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書啟航請多關注謝謝!感謝書友投票。
時光荏苒,又是九年歲月匆匆過,十二年的寒來暑往,令依舊巍峨的天山早就變了模樣。
天山上隨處可見的先天高手,宗師高手,大宗師更是不在少數,還有一些絕代宗師正擔任著教習的工作。
真的是先天滿地走,宗師不如狗,也只有大宗師才能出來抖一抖。
但是這并不是天山的真正底蘊。
天山的真正底蘊是那些還在閉關中的絕代宗師,因為這些年武學成井噴式的爆發,終于在年輕人中崛起了一批絕代宗師級強者,甚至已經有半步天人出現,他們才是靈鷲宮真正的底蘊。
靈鷲宮在改良武道之后,第五年就推出了新的武道體系。
后天筑基十二重山,命名為鑄山境。
從人體的皮膜起步,到血肉,筋脈,腑臟,最后到骨髓,走過這十二重山,就會將人的身體練成一個整體,洗血換髓,變成最適合學武的體質。
至于為什么是十二重山?
官方解釋道:十二重山就是修煉肉身,并且分了三大部分。
前三重乃是修煉對身體的掌控,所以只是單純的勁力變化,從剛勁,柔勁,再到化勁,要求能夠把握自身的氣血流動和變化。
中間六個重則是在前三重的基礎上,從組成人體的幾大架構起步,一步步地通透對人體的把握,讓人的肉身更強壯,各項機能獲得更長足的進步。
后面三重則是在前九重的基礎上,進行的聚氣,通脈,醒神的過程。
當然走到這一步,就需要感悟自己的武道真意。不然很難走過醒神之境,也就是無法開啟眉心祖竅,如此一來也就是一個身強體壯的凡夫俗子,百年一到,氣血衰敗,終將歸于塵土。
而走到最后一步,就是已經脫離了平凡人之列。體質如同嬰兒,純凈無暇,身與氣合,很容易就能溝通外界元氣入體,不斷強化生命本質,勉強可以做到食氣而生。
十二重山,理論上每一重都可以增長一千斤氣力,走完十二重山就可以得到一萬二千斤神力。
此時,為將必為萬夫不當之絕世猛將,萬千人中如入無人之境,取敵將首級更是輕而易舉。
但實則,很多人都達不到這一步,最多也就五六千斤氣力,這已經算是其中的資質頂好的天才了,當然也有個別妖孽可以突破到萬斤神力,但是這種人萬里無一,屬于最為頂尖的天驕。
就像天山宮主,她就可以達到這一步,甚至還遠遠超過了這個程度,具體是什么境界已經讓人難以想象了。
但是,還有傳言說,一萬二千斤氣力還不是筑基十二重山的極限。
根據夢域中的理想推演狀態,十二重山走完有可能成就十二萬斤巨力,足以媲美某些傳說中的神獸,但這個說法只是一個戲言,因為以人的本質和這方世界的本質,不可能出現如此恐怖的力量。
想想看,在不到無上宗師,天人境界之時,揮手間就能舉起山岳,一掌摧毀城池,這樣的力量對世界的負荷太大,更別說出現一群這樣的人。
所以,就存在一個世界上限的問題,也就是說一萬二千斤氣力已經是這個世界所能允許的極限了。
先天境界被重新定義。因為那位宮主大人言道:“平常的先天打通任督二脈,貫通周身奇經就已經成為先天高手了,但是這樣的高手就像是紙糊的一樣,根本經不起磕碰,所以動不動就有先天高手因為真氣散盡而亡,所以先天境界絕不是這樣徒有其表的先天境界。”
先天境界被重新命名為聚海境。正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先天境界不僅是內氣要轉化為更加凝煉的真氣,而且還要有先天境界的強大肉身,以及先天境界獨有的武道真意。
