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叢書序

2018年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建所60周年。時光如白駒過隙,一個甲子轉瞬即逝。在此期間,我們有幸成為法學研究所的一員,在這個平臺上耕耘收獲,見證了法學研究所的風雨歷程。2003年,法學研究所第一次推出了“法治藍皮書”,這是一本盤點當年中國法治發展成效、總結存在問題的學術圖書,至2017年已經出版了15本。為紀念法學研究所建所60周年,讓更多的人認識和了解“法治藍皮書”,藍皮書工作室特推出“法治藍皮書”精選本12卷,以饗讀者。

“法治藍皮書”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皮書系列大家庭中的一員,是法學研究成果傳播的重要平臺。它忠實記錄了中國法治的發展,為中國乃至世界提供了一個了解中國法治的渠道,也為法學研究者、法律工作者提供了一個展示其觀點的平臺?!胺ㄖ嗡{皮書”發展到今天,以其強大的影響力推動著中國法治方方面面的進步。

“法治藍皮書”是一個新生事物,并無可資借鑒的經驗和道路。創刊以來,在歷任主編的不懈努力下,“法治藍皮書”希冀找到一條最為合適的道路,最終,它成功地從數百本皮書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皮書之一。

回顧“法治藍皮書”走過的道路,令人唏噓。如何充分發揮法學研究所的作用,用藍皮書這樣一種傳播方式,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用學術力量影響和改變中國一直困擾著我們。2006年,我正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比較法研究所訪學時,收到李林所長的一封郵件,大意為征詢我是否有興趣來做藍皮書的工作。做藍皮書需要奉獻,是公益性的,接下這個工作不僅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其不在學術評價體系之內,成敗難料,可我鬼使神差,卻接下了這個艱巨的任務,我想李林所長當時一定也大大地松了口氣。

作為一本法學專業圖書,“法治藍皮書”受眾有限。說它權威吧,不如全國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說它時效強吧,趕不上一些法制專業傳媒,政府部門、司法機關也不把法學學術研究機構當回事,經費短缺,無米下炊。當時,“法治藍皮書”要想在數百本皮書里嶄露頭角真是一件很難的事。雖然困難重重,但也并非沒有干事的動力。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帶來了社會分化,引起社會心理變化。今天,社會矛盾增多,不信任感增強,貧富差距拉大,道德失范行為增多,對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形成了很大的挑戰。在這種復雜的形勢下,需要一種機制來凝聚共識,維護社會的秩序、公平和安全,社會才能繼續進步。法治就是這樣一種具有廣泛共識的治理模式,是社會治理的最大公約數。一個人無論他屬于哪個階層,無論他在改革中是受益者還是受損者,都希望以某種機制來維護和保護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說,法治為權力運行和利益分配設置了基本底線。法治并不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制度架構,其基本含義非常明確:有良法,必須反映廣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法律應得到實施,無論是公權力機關還是老百姓都應遵法守法;法律應當公開透明,使人們的行為具有可預期性,減少社會矛盾和交易成本。正是因為法治具有以上功能,它成為中國目前治國理政的最有效方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基本依托。

“法治藍皮書”正是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上追尋自身的奮斗目標的?!胺ㄖ嗡{皮書”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一本廣泛“在場”、深度參與社會生活的學術著作。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需要創新方法和探索路徑?;谧陨淼奶攸c,“法治藍皮書”確定了幾條基本原則。

首先,“法治藍皮書”應以全新的姿態出現?!胺ㄖ嗡{皮書”的正式名稱又叫“中國法治發展報告”,因此“法治藍皮書”的所有內容都與中國法治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相連,有泥土芬芳、草根味道,摒棄“假大空”“高大上”,以及自說自話、自娛自樂,自我搭建宏大“理論體系”的研究方式。

