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引言
書名: 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反腐倡廉作者名: 萬銀鋒本章字數: 2088字更新時間: 2018-12-13 14:54:28
腐敗,即腐爛敗壞。《史記》(卷三十)載有“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至腐敗不可食”。后引申過來比喻社會政治現象中的敗壞和墮落。現代社會所說的腐敗,主要是指政黨或國家機構的一級組織、黨員或國家機構的工作人員,包括國家機構任命的其他人員,為滿足私欲,謀取私利或局部利益而實施的嚴重違背黨紀政紀,違犯國家法律,侵犯黨和國家、人民的利益,并造成嚴重社會后果或惡劣政治影響的蛻化變質行為。其本質特征是權力濫用和以權謀私。
可見,腐敗與權力與生俱來、相伴而生,成為階級社會的一種特殊歷史現象。但是,腐敗的產生根源和發生機理,在不同社會形態和政治制度下各不相同。封建傳統社會的腐敗是專制主義制度和私有制生產關系相結合的產物,我國封建社會體制性敗壞使每一個封建王朝都沒有能跳過歷史的“周期律”,并最終在人類社會的現代化孕育發展中,被資本主義政治文明所“革命”。雖然現代化資本主義社會在體制上比傳統封建社會要完善得多,但資產階級的剝削本性,使整個社會處于政黨分肥和利益爭奪之中,腐敗滋生蔓延的制度性根源很深,國家治理體系始終處于腐敗的糾葛之中。
無產階級政黨其自身的先進性、階級性和人民性,決定了它與腐敗現象的根本對立,并始終把清除腐敗作為一項根本的執政使命。但是,20世紀末蘇東共產黨的垮臺、柏林墻的倒塌卻給我們提出了警示。那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雖有其先天的優越性,但并沒有后天的免疫力。正如馬克思所說,其“在各個方面,在經濟、道德和精神方面都還帶著它脫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1]要消除“那個舊社會的痕跡”,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然而,世界現代化歷史充分表明,現代化的過程是一個社會轉型的歷史過程,不僅要進行觀念上的徹底革命,而且還要實施體制上的深刻變革。在這場革命和改革中,必然要經過新舊觀念、新舊體制的摩擦和銜接,并不可避免地要產生一些缺陷和漏洞,給腐敗的滋生留下可乘之機。
目前,我國正處于這樣一個轉型的關鍵時期。面對腐敗,我們不可能因噎廢食,退到傳統社會里去。只有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反腐敗寓于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改革之中,才能不斷克服腐敗產生的制度性、體制性根源,走出一條既能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又能奪取反腐敗斗爭勝利的有效路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
一是建立健全現代化民主治理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和權力的主體。只有不斷深化民主治理體系改革,全面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民主權利,不斷完善民主授權、用權和監督權機制,讓人民群眾真正當家做主,才能使權力不會或不敢任性,腐敗產生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二是建立健全現代化市場經濟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市場是天然的平等派”。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不僅物質“短缺型”腐敗會自生自滅,而且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市場經濟自身的法治性、平等性、競爭性將得到有效發揮,社會主義市場自我配置、調節資源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就會自覺克服權力干預市場的“尋租”現象以及一些不正當市場競爭現象。
三是建立健全現代化教育引領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著重從思想上進行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經驗,注重文化引領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建設以思想道德文化為核心的教育引領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將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牢固樹立無產階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內心形成廉潔自律的思想道德防線;必然促進廣大黨員干部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從思想上解決“不想腐”腐敗問題。
四是建立健全現代化社會治理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化社會治理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與腐敗等丑惡現象做斗爭的過程。深化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必然降低全社會對于腐敗現象的容忍度,必然更好地發揮各種社會監督力量的作用,必然讓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反腐敗斗爭,實現在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過程中構建全方位反腐的社會治理體系。
五是建立健全現代化法治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法治是現代社會民主、平等、公開的集中體現。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全面依法治國做出了重要部署。社會主義法治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不僅使黨的領導實現法治化、政府走上“法本位”,而且公民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和發揮,確保一切權力行為在秩序的框架內運行,確保一切權力腐敗行為都會受到嚴厲的法律懲處。
六是建立健全從嚴治黨的治理體系是一個自覺克服腐敗的過程。政黨治理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與執政黨治理現代化有機統一。中國共產黨的特殊地位決定,只有先在政黨治理上取得實質性進展,才能將黨自身治理的經驗和成效拓展到國家治理領域,并為國家治理提供思想理論、精神動力的支持;只有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才能解決好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在政黨治理中破解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所面臨的時代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