如此的先天才是真正的先天。
也只有凝聚自己的武道真意才是和平凡生命的區分。遇到凡是先天之下的武者,以武道真意就可以直接鎮壓,根本用不著出手,不動而屈人之兵,不外如是。
目前,先天聚海境界已經推演出了九重海,亦稱為“聚海九變”。
這境界就是吸收外界元氣滋潤肉身,反哺肉身,使得肉身再度強大,然后以強大的肉身承載好似大海一樣的無盡元氣。
聚海九變,亦可分為三步,每三變為一步。
第一步,化氣為液。聚攏真氣為元氣,也就是凝如實質的真氣,此時真氣可以化形而出,不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第二步,化水為川。讓在體內流淌的元氣不停地壯大,使它好似江河一樣奔流不息。
這一步元氣雄渾到可怕,肉身同樣已經成為非人的存在。人已經可以辟谷而食,先天元氣才是武者的食物。
第三步,聚川為海。讓奔流不息的江流注入海洋,讓只能存儲溪水的丹田,成為可以容納萬川之水的汪洋。
整個境界不僅需要強大的肉身支持,還需要有極其堅定的武道意志引導,否則很容易被海量的天地元氣沖毀肉身。
這個境界現在據說只有天山宮主和幾大長老可以做到,至于后面的尚且無人突破,因為沒有如此海量的元氣用來突破。
到了聚海境還有許多好處。比如容顏不改,重返青春,使得個個都是俊男靚女;壽命延長,活到兩百歲不過等閑,根據最新消息,有人要是一生不受暗傷,在這一境界他最多可活三百六十年就是極限,到那時要么突破,要么就是化為飛灰。
至于先天之后的境界,據說還在夢域中推演優化,因為下一個境界必然是和武道真意有關,從而上升到靈魂和玄之又玄的元神層面,所以還在緊急推演之中。
一輪元辰走過,新的一輪再次迎來。
這是嶄新的一紀,更加輝煌的十二年。
這一年,天山上金鐘轟鳴,無數閉關的絕代宗師和半步天人全部從洞府中走出來,所有在外執行任務的弟子全部召回,集結天山。
這一天,所有弟子門人終于見到了自家神秘的宮主大人。
只見靈鷲宮中門打開,左右兩邊四大長老靜靜恭候著。
不錯,除了無名僧和無崖子,李秋水,又多了一個中年人,就是黃裳。
天知道他是怎么修煉的,竟然在短短二十年之內,竟然突破到半步天人至境,也就是如今新武道的聚海境第二步。
他們四人如今全都是聚海境第二步的高手,但是似乎在他們突破聚海境第二步之后,再也沒有人能突破聚海境第二步了,似乎這片天地的元氣已經被他們消耗一空,進入了短暫的元氣低潮期。
“有勞諸位久候了。”
就在他們震驚于黃裳之修為時,大殿中傳來一道裊裊之音。
緊接著,一道元氣金橋從大殿中蔓延而出,直通大殿云臺。
一個嬌小玲瓏,面帶白紗的女子,身后跟著四個身著紅藍青黃四色云裳的女子,緩緩而出。
雖然那道身影只有十三四歲的樣子,也看不清她的容貌,但是卻給人一如臨瓊天之感。
她秀發輕挽,頭配飛鳳發飾,腦后留下三千青絲,衣袂翻飛,說不出的神圣高貴,風華絕代。
她帶著四女走到云臺主位拂袖坐下,向對她禮敬的四人微微致意。
這時,眾多弟子躬身參賀道:“天山弟子拜見宮主,祝宮主早證長生,超脫于世。”
雨柔一見此就知道是四女吩咐下去了的,不過她也沒有責備,這本還就是她應該享受的。
“諸弟子,起身吧!”