其次,“法治藍皮書”應以制度運行為分析重點,并非聚焦個案,不講故事,不聲淚俱下地控訴,不冷冰冰地“拽”概念、做文字游戲,而是以應有的人文關懷,挖掘故事后面的場域、邏輯、價值,以學者的姿態冷靜地分析制度的缺陷、運行的不足,體現一個研究機構的應有功能。

再次,“法治藍皮書”應以法治國情調研報告為重要內容,因為,國情是中國選擇法治發展道路的最大考量。課題組深入基層,在工廠、農村、田間地頭、村民家中訪談座談;在各級人大、政府、法院、檢察院深入調研,總結各地方、各部門法治發展的創新經驗,發現法治發展存在的瓶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些方案有根有據而非傳統的“大力丸”。課題組成員每年在全國各地的調研出差時間可謂驚人,由此而帶來的效應也非常巨大,所形成的研究報告以及這種研究方式獲得了廣泛認同。

最后,“法治藍皮書”應以量化評估為核心內容,這不僅體現為法學研究范式的創新,也體現為全新的研究成果。研究部門和實務部門長期以來交集不多,各說各話。法律制度運行主體是實務部門,運行狀況卻很難知曉。實務部門的自我總結——功績偉大成效顯著,但民眾的獲得感不足是顯而易見的事實。課題組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第三方評估,對人大立法、政府依法行政、法院檢察院公正司法、社會法治建設的情況進行評估,形成了若干非常有影響力的評估報告,報告不僅總結取得的成效,還非常尖銳地指出存在的問題,以至于報告每年2月通過“法治藍皮書”發布以后,一些部門局促不安,如坐針氈,放下高居廟堂的架子,“屈尊”來到法學研究所與課題組交流,實現了研究與實務的及時溝通、理論與實踐的精準對接,大大推動了相關部門的工作,也提升了法學研究的影響力。

藍皮書本身也確立了一套標準。一般而言,學術報告很難具有社會影響,為了突破這種局限,“法治藍皮書”認為,一篇報告一定要具備以下幾個因素。一是所選用的文章一定要具有問題意識,這個問題不僅在學術上有價值,在實踐中也有意義。因此,“法治藍皮書”既反對毫無原則的歌功頌德,也拒絕破壞性的批評,而是以理性和建設性的態度客觀分析和總結法治狀況。二是“法治藍皮書”選用的文章一定是公權力機關關注的問題,它體現在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它必須是公權力機關與社會服務和管理有關的問題。例如,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執法等。另一方面,它是公權力機關的職權行為,其在依法履職時是否具有合法性的問題。上述兩方面是公權力機關的職責所在,也是最受社會關注的問題。三是藍皮書文章一定是與公眾密切相關、社會公眾也最為關心的問題,如環境安全、食品安全、教育、住房保障等。四是藍皮書的文章一定是媒體非常關心的問題。在信息化時代,媒體競爭非常激烈,新、快、準、有效成為媒體的生命。在這種形勢下,傳統媒體逐漸式微,新興媒體逐漸成為傳播的主要渠道。信息的價值、新穎性、及時性、有效性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胺ㄖ嗡{皮書”的定位恰好為媒體提供了這樣的平臺。每年“法治藍皮書”的發布都為媒體提供了眼花繚亂的盛宴,以至于媒體人士常常感嘆,“法治藍皮書”為什么每年只出一本,出來就呈狂轟濫炸之勢?鑒于這樣的情勢,從2015年開始,“法治藍皮書”團隊開始編輯出版“地方法治藍皮書”,是“法治藍皮書”的姊妹篇。

