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俄社會分層:變遷與比較
- 李培林 (俄)戈爾什科夫等
- 1230字
- 2019-07-08 17:32:49
總序
中俄社會變遷比較研究系列叢書,即將出版三本專著,即《中俄社會分層:變遷與比較》、《中俄青年比較:現在與未來》和《中國夢與俄羅斯夢:現實與期待》。這些著作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與俄羅斯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從2009年開始合作進行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中俄社會變遷比較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該研究項目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和俄羅斯人文科學基金會的資金支持,由我和俄羅斯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戈爾什科夫(M. K. Gorshkov)院士共同主持。應當說,當時完全沒有想到這項研究能夠持續這么長時間,雙方能夠合作得這么愉快,而且如此富有成效。這些成果不但出版了中文版和俄文版,英文版也被納入金磚國家比較研究項目,有的已經面世,有的即將出版。
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進行社會學領域的比較研究,有很多可比之處,也有一些不可比的因素。中國和俄羅斯都是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大國。中國有13億多人口,陸地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俄羅斯人口約為1.5億人,陸地面積則達1700萬平方公里。從經濟層面看,俄羅斯屬于高收入國家,2014年人均GDP達到12000多美元;中國屬于中高收入國家,2014年人均GDP約為7600美元。當然由于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快于俄羅斯,兩國的人均GDP水平在拉近,但中國按國際標準的極端貧困人口數量還較多,俄羅斯則很少,俄羅斯的人均資源占有水平也遠高于中國。從社會層面看,俄羅斯屬于工業化、城市化國家,農民的比例已很少;而中國還在快速城市化過程中,2014年農村居民仍占約45%,農業勞動者仍占全部勞動者的1/3。此外,俄羅斯的大學毛入學率、社會保障水平都要高于中國。從文化層面看,中俄都有過一段很長時期的計劃經濟,俄羅斯屬于東正教國家,80%以上的人信仰東正教,總體上屬于歐洲文化,中國則是儒家文化,絕大多數人不信教,屬于東亞文化圈。
“中俄社會變遷比較研究”有幾個顯著的特點:第一是超越過去一般國際合作研究中存在的相互訪問多、學術會議多,但研究成果不太多的弱點,這個研究項目一開始就確定了合作研究的成果導向;第二是雙方的研究都以全國大規模抽樣調查數據為基礎,對事實的描述和分析都有調查數據的支撐;第三是分階段地持續推進長期合作研究,至今已經進行了7年,而且為了克服語言障礙,雙方都以英語進行交流。
俄羅斯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學研究機構,有300多位研究人員,他們都有良好的社會學理論和方法的訓練,有很強的研究能力。我相信“中俄社會變遷比較研究”會不斷持續下去,我們雙方的第四期比較研究主題是“中等收入群體”,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我要特別感謝俄羅斯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戈爾什科夫院士和第一副所長科茲諾娃(P. M. Kozyreva)教授,他們卓越的組織能力、合作精神和工作效率是這項合作得以成功的關鍵。我也要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一批中青年學者,他們在這項合作研究中顯示出優秀的科學素質、研究能力和團隊精神。同時也要感謝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和俄羅斯人文科學基金會,他們的資金支持保證了我們這項國際合作研究的順利進行。
是為序。
2015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