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看到弘新拿出多年珍藏的百年老參,不知為何事,但又不能問,就看著他拿著寶物,帶著女兒出了大門。
過后詢問帶孩子的阿姨,這是怎么回事。
阿姨就把整個過程講了一遍,妻子這才明白弘新的所作所為,原來是給孩子找婆家去了,不過她這個妻子,不管弘新做出什么事情,都會無條件的支持。
弘新帶著曉玲來到李家,浩天看到說道:“什么鳳,把你吹來了。”
說完趕緊,把父女二人,迎到了正屋的客廳。
弘新捧上了自己心愛的百年老參。
“弘新兄,你這是干什么,我們兩家本身就是親戚,你又是王瑩弟弟,我的小舅子,有什么事情,說一聲就行了,還拿什么禮物,我知道這參可是你的心甘,是你花了大價錢才買到手的。”
“姐夫,今天我來到這里,就是為了孩子的事情,也不怕你笑話,這承運我現在是越看越喜歡,我想讓他成為我的賢婿,這東西就是聘禮,只要你一句話。”
“這親上加親的事情,我當然高興,你說一個日子,我們就把事情定下來,你看如何?”
“我知道姐夫是痛快人,我今天把曉玲帶來了,她今后就放在你這里,陪伴著承運一起成長。”
“好,正好我現在,剛剛聘請了一位私塾的馬先生,昨天才開課,就讓她和承運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看看自己把事情辦成,這才對女兒說道:“玲兒,從今天起,你就是承運未來的妻子,快去給你未來的公公行禮。”
實際上在來李家的路上,他已經給女兒曉玲,說了這一次到姑父家的意思,讓她做承運未來的妻子,女兒也高興的滿口答應下來,并講到了以后要進行的事情,這才要自己的女兒給浩天行禮。
本來這浩天就是曉玲的姑父,平常就非常親近,現在又要成為他的兒媳,曉玲也不認生,在父親說完之后,就馬上站起來給浩天行了一禮。
浩天看到曉玲給自己行禮,心中非常高興,馬上就把曉玲拉到自己身邊說道:“孩子,從今天起,這里也是你的家,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這里和你父母的家,輪流居住。”
說完之后,把丫鬟燕子叫到跟前,讓她把東廂房收拾一下,安排給曉玲居住,這才叫妻子王瑩出來和弟弟相見,說明情況。
王瑩聽完敘述,馬上把曉玲抱在懷里說:“姑姑懷承運的時候,就想著你們能夠成為一對,今天終于實現,說說你想要什么。”
“我就想做承運的新娘。”
聽完曉玲天真無邪的話語,三位大人都哈哈大笑起來,隨后王瑩說道:“你隨時可以成為他的新娘。”
“姑姑,哪承運是不是還可以有別的新娘。”
“只要他把你娶進家,你就是他唯一的新娘。”
“姑姑真好。”
“弘新你今天來,我非常高興,中午就不要走了,和我一起喝一杯,鎮里和礦上還有一些事情,我想和你一塊商量一下。”
浩天說完就帶著弘新和曉玲去了附院,而王瑩聽說浩天要留弘新在家吃飯,就馬上安排中午的飯菜。
三人到了附院,看到馬老正帶著承運在講三字經,等到講完一段,這才和眾人見面。
浩天說道:“馬老,今天再給你增加一個學生,至于月薪,也翻一番,你看到如何?”
“好啊,鎮長都講話了,我一個學生是教,兩個也是教,月薪我就每個月少要一塊,給我五個大洋就行了。”
“好,那咱們就這樣定了,學生就是這個女孩,名叫曉玲,你們先熟悉一下。”
浩天說完,就把曉玲留下,和弘新去了主院。
正在聽老師講課的承運,沒有想到曉玲也來學習,當聽完父親和老師的對話之后,就馬上拿來一個小凳,讓曉玲坐下,一塊聽老師講課。
既然來了新生,這馬老師就要在課程上重新講一遍,不過有承運在旁相助,曉玲進入狀態,也特別的快,可馬老師的要求依然沒有降低。
那就是一個星期,要把三字經的通文全部背下來。
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女子無才便是德,所以在承運和曉玲三歲以后,兩個人的偏重就不一樣,承運的家庭教育,重于知識,而曉玲則重于女紅。
所以這個三字經,在平日里,承運的姐姐就已經講過,雖然他不能夠全部背下來,但是也能夠背個八八九九,而曉玲過去根本就沒有接觸過,所以要想一個星期全部背下來,可能真有些難度。
就這樣,弘新把女兒送到了李家,這才回來和妻子說了事情的整個經過。
雖然對于丈夫的任何決定,妻子都不會反對,但是真要讓女兒就這樣離開自己,作為母親不應記,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她對丈夫說道:“曉玲年齡還小,一直是有阿姨,一手帶大,是否讓她過去陪一段,這樣比較好一些。”
“怎么那么多事,他們家有小燕丫頭一直照顧孩子,我相信她一定也能照顧好女兒,并且姐夫也說了,曉玲可以在那里住,也可以回家,隨便她選,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和姐姐商量一下,選個黃道吉日,讓兩家舉行個訂婚儀式,這是我和姐夫商量好的事情。”
晚上吃飯,馬老師的飲食,專門有人送到附院就餐,而浩天一家有過去的四人,變成了現在的五人。
在餐桌上,安婷看到曉玲也在這里,就說道:“曉玲妹妹,今天來到姑姑家,就不要回去了,一直在這里住下去,感覺無聊了,就和承運一起學習。”
“這一次,我就不走了,今天我已經開始和承運哥哥一起學習,晚上我住在東廂房,和承運哥哥一左一右。”
安婷一聽這是怎么回事,過去曉玲來到這里過夜,都是睡在西廂房,和她在一起,這一次怎么有了變化,就回道:“怎么不喜歡姐姐了,到東廂房去。”
“是姑姑安排的,讓我陪伴承運哥哥一起學習。”
安婷一想,這樣下去,曉玲不真的就成了自己將來的弟妹,不過她看了看父母,沒有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