正是確立了上述四條標準,“法治藍皮書”在理論和實務中逐漸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常有國內外關心中國法治發展的人拿著“法治藍皮書”登門交流,各地政府、法院也將“法治藍皮書”對其的評價念茲在茲,甚至記入本部門年度工作報告或高懸于墻上。每當我們到基層開展國情調研,偶見“法治藍皮書”對有關部門的評價被掛諸墻上,或記載于城市名片中時,都會會心一笑,我們確實做了一點有意義的工作?!胺ㄖ嗡{皮書”發布期間,會形成較大的輿情,以至于發布后的一周乃至一個月內,工作室都會用較大的精力來回應這些輿情。因為,“法治藍皮書”不僅僅是展示成就,還會指出某些問題,個別被指出的部門非常不滿意,也難免惱羞成怒。有人會憤而質問,你們是誰?。繎{什么來評價我們?在他們眼中,一個研究機構就像吃白飯的一樣,有什么資格說三道四!有些部門由于掌握資源,弄得我們的上級主管部門經?;袒滩豢山K日。還好,中國社會科學院確實是一個研究圣地,正如有領導所說,學者做研究,只要數據是真實的、方法是科學的、結論是可靠的、目的是建設性的,就應當允許。值得稱道的是,經過數年的修煉,多數部門的傲慢已經逐漸消失,轉而謙虛謹慎地來與我們共同探討,是為一大進步。

限于人力和時間,以及作者關注的重點,“法治藍皮書”的這12卷本肯定有一定的疏漏,未能詳盡描繪法治的所有領域和所有細節,因為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盡管如此,“法治藍皮書”12卷本還是囊括了法治的重點領域和當年的重大法治事件,足以成為分析中國法治年度進展的珍貴資料,這就足夠了。

這12卷本分別是《中國法治發展:成效與展望(2002~2016)》《中國立法與人大制度(2002~2016)》《中國政府法治(2002~2016)》《中國民商經濟法治(2002~2016)》《中國刑事法治(2002~2016)》《中國司法制度(2002~2016)》《中國社會法治(2002~2016)》《中國人權法治(2002~2016)》《中國政府透明度(2009~2016)》《中國司法透明度(2011~2016)》《中國法治國情調研(2006~2016)》和《中國地方法治實踐(2005~2016)》。

《中國法治發展:成效與展望(2002~2016)》收錄了“法治藍皮書”每年的年度總報告,盤點了中國法治的年度進展,是“法治藍皮書”的精髓和最重要內容。

《中國立法與人大制度(2002~2016)》分析了中國歷年的立法進展以及中國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及其主要職能、代表制度、人大監督等內容。其中,從2014年開始,立法指數報告特別分析了全國31家省級人大的立法狀況,如立法的重點、程序、公開和征求意見情況等。

《中國政府法治(2002~2016)》是“法治藍皮書”的重要內容,收錄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行政執法改革等選題。

《中國民商經濟法治(2002~2016)》對歷年民商經濟立法、執法、司法方面的熱點問題進行了分析。

《中國刑事法治(2002~2016)》分析了歷年的刑事法治發展、犯罪形勢及預測,并對部分重大刑事法治問題進行了研究。

《中國司法制度(2002~2016)》對中國的司法改革與進展、人民法院的改革創新、檢察體制改革、法院信息化助力司法改革、中國的法律服務業等進行了總結分析。

《中國社會法治(2002~2016)》從勞動法治、社會保障法治、慈善公益法治、衛生計生法治、環境保護法治、能源法治、教育法治、體育法治、消費者保護法治等方面分析了有關的熱點法治問題。

