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豆腐跟革命的一點不尋常的關系
- 張鳴說歷史:角落里的民國
- 張鳴
- 1213字
- 2018-11-29 16:08:26
豆腐是正宗的中國國粹,有人說,豆腐應該算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有意思的是,其他的四大發明,還有國家在跟我們爭,而這個豆腐,連丁點兒爭議都沒有。近來,西方世界動物保護主義和素食主義流行,提倡以植物蛋白替代動物蛋白,中國的豆腐就成了一個榜樣,讓西方人佩服得一塌糊涂。國人到了西方,如果一時沒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只要有做豆腐的手藝,就可以混飯吃。我已經見過不止一個國內的教授,在美國或者加拿大靠做豆腐過得挺滋潤。那種把一粒粒的黃豆變成白白嫩嫩的方塊的把戲,在白人看來,跟變戲法差不多,只有中國人玩得來。現在日本人也會做豆腐了,不過所謂的日本豆腐,不像豆腐,倒更像是中國人雞蛋羹的失敗版,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要吃豆腐,還得靠中國人。
發明豆腐的人據說是西漢時的淮南王劉安。關于他的傳說很多,有煉丹藥的,也有吃美食的。豆腐的發明,當屬于后者。西漢提倡簡樸,貴族不許用金屬器皿,所以大家紛紛在吃上下功夫。從馬王堆的發掘可以看出,那些王侯貴婦們對吃是多么地熱愛。要是現代人有本事保鮮,那些豐富而且色香俱全的出土食品準會讓世界驚掉眼鏡。由此推斷,劉安發明豆腐,倒也合乎情理。豆腐的發明者是貴族,讓豆腐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也是個名門之后,這個人名叫李石曾。
李石曾是李鴻藻的公子。李鴻藻是晚清的重臣,清流的領袖,在世的時候很有點保守的色彩,總是跟搞洋務的人過不去,但是他這個晚年得的兒子,思想卻新潮得緊,于國學沒有興趣,在科舉上沒有半尺進展,卻早早地就跑到法國留學。李石曾學成什么不太清楚,讓人知道的卻是身為貴公子的他,在巴黎開了一家豆腐公司,比較成規模地讓洋人見識了中國豆腐的模樣和味道。
李石曾在海外多年,卻始終學不成洋模樣,身穿西裝,卻要扎個中國式的腰帶,走起路來,腰帶凸在前面,很是扎眼,據說巴黎的銀行曾經因為他這身打扮而不讓他進去。李石曾又嗜好大蒜,西服上邊的口袋里,裝的不是手絹,而是蒜瓣。這樣的中西結合式人物,在西方販賣中國國粹倒也自然。為了讓國粹很粹,李石曾豆腐公司的師傅和小工,一律從國內找來。那個后來幫助梅蘭芳改革京劇的齊如山,就給他帶去了幾十位。
就這樣,洋人們嘗到了正宗的中國豆腐,李石曾的豆腐公司也發了洋財。發了財的李石曾在政治上卻不安分,因好友張靜江的關系,開始資助起孫中山的革命黨來。據說,只要孫中山沒錢花了,拍封電報去,上面寫ABC等字母——A代表一萬,B代表兩萬,C代表三萬,法國方面一看就明白,錢就從巴黎過來了。李石曾父親所忠于的王朝被推翻了,這其中多少有一點他的努力。可惜“民猶是也,國猶是也”,李石曾只好再接著忙活。李石曾忙的第二件事,從后來的結果看,也跟革命大有關系,那就是組織中國青年留法勤工儉學。成千的有志青年來到了法國,來到了歐洲,學成什么我們不知道,只知道這些人中間,涌出了一大批共產黨人。而這些人留法的基金,一部分就來自豆腐。
中國人的豆腐,賣到外國之后,就這樣跟中國的兩次革命都發生了一點不尋常的關系。
明朝那些事兒(全集)
《明朝那些事兒》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語言幽默風趣。對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權貴和小人物的命運進行全景展示,尤其對官場政治、戰爭、帝王心術著墨最多,并加入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人倫道德的演義。它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歷史中陌生、模糊的歷史人物在書中一個個變得鮮活起來。《明朝那些事兒》為我們解讀歷史中的另一面,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民調局異聞錄之勉傳
這是關于一個長生不老的男人跨越兩千年的故事,在每一段歷史的角落里都曾經留下過他的名字。他曾經是一些人心中的噩夢,也曾經把一些被噩夢困擾著的人們喚醒。故事的開始他的名字叫做吳勉,故事的結局他的名字叫做無敵。
三體全集(全三冊)
【榮獲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長篇小說獎,約翰·坎貝爾紀念獎,銀河獎特別獎】套裝共三冊,包含:《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對科幻愛好者而言,“三體”系列是繞不開的經典之作。這三部曲的閱讀體驗和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配得上它所受的任何贊譽。
棺香美人
我出生的時候,江水上漲,沖了一口棺材進了我家。十五年后,棺材打開,里面有個她……風水,命理……寫不盡的民間傳說,訴不完的光怪陸離。
奪嫡
【古風群像+輕松搞笑+高甜寵妻】【有仇必報小驕女X腹黑病嬌九皇子】《與君歡》作者古言甜寵新作!又名《山河美人謀》。磕CP的皇帝、吃瓜的朝臣、大事小事都要彈劾一下的言官……古風爆笑群像,笑到停不下來!翻開本書,看悍婦和病嬌如何聯手撬動整個天下!未婚夫又渣又壞,還打算殺人滅口。葉嬌準備先下手為強,順便找個背鍋俠。本以為這個背鍋俠是個透明病弱的“活死人”,沒想到傳言害人,他明明是一個表里不一、心機深沉的九皇子。在葉嬌借九皇子之名懲治渣男后。李·真九皇子·策:“請小姐給個封口費吧。”葉嬌心虛:“你要多少?”李策:“一百兩。”葉嬌震驚,你怎么不去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