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推動叢書·綜合系列:下一步是什么
- (美)麥克斯·布羅克曼
- 920字
- 2019-01-10 16:58:10
自然的智慧
醫學是困難的。我們知道,這是因為盡管有時我們盡了最大努力,但往往還是以失敗告終。然而,藥物通常只是為了醫治機體損傷,而體質增強則與此不同,它是針對未受損傷的機體系統,是要使它變得更強健——從多方面來看,這都是一個更宏大的目標。
人是進化復雜性的一個奇跡。雖然生物科學已有了很大進步,但這種復雜性的大部分仍未被揭示開來。當我們對這一復雜的、進化了的、知之甚少的系統進行醫治時,我們的干預往往失敗或適得其反。現已證明,止痛藥會導致新生兒先天缺陷或高血壓;號稱安全的殺蟲劑被發現具有致癌作用;發明的嬰兒配方奶粉被吹噓得優于母乳,但后來發現,它缺少對大腦發育具有重要意義的某些脂肪酸。這種失敗的事例可以羅列得很長很長。醫源性疾病,即由醫療失誤造成的惡化,據估計每年造成全美近22.5萬人死亡,成為第三大死因。就好像存在一種“自然的智慧”,我們膽敢忽視它或凌駕其上,就會帶來危險。對大自然智慧的篤信——或者反過來,對精心篡改自然尤其是篡改人性能夠取得成功的懷疑——往往表現為對增強體質的做法持道義上的反對。很多人直覺上就認為“自然”是不可超越的,人類的狂妄自大終將付出代價。有些人可能會將這些想法歸于神學教義的基礎,但實際上并不存在這樣的基礎,有的只是對改變現狀的不適。
人類體質增強的熱心倡導者——對通過生物醫學干預來改善認知、豐富情感或延緩衰老抱有積極樂觀態度的人——總覺得所謂“自然的”偏好是純粹的迷信,或無奈地得出結論認為,觀點上的區別在于基本道德上的分歧,要對這種道德進行理性的討論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做的可以比這更好。我們能夠認識到,大自然有一定的“智慧”這種想法是有道理的。通過更好地了解這種智慧的程度和局限性,我們可以為增強人類體質的前景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啟發性研究模式或經驗法則。這種啟發模式不是要替代通常的醫學研究——譬如臨床試驗等——而是可以通過識別干預參數來引導研究,盡可能使干預帶來的潛在的副作用和風險變得一目了然,這樣一旦出現這類警告,我們就會格外謹慎行事。
通過考慮我們這個物種的起源和進化過程中的缺陷,我們可以更容易地看出大自然在哪個地方做得不夠好。在這種地方,也只有在這種地方,采取可行的人類體質增強措施才比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