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一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作為民國時期最高科學研究機關,在其創建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曾經聚集了中國學術界的一批精英人物:蔡元培、胡適、楊杏佛、丁文江、傅斯年、趙元任、陳寅恪、任鴻雋、李四光、竺可楨、丁燮林、薩本棟、周仁、唐鉞、汪敬熙……他們借鑒近代西方的科學制度,先后創設了歷史語言、地質、天文、氣象、物理、化學、工學、社會科學所、心理學、動植物諸所。1930~1940年代,在社會動蕩、國家分裂、日寇入侵的艱難條件下,中研院同人本著對國家、對民族高度負責的精神,懷抱振興中華學術的歷史使命,孜孜追求學術,挑起了復興中國科學研究事業的重任。中研院作為國家體制化的科學研究機關在人們心目中亦成為學術獨立、科學典范的象征。

與中研院純然的學術品貌不同,朱家驊的個人經歷相對復雜。他不但在教育學術領域出任過國立北京大學德文系主任兼地質系、史學系教授,國立中山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與地質系主任、校長,兩廣地質調查研究所所長,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總干事、代理院長等職;而且擔任過諸多黨政要職,如教育部長、交通部長、浙江省主席、行政院副院長、國民黨中央委員兼秘書長、中央調查統計局局長、三民主義青年團干事會之常務干事兼代書記長等。其任職之多、跨行之廣,可能在同代學人中無出其右者。朱家驊復雜的人生旅程,一方面表現了他本人有著多方面的才能和干練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與執政的國民黨有著深厚的人脈關系,他是國民黨權力核心圈的人物之一。憑借自己在各方面具備的優越條件,1940年蔡元培病逝后,朱家驊參與角逐中研院院長候選人,順理成章地成為蔡元培的繼任人。

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的關系既長且深。從中研院初創時他被聘任為籌備委員與地質研究所通訊研究員,到被選為中研院評議會評議員,再到蔡元培聘任其為總干事,最后到擔任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長(1940~1957),朱家驊為中研院的建設可謂傾注了極大的心血。擔任中研院代理院長是他一生任職最長的一個領導職務,也是歷任中研院院長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為維持中研院的發展,朱家驊在抗日戰爭中艱難支撐危局,繼續拓展中研院的事業;在國共內戰的硝煙中排除各種干擾,創設院士會;1950年代完成中研院新的布局,在臺灣重建學術研究中心。可以說,朱家驊對中研院的發展承先啟后、至關重要。不過,與大家將焦聚對準蔡元培不同,對朱家驊與中研院關系的研究卻相對冷寞,海峽兩岸相關的研究成果寥寥無幾。其中的原因固然一言難盡,但由此可見,研究“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的關系,只要把握得當,應是一項既具歷史價值、又有學術含量的課題。

黃麗安2002年秋來北京大學求學深造、攻讀博士學位,當初與她商量博士論文選題時,考慮以“朱家驊學術思想及其實踐研究”為選題。其緣由有二:一是這是一個基本上無人涉及的問題;二是在臺北中研院保有朱家驊檔案,鮮見人利用。基于這兩點理由,盡管起初開題時存有不同意見,我鼓勵黃麗安選擇這一課題。在北大的六年,黃麗安一方面適應新的環境,與大陸同學和睦相處,積極融入北大學術圈子,給我的學生群體增添了不少的情趣;一方面一頭扎進自己的學業,冬去春來,圖書館、宿舍、食堂三點一線,每天如此,年復一年。北大歷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習時間,最初規定是三年,后來延長到四年,事實上許多博士生的學習時間多至五、六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里自然蘊含著對博士論文的要求比一般學校更高。這樣長的學習時間和較高的學業要求,確實為國內其他大學所少見。正因為如此,在北大歷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對每一位博士生來說都是一場艱苦的磨礪。為圓滿地完成自己的博士論文,黃麗安自動地一延再延,克服諸種困難,表現了頑強的求學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力。她最后交出了滿意的博士論文,在答辯時獲得評委的高度認可。這對她來說,可以想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擺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朱家驊學術思想及其實踐》就是黃麗安以她的博士論文為基礎修改而成的一本專著。該著在材料方面,作者查閱了朱家驊檔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北京大學檔案館、臺灣國史館等數處檔案,參考已出的中研院年度總報告和各種已出版的相關文集、書信、日記、傳記、回憶錄、年譜和研究著作,搜集材料之豐富,幾乎窮盡了海峽兩岸相關的原始檔案材料和研究文獻,這是該書最大的特色,也是最值得肯定之處。在結構方面,全書按時序主要對朱家驊早期學術能量之養成(1893~1926),朱家驊整頓中山大學(1926~1930)、朱家驊與中研院各個發展階段的歷史關系(1928~1937、1940~1945、1946~1949、1949~1957)做了清晰的梳理,同時對1928~1957年中研院這四十年的歷史作了系統的清理,從而大大充實了中研院前期歷史的研究。無論是從中研院院史來看,還是從朱家驊個案研究來說,該書都有其獨立的學術價值和特殊的文獻價值。該書是黃麗安在北大的學習成果,某種程度上它也表現了北大歷史學系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的樸學之風。

黃麗安已于今年4月9日不幸辭世,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她最牽掛的是這本書的出版。全書的后記,實是她向大家最后的告別詞,一一細細交代,給人淡定從容之感。她因病魔纏身,身體不支,書稿未修改完就倒下了,真正是以身殉學!作為她的博士論文指導老師,聞此哀訊,不勝悲痛。此書的出版,我想是對逝者的最大慰藉,也是對我們生者的一次鞭策。麗安的音容笑貌和樂此不疲、匆忙奔走兩岸的身影將長駐我心!

歐陽哲生

于京西水清木華園

2017年11月12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鹤壁市| 浮梁县| 枝江市| 焉耆| 镇江市| 定结县| 辛集市| 梅州市| 浠水县| 曲麻莱县| 博爱县| 桦南县| 莱阳市| 临江市| 巫山县| 璧山县| 西充县| 台江县| 桃江县| 泉州市| 霍山县| 武夷山市| 大英县| 宿迁市| 嘉义县| 山西省| 石嘴山市| 栾川县| 永春县| 松潘县| 集安市| 湖南省| 霍城县| 长汀县| 肇庆市| 武平县| 蓝山县| 元朗区| 沈阳市| 磴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