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一個老人,端著一個洗臉盆,盆里放著口杯,牙膏,牙刷,洗臉毛巾,拄著拐杖,慢悠悠的走路,幾人就說:石榴開花處處家。
別的老人看見她,會互相打招呼,聊天,年輕人,答應(yīng)一聲,就忙去了。
我拿著從小賣店買的鹽,蹦蹦跳跳都跑回家,把東西放好,我正在洗菜到時候媽媽,媽媽,石榴開花處處家,是什么意思?
媽媽看了我一眼,問,你看見誰了?
我想了一下,村里的一個老人,頭發(fā)都白了,拄著拐杖,端著一個盆,盆里有牙膏,牙刷,還有毛巾,她見人就說,石榴開花處處家。
媽媽笑,你看的這么仔細(xì)?
我點頭,有個認(rèn)識的奶奶跟她聊天,我過去打招呼,看見了。她見了我,也跟我說這句話。
媽媽摸摸我的頭,以后你長大了,會不會不跟我一起住?
我驚訝,我不跟你住,我去哪里住?
媽媽笑,石榴開花,你見過沒?
我答應(yīng),見過,二伯家種了一顆,開紅色的漂亮的花,然后就結(jié)石榴。
媽媽,那個老人在搬家。
我更奇怪,那么一點東西?
媽媽答應(yīng),是啊。
我問,那她吃什么?睡哪里啊?
媽媽說,住兒子家里,幾個兒子輪流住,一家住一段時間,到了時候就搬去下一家。每家都會有她的房間,衣服,床,家具,都不動,就讓帶著洗漱的東西過去就行,到了誰家,沒有了,再買,所以,她就那么一點東西。
我,為什么要輪流住,搬來搬去,多麻煩!住在一家,別的孩子過來看她不就行了。
媽媽,很多事啊,不好說話,與其鬧的不可開交,不如每家都去,外人沒話說,自己也沒有那么多事。
我,我們家有三個大伯,奶奶怎么不用這樣跑來跑去。
媽媽笑,傻了,我們家房子那么大,這么多人住,都還有空房子,干嘛搬來搬去?
我,那個老人自己沒有房子嗎?那以前,她住哪里?
媽媽,以前肯定有房子,老房子,兒子長大了,要娶媳婦,要生孩子,房子不夠住,就要拆了舊的,才能蓋新的,兒子們做了新房子,老人就跟著兒子們住。
我,那不是好可憐,沒有自己的家。
媽媽,所以她才說,石榴開花處處家啊?
我,媽媽,我知道了,原來是這個意思。
媽媽,嗯,知道了就好,人老了(去世),會有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做主。
我,媽媽,人老了,還能有什么事情,奶奶和爺爺就什么事情也沒有。
媽媽,不是每家人都能像我們家一樣,好說話,明事理。
我一知半解,媽媽說,等你長大了,看得多了,就知道了。
確實,現(xiàn)在知道了,就感覺特別心酸。
人老了,如果自己有錢呢,就過得好一點,沒有錢,就很可憐,如果孩子孝順,給你吃,給你喝,給你看病,那還好,如果孩子不孝順,只顧自己,那就可憐了,沒吃沒喝,生病了沒人管。
老人走了,孩子們湊錢辦后事,為了這個錢,能吵幾天幾夜。
后事辦好了,要分東西,為了這點東西,又能吵的不可開交,很多兄弟,都是這樣鬧成了仇家,不說話,不來往,背后捅刀子。
兒子越多,吵的越厲害,有錢的,沒錢的,孝順的,不孝順的,都逃不掉。
有女兒的,現(xiàn)在看見女兒的好了:過一段時間,會過來看看你,給你買點吃的,穿的,給你收拾屋子,打掃衛(wèi)生,陪你說說話,逢年過節(jié),過來看看你,給你帶點年貨節(jié)禮。
沒有女兒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氣啊,想到年輕的時候,累死累活養(yǎng)兒子,覺得自己有幾個兒子,好像有幾個皇帝一樣,比別人高一等,走路帶風(fēng),說話都硬氣一些,老了老了,看著別人穿紅帶綠,有女兒走親戚,送吃的,還有孩子跑來跑去,軟軟的,甜甜的叫外婆,外公,即使打孩子,罵孩子,也覺得幸福,看看自己老兩口,冷冷清清,眼睛都能滴出血來。
兒子有什么好,娶了媳婦忘了娘。
一兒一女,完美了吧!
并不!
兒子從小就說壓力大,一個人要養(yǎng)五個人(父母,老婆,兩個孩子,喔喔,別忘了,還有他自己),羨慕別人家,幾兄弟,一家養(yǎng)幾個月,有事也有人商量,給老人看病有人分?jǐn)偅藕蚶先艘灿休喠鞯娜耍约耗兀]有!
眼睛里看不到別人幾兄弟為了養(yǎng)老人吵架,翻臉。
女兒呢,過來看看父母,好說話的聊聊天,不好說話的,說是你來拿東西,趁著父母在,一天拿一點,把家都搬空了,你不來,人家說你不孝順,自私。
父母跟嫂子鬧別扭,跑過來你家住,婆婆就陰陰的說,養(yǎng)個兒子干嘛吃的?我娶個媳婦,還要貼兩個老人?
女兒跟兒子鬧別扭,兒子說,你走吧。
女兒說,我不走,這是我娘家。
嫂子說,父母在,這是你娘家。
潛臺詞,父母不在了,你還有娘家嗎?這還是你娘家嗎?
有人說,不會啊,我見過兄友弟恭,姐妹相親,一家和樂,有商有量,開開心心的。
在心里掰著手指頭,默數(shù),一家,兩家……數(shù)完了之后,想想村里有多少家人,占了多大的比例,在想想,附近幾個村子,又有多少家,又占了多大的比例,你會遍體生寒。
再想想,聽過多少,為了房子,家產(chǎn),老人吵架,打架,鬧的不可開交的。
是真的沒有能力養(yǎng),還是不愿意養(yǎng),互相推托,互相扯皮,就怕老人拖累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