《中國人權法治(2002~2016)》對歷年中國在人權法治方面取得的成效進行了總結分析。

《中國政府透明度(2009~2016)》《中國司法透明度(2011~2016)》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開展法治指數評估的重要成果。其中,課題組從2010年開始,連續8年對各級政府的信息公開進行第三方評估,對這項制度的發展起到了實質性的推動作用,《中國政府透明度(2009~2016)》展示了中國在推進政務公開方面取得的成效與存在的問題。此外,課題組從2011年開始,對全國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在內的各級法院和海事法院的司法公開進行評估,率先提出司法透明度的概念并付諸全國性評估,促使全國法院的司法公開有了大幅度的進步并向縱深發展;從2012年開始,課題組對全國包括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內的檢察院進行檢務公開評估,引起了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地方各級檢察院的重視?!吨袊痉ㄍ该鞫龋?011~2016)》收錄了相關的評估報告。這些指數評估報告客觀記錄和生動反映了中國法治建設進程,產生了強烈反響,成為近年來法學界和法律界重要的年度學術熱點。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法治國情調研(2006~2016)》及《中國地方法治實踐(2005~2016)》收入了歷年來我們在各地深入調研的報告,是我們付出心血較多的研究成果。近年來,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扎根中國法治實踐開展實證法學研究。課題組依托法學研究所在全國十余個省份建立了20多個法治國情調研基地,每年參與法治國情調研的有數百人次,就黨委、政府和司法機關的人大建設、政務服務與公開、社會管理、司法改革、法院信息化等多項內容開展了深入的訪談調研。“法治藍皮書”課題組走遍了祖國大地,我們到過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到過一些欠發達地區,無論經濟發展水平如何,人們對法治的迫切心情是一樣的。各地有很多法治創新的實踐,打破了法治只有西方道路“獨木橋”的神話。當然,中國的法治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意識到法治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幾代人的努力,萬不可有畢其功于一役的超現實想法。通過總結地方經驗、分析頂層設計不足,課題組將普遍性的法治理念與中國本土性的法治探索、法治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在服務國家法治決策與地方法治發展方面頗有建樹。

2015年,《立法法》修改,出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人大首次賦予全國286個設區的市以立法權。課題組在廣東省調研時了解到,中山市基于扁平化管理改革,不設區。按照修法精神,中山市因未設區,可能失去立法權。全國有五個不設區的地級市,分別是廣東省中山市、廣東省東莞市、海南省三亞市、海南省三沙市、甘肅省嘉峪關市,它們將會受此影響。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經濟總量大,社會發展速度快,亟須立法權來推進社會治理。課題組在調研之余為中山市以及其他城市向中央和全國人大建言,在各方的努力下,最終中山市獲得了立法權。中山市獲得地方立法權后起草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即《中山市水環境保護條例》。2015年,水環境治理,如“內河清流和城區治澇工程”被作為中山市的“十件民生實事”之一?!吨猩绞兴h境保護條例》的立法目的是解決水環境監管工作中部門職責分工不明確、水污染防治、飲用水源保護問題。中山市帶著問題立法,避免立無用之法。水環境保護涉及區域廣、部門多,甚至涉及多個市,立法首先就是要解決各自為政的問題。通過立法,中山市建立了水環境保護協調機制,由環保部門統籌,各相關部門共享數據。該條例對中山市的水環境保護起到了良好作用。中山市人大還創新和夯實了基層人大代表制度,讓鄉鎮人大代表從會期的“4天代表”,變為“365天代表”,使曾經被邊緣化的鄉鎮人大逐漸站在了社會治理的中心。

在革命老區金寨,法治使當地的村級組織面貌一新。當地村級組織將公開作為工作的重要方法,以公開贏得公眾信任。公開的項目囊括村級組織的各方面工作,包括村級收入、用餐、惠民資金發放使用等。按照嚴格的制度規定,村干部接待用餐買一塊豆腐都必須進行公示,提升了基層組織的權威。

法院判決執行難一直困擾著中國司法。2016年之前,全國法院判決得到有效執行的平均比例不高,而涉法信訪則有80%與執行有關。地處改革前沿陣地的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為解決執行難問題,構建了解決執行難的標準體系、建設了鷹眼查控系統,率先在全國打響了基本解決執行難的第一槍。鷹眼系統實現了以下功能:銀行存款的查、凍、扣,房地產查詢和控制,協助有權機關查詢,如人員查詢、擴展查詢財產種類等。課題組總結了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的經驗,并向全國推廣。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莊嚴承諾,用兩到三年的時間基本解決法院的執行難問題,并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團隊作為第三方對此進行評估。至此,全國法院掀起了基本解決執行難的熱潮,可以預見,法院判決執行難將在近期有較大的改觀。

