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
- 沈巖船政文化講稿精選
- 沈巖
- 819字
- 2018-12-12 10:30:23
2009年,福建省社科聯、省圖書館邀我到他們舉辦的《周末講壇》,做船政文化專題系列講座。每月一講,講了五講。講時都錄了視頻,編輯后作為視頻資料交由中國數字圖書館展播。之后,我經常受邀擔任電視臺等媒體的嘉賓,應邀到各地開講座。因此,積累了一些講稿。在編輯船政研究論文稿時,本想把它們編在一起,但講稿畢竟和文稿不同,較為簡約和口語化,還是單獨列為一卷為宜,因此選取部分較為有分量的講稿,編輯成一集,美其名曰,研究船政文化講稿精選。
近代的中國把船政帶到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風口浪尖。如何融通中西文化,就必須有求真務實的探索精神。船政是中西文化大碰撞、思想觀念大變革的產物。“師夷制夷”就是碰撞的結果。“窮則變,變則通”的變革思想、“東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陸”的海權意識、“船政根本在于學堂”的人才觀、“引進西學,為我所用”和“求是、求實、求精”的教育觀、“窺其精微之奧”的留學觀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變革,它讓世人為之驚嘆,為之振奮。船政的創辦本身就是中西合璧的結果。船政人開創了數十個第一,正是探索精神的充分體現。船政精神就是愛國自強的民族精神、重視科教與海權的時代精神,以及融通中西的探索創新精神。
1866年,船政創辦,至2016年已滿150周年了。真是彈指一揮間,時間過得太快了。塵封百年之后,我們才關注它、研究它,喜歡上它,是不是太麻木太慢了呢?中國夢,夢起馬江。沈葆楨一代人不顧自己的安危,為民族的自強而勇猛精進,死而后已。他們是船政的第一代,肩負起民族復興的大任,沖破列強的重重阻撓和頑固派的強烈反對,排除萬難,終于在小小的馬江建起一座通往近代化的橋梁。船政的第二代,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風口浪尖上,秉承船政的宗旨和遺志,繼續圖強奮發,尤其是嚴復等留歐的船政學子,能夠站在更高的層面上來審視中國,尋找救國良方。至今,我還始終認為,我們對船政的了解遠遠不夠,對船政的敬畏遠遠不夠,對船政文化的挖掘與弘揚遠遠不夠。
船政文化博大精深,船政精神永放光芒,船政先賢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