺來寬的口子,把大豘的罩衣扎成個口袋接在缺口處試了試阻力。看來古代的麻布當漁網具備可行性,布孔粗得可以插筷子,比絕戶網還喪盡天良。
小樹他們順著溪流邊敲邊喊,水里的魚蝦螃蟹被驚得四處亂竄,唯一的出口就在侯大寶那,一盞茶功夫就爭先恐后地游過來,比冬捕的場面都驚人。
“停,小樹快停下,大豘趕緊把缺口堵上”那邊正趕得起勁呢,侯大寶這邊已經叫了暫停。
拖著罩衣慢慢爬到岸邊,幾個娃娃伸直了脖子往里看,并就收獲問題進行嚴肅討論:
“這怕是夠全村吃的,我爹不愛吃魚,他的那份就歸我了!”大豘對食物沒有絲毫抵抗力。
“有本事你現在就吃,跟誰想搶似的!”三娃就愛頂牛,尤其是針對大豘。
“多趕幾趟再說,瞧你們那點出息?!焙畲髮毎阳~倒在地上,轉頭就朝溪水走去。
前后一共趕了四次,感覺應該夠頓吃的,直接下令停手,開始帶人整理戰果:“蝦放一邊,指頭大的魚放一邊,再大一點的放這邊,螃蟹只要大的,小的放生?!?
一炷香的初步統計過后,侯大寶驚得有些說不出話來。光河蝦就堆起一尺多高,看樣子不會低于二十斤,五指寬的鯽魚鯉魚(唐朝有禁食鯉魚的律法,但很多地方并不遵從,王維《洛陽女兒行》: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顏容十五余。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鲙鯉魚。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吃的是生魚片。白居易《舟行/江州路上作》:船頭有行灶,炊稻烹紅鯉。飽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平生滄浪意,一旦來游此。何況不失家,舟中載妻子。喝的是鯉魚湯。權德輿《酬陸三十二參浙東見寄》:驄馬別已久,鯉魚來自烹。殷勤故人意,怊悵中林情。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瓊。搔首望良覿,為君華發生。吃的是清燉鯉魚。)和雜魚估計二百來條,其他還有大個螃蟹十幾只,六斤多的老鱉一個,瘸腿蛤蟆一對,水蟑螂一堆。
“吃吃吃,這老多撐死你們,現在咋運回村,早知道還不如推個車過來?!毙『畛蠲伎嗄樀谋г?
小屁孩可不管那些,溪邊還有木耳,趁機多剝些,曬干后還能換麥芽糖吃。大唐水產不值錢,要不哪會出現這種收獲,缺少香料和烹飪手段,連主婦都嫌燉魚的鍋有腥味,敢吃魚的全是貴族。老實巴交的莊戶孩子可不管,只要是肉就往嘴里塞,哪怕這肉里還有骨頭,吃起來總卡脖子,可畢竟解饞吶!
招呼幾個小家伙抓緊時間,把木耳放溪水里洗干凈,再晚怕是會讓村民心焦。忙活半天清理完畢,侯大寶指揮眾人開始準備下山,脫下自己的衣服墊在地上裝魚,小孩們有學有樣,反正天熱,光膀子也不是啥壞事。
打包完畢,侯大寶搬來一串大樹枝,把衣服捆在樹枝上叫幾個孩子開始往山下拖,木耳柴蟲混成一堆,剛才的清洗工作全部浪費。
下山省力,幾個孩子不用費勁就能把魚拖到山腳。可一到平地就變成拔河比賽,臉都憋紅了也沒走出去五步,魚還弄撒不少。
還好曬場就在前邊,招呼一個孩子去搬援兵,不一會來了大大小小十幾個腦袋,我五條,你十條的就把大魚搬個干凈,其余的小魚小蝦幾個孩子提著衣服就能搬走,只是老鱉在中途逃脫,讓小侯很是心疼。
東西堆在地上,三十多個孩子眼巴巴地等著侯大寶分配,感覺比難民營的娃娃還可憐。
看著一個個面黃肌瘦口水直流的孩子,侯大寶發出感嘆:“改善兒童營養任重道遠啊!”
“女娃都去幫忙照顧小孩,小樹帶幾個男娃拿竹片把魚鱗刮了,鰓也扣掉,大豘回家把你爸剝兔皮的小刀找來,三娃帶兩人去搬口鍋來,小樹帶人去找些柴火來,順道找些野蔥野蒜,再拿些皂角果過來,其余的人去把小魚肚皮擠干凈?!鄙~片這玩意不敢做,要弄出寄生蟲來怕是只能喝砒霜清除。侯大寶光著膀子跑回家拿鹽,沒辦法,衣服還包著魚呢,拿皂角就是打算清洗衣物的。
(大唐鹽不貴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天寶、至德間,鹽每斗十錢”,而初唐時貞觀年間記載,“至四年,米斗四五錢,鹽三倍之”,也就是說貞觀四年時,每斗鹽的價格才十幾文錢,鹽價飆漲是因為乾元元年(758年),大臣第五琦在唐肅宗的支持下,推行“榷鹽法”——朝廷對鹽就場專賣(官收官賣)。當時漲到每斗鹽一百一十文錢。)拿個小碗裝了半婉粗鹽,黑黑黃黃的很沒食欲,只能先將就著用。
回到曬場,魚鱗魚鰓去的差不多了,自己就拿著大豘的小刀刨魚腹,還顯擺著傳授經驗:“魚肚子里的東西都拿出來,魚籽魚白魚膠給我留好,別的都扔掉?!?
忙活半天收拾完畢,全端河邊去清洗,順道把衣服也晾上。
火堆升起時,侯大寶開始制作食物,巴掌大的野生魚怎么做都好吃,魚腹里放點野蔥,拿兩塊木片一夾就插在火堆邊烘烤,算著人頭做好了烤串,侯大寶開始讓孩子們去洗手洗臉,不洗干凈不給吃。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轉眼間,就連牙牙學語的小家伙都被哥哥姐姐洗的白白凈凈坐在火堆旁等著開飯。
侯大寶想好好了解一下這個村子,裝腔作勢地在那說:“我提問題,誰答出的多就給串蝦?!甭犞鸲@的回應聲,小侯感覺自己還是很有號召力的。
“第一,誰家有病人?”半天沒人吱聲,估計就算有也不知道。
“第二,誰家有弟弟妹妹還在吃奶的?”這次三個孩子站了起來,吃奶娃還在家睡覺。
“第三,除了種地,誰家會手藝.?”
“第四,......”
“大寶哥哥,烤焦了!”一個焦急的聲音在那催促。
“好吧,先吃魚,哥哥姐姐把刺挑了再喂給小的吃,不許搶,人人都有。大豘你的魚還沒放鹽怎么就吃了一半,趕緊抹點鹽上去,不放鹽小心肚里長蟲?!焙畲髮毾裼變簣@老師一樣招呼著這幫孩子。
看來下次要換成豬肉或者羊肉,不然這樣的吃的太提醒吊膽了,哪怕是換成點心也比魚肉強,必須賺錢去,侯大寶為自己的決策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