杭州市余杭區是法學研究所的法治國情調研基地,課題組每年都會總結余杭的經驗和創新,每年都有新的驚喜。課題組先后就余杭的諸多法治問題進行調研并形成了分量頗重的調研報告,分別是《實踐法治的基層試驗田——杭州市余杭區法治建設調研報告》《重建中國基層社會秩序的探索——余杭法務前置調研報告》《余杭基層法治化探索》《余杭區“大數據”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調研報告》《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的法治化與現代化——余杭區創新流動治理的實踐》。從這些調研報告可以看出,余杭法治建設折射出了中國法治建設的縮影,展現了中國基層法治建設的風貌。余杭的實踐既有整體的宏觀性思維,也有具體的區域性特點,不失為理解中國的一個樣本。

在四川,“5·12”汶川地震發生后,我們抵達災區震中,與災民同悲共泣,發現地震相關法律問題特別多。我們翻越大雪山,進入爐霍。爐霍縣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部,是去藏抵青之要衢和茶馬古道之重鎮,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老根據地。爐霍壽靈寺法律進寺廟的做法讓人耳目一新。一個偶然的機會,調研時來到了我當知青時下鄉的地方原雙流縣黃甲鄉,并見到了當年的生產隊隊長劉漢洲,他雖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鑠,兩眼有神,非常激動,稱我是第一個離開后回來的知識青年?;剜l后恍若隔世,原所在生產隊、曾經居住過亮著煤油燈的小草屋已不復存在,被改革的浪潮席卷成了開發區。

2008年我們在貴州黔東南調研,恰逢凝凍災害發生,道路結冰,差一點就被困在黔東南動彈不得,也因此發現了中國災害應急管理的問題和缺陷。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雖然辛苦,但收獲良多。

2017年是黨中央提出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二十周年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四十周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社會科學院致賀信,希望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持為人民做學問理念,以研究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主攻方向,立時代潮頭,通古今變化,發思想先聲,繁榮中國學術,發展中國理論,傳播中國思想。

習近平同志的賀信明確提出了社會科學工作者應當怎樣做研究、應當為誰做研究這兩個重要問題。這也是擺在社會科學工作者面前的現實問題。對學者而言,理想和現實交織并存。經過多年的學習和研究,學者的大腦中往往存在一個“理想國”,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巨大的鴻溝。面對現實中的諸多不如意,或是牢騷太盛怨天尤人,或是閉門修書不問天下之事??梢哉f,“法治藍皮書”課題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怎樣做研究的問題?!胺ㄖ嗡{皮書”課題組長期跟蹤現實,深入實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創新了法學研究方法和成果,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在為誰做研究方面,課題組目標明確,為人民做研究、為推動中國法治建設進步做研究,這也是課題組廣受贊譽之處。

本叢書編輯之時,正值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勝利召開。近年來,“法治中國”概念的提出,標志著中國法治建設的理念進一步深化。黨的十九大將對中國的法治建設作出新的理論指導和制度建設安排,依法治國將進一步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也將為人民帶來更大的福利。如同廣大的社會科學工作者一樣,法治藍皮書工作室也期待著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期盼著法治能夠進一步奠定其社會治理的支柱性地位,不僅成為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準則,也成為政府依法行政、法院公正司法、全民尊崇法律的標準,法治建設必將迎來新的春天。

田禾

2017年7月17日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州市| 林芝县| 平湖市| 山西省| 宁城县| 伊金霍洛旗| 大荔县| 肇东市| 潜山县| 巨鹿县| 武威市| 凭祥市| 淮滨县| 肥乡县| 尼玛县| 六盘水市| 南召县| 威宁| 巴彦县| 陆丰市| 芮城县| 阳山县| 内黄县| 福贡县| 涿州市| 波密县| 福安市| 新民市| 安达市| 香河县| 蕲春县| 阳朔县| 金乡县| 安徽省| 托克逊县| 南丹县| 双鸭山市| 泽州县| 万山特区| 望谟县| 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