旁邊的李秋水看著今日的雨柔,眼神復雜,卻再也興不起任何攀比之念了。因為當你了解到你和別人的差距已經不是世界的距離所能描述時,那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禮節過后,雨柔直接切入主題,言道:“今日召集諸位,乃是為本門飛升大計之事。”
此言一出,底下人紛紛面露異色,卻無人發聲。
雨柔贊許了一眼九天九部九眾女,接著說道:“這片天地的元氣已經不足以再出現更多的第二步強者了,所以我們必須想辦法提高世界的本質,也就是說我們要讓本來只能養小魚的池塘,讓它成為可以養鯨魚存在。
因此,我同幾位長老決定是時候開啟新的時代篇章了。
我們靈鷲宮將會以昆侖祖脈為根基,收攏天下王朝,將他們全部收歸我靈鷲宮門下,解放天下所有的百姓,讓他們所有人都有超脫之機,將布武天下的理念貫徹到底。
借此改天換地的巨大氣運,本宮將布下逆天之陣,引渡九州龍脈匯聚昆侖,徹底激活昆侖山下沉睡的龍脈,以此形成萬龍升天之局,徹底鑄就我靈鷲宮千年不朽之基業。”
這時候,雨柔那嬌小的身軀中迸發出了照耀世界的無上光芒,這一刻“女帝”的風采首次顯現在世人眼前。
“我等為眾生計,萬死不辭!”
“我等為眾生計,萬死不辭!”
“我等為眾生計,萬死不辭!”
……
無數靈鷲宮弟子熱血激昂,瘋狂吶喊著,為了實現飛升長生之夢,他們瘋狂的擁護雨柔的一切理念。
雨柔眼中赤青雙色光環盤旋,夢域驟然無聲中開啟,收攏一波強烈而又純粹的夢境之力。
過了良久,雨柔眼中閃過一絲微弱的幽藍光芒,兩道圓環瞬間隱沒。
她伸手作按壓狀,驟然無聲,底下人都狂熱地看著她,接著她又說道:“現在由四大長老帶領,先從西夏和大遼開始,去掃平一切叛逆,凡是阻礙眾生超脫者,盡殺之!”
“凡是阻礙眾生超脫者,盡殺之!”
“凡是阻礙眾生超脫者,盡殺之!”
……
雨柔眼見事情已經宣布結束,就對四大長老點頭示意,就帶著四女回轉靈鷲宮內了。
很快,好消息傳來,李秋水帶領一部,已經拿下西夏,正在布置基礎教育,為推展武道做準備。
另一邊,無崖子帶領的人馬也掃平了大遼的反動勢力。開始鋪設武道教育基礎網絡。
大宋這邊則是黃裳和掃地僧負責,除了在皇宮遇到了點阻礙,其他地方全部收攏。
之所以,這么快能攻克各國,除了他們最低的就是鑄山境后期高手之外,還有雨柔先前布下的暗棋有關,否則哪有那么容易。
轉眼間,從雨柔來到這個世界到現在,二十四年過去了,她終于完成了統一整個天下,建立了以女媧為信仰的宗教體系社會。
至于為什么選擇女媧,誰不知道女媧造人補天呢?作為人族圣母,女性的典范代表,自然是她了,不然女帝之名一出,豈不是很尷尬。
至此,雨柔的女帝之名算是青史留名了,也是華族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統一天下的絕代女帝。
而就在她統一天下,于昆侖山成立女媧教,封號教皇女帝之時,天降甘霖,日月同天,星辰顯現。
之后的天竟然變得更高更清了,武者感應到天地間的元氣也更活躍了,因此許多人在當日紛紛破境,成就了一段女帝神話。
如今的天下,武道橫行,各種層出不窮的武學被推演到了極致,原本的武俠世界也早就脫離了原來的軌跡。
雨柔以宗教體系統一天下,以武道體系開啟革命,在位十年間,四海靖平,武道昌隆,人道興旺。
第二步強者,即半步天人出現了二十多位;
第一步武者,即絕代宗師更是出現了百位有余,武道迎來了全所未有的盛世。
女帝雨柔作為武道的奠基人,開辟者,被后世稱為“太初女帝”。
在一切安排妥當后,女帝于昆侖山硬渡天劫雷罰,破界飛升,獨留一卷太初武經傳世,作為女媧教的圣女傳承的無上絕學。
后江湖傳言,得太初武經者,可得聚海境下一境界秘要,亦可得飛升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