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出版企業版權戰略管理
- 王志剛
- 1170字
- 2019-07-17 11:55:13
3 我國數字出版企業發展概況
探究我國數字出版企業的版權戰略管理問題,有必要梳理我國數字出版企業的形成與演變,了解其發展現狀,總結當下我國數字出版企業的發展類型及特征,從而為研究數字出版企業版權戰略管理問題提供針對性的時代背景。鑒于本書的研究對象限于狹義的數字出版范疇,即主要研究“以文本閱讀為導向”的數字出版產業。因此,就核心概念而言,本書所研究的數字出版基本與數字閱讀的范疇等同。在本章關于我國數字出版企業的論述中,多處引用艾瑞咨詢關于數字閱讀行業的調研數據,由于其結果同本書的研究對象高度吻合,能夠較為準確地說明狹義數字出版領域的發展情況。
總體來看,我國數字出版企業的發展經歷了比較明顯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95年左右互聯網興起引發的數字出版探索期,其標志是電子出版物、網絡文學開始出現,文學發布社區等小規模數字傳播平臺嶄露頭角。第二階段是自2000年后以平臺興起為特征的數字出版產業化時期,在這一快速發展階段,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的發展帶動數字出版資源規模化發展,尤其是門戶網站的讀書頻道和原創文學網站的影響越來越大。第三階段則是2010年后的移動閱讀爆發時期,這一階段數字出版企業趨于成熟,數字化的傳統出版物和互聯網資源日趨豐富,數字出版企業分工更為專業,尤其是移動閱讀服務出現大規模增長,成為整個數字出版產業的主要盈利點(見圖3-1)。艾瑞咨詢統計的數據顯示,進入移動閱讀時代的數字出版業產值從2010年的9.2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27.4億元,增長幅度為197.8%,經過爆發性增長后,我國數字出版業產值逐年平穩增長,預計2014年總產值為98.5億元,2015年總產值則為160.2億元(見圖3-2)。

圖3-1 我國數字閱讀行業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艾瑞咨詢。

圖3-2 2010~2015年我國數字閱讀市場規模
注:(1)數字閱讀市場規模指中國內地數字閱讀運營商通過提供內容授權的數字閱讀服務,獲得的用戶付費、網絡廣告、內容分成、版權出售及其他收入總和;(2)e為估計值。
資料來源:綜合企業財報及專家訪談,根據艾瑞統計模型核算。
就產業鏈而言,傳統出版產業鏈相對清晰明了(見圖3-3),而數字出版產業形成因素更為復雜,其產業鏈也相對復雜(見圖3-4)。總體而言,我國數字出版產業形成了內容提供商、技術平臺服務商、渠道服務商和終端提供商等多種角色。這其中既有專注于產業鏈上某一環節的廠商,例如傳統出版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專注于提供內容,電信公司專注于提供運營平臺服務;也有身兼多種角色的廠商,如盛大文學、中文在線等都是涵蓋技術、運營的綜合性閱讀平臺服務商。同時,各種角色之間也相互轉換與融合,數字渠道服務商依托用戶優勢,內容提供商憑借內容優勢,積極向綜合性的閱讀平臺服務商轉型。

圖3-3 傳統出版產業鏈

圖3-4 數字出版產業鏈
接下來,筆者就按照數字出版產業鏈的發生發展順序,從內容提供、閱讀平臺服務、渠道服務、閱讀終端服務4個層面介紹我國數字出版企業的發展現狀。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法典:注釋法典(2014年版)
- 最新刑事訴訟法配套規定(附新舊對照)
- 民商法實務精要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2017年版)
-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繼承編實訓(活頁式教材)
-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實用版(2015年版)
- 民商法史再研究:史料、路徑及方法
- 個人信息保護:應對法律合規要求,妥善處理個人信息
-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知識產權法(2017—2018)
- 民法總論
-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注解與配套(第三版)
- 工傷保險條例:實用版(201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司法解釋全書(含指導案例)(2021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法典:注釋法典(2018年版)
- 中國知識產權指導案例評注(第六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