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琦愛族、愛國,痛恨倭人。
在香港的募捐中,他也走在前面。
不過他不是文人,他是武人出身,對于倭寇越來越猖獗,他想的是怎么用武力來解決。
在廣州淪陷之后,他的手下,向他報告,這倭寇的軍艦,在一個海灣中,建了一個油庫,離香港非常近,出了香港地界不遠就是。
每次這些軍艦進入廣州,都在這里加油。
原因就是倭人,在香港港口購買汽油非常方便。
他們不出面,也有一些代理人,替他們辦理這些事情。
畢竟在族人中,還有漢奸、走狗,他們隱藏的很深。
香港是一個中立港,倭人雖然在香港像一個過街的老鼠,但是他們經商還是合法的。
董琦聽到手下的匯報,親自帶人實地考察了一番,發現出了香港地界不遠的港灣,倭人在那里建了一個大型油庫基地,里邊有很多艦艇,在里邊加油。
看到這樣的場面,他就想到,可以在這里,對倭寇動手,打擊一下倭寇的囂張氣焰。
首先他想到的是炸油庫。
經過回家后反復思考,他認為,油庫的難度大,成功的可能性太小。
因為在油庫的周邊,有倭寇建起的鐵網,網內有軍隊守護,晚上還有探照燈巡視,你還沒有靠近,就可能被鬼子發現。
可是炸軍艦,卻容易實現。
在油庫的外邊,經常有貨輪通過,并且在海上也不容易防范,如果有一艘快艇,快速沖進港內,去撞擊這些艦艇,就可以實現炸船。
并且在完成炸船后,執行任務的隊員,也可以潛入水中,進行逃生。
可是這樣的快艇,要速度高,安全可靠,并且在炸船之前,還要秘密進行訓練,才能夠實現。
而香港的快艇,都是從國外進口,香港還沒有出售,為此他想到了五氏商行。
從他和五氏商行接觸以來,發現五氏商行,進港的所有貨物,都是為抗日服務,特別是它的兩個最大客戶,是國共兩黨。
別人不知道,可五氏碼頭,都是他的成員,內情他非常清楚。
他甚至想到,五氏商行,有可能是國府的財產,不過經他全面調查,五氏商行和國府,沒有任何關系,純粹是一家家族企業,成立都沒有幾年,完全是靠著大氣云和強勢的人脈崛起。
五氏商行的核心成員,個個能干,就像他之前認識的松月,本來就是皇家酒樓的花瓶,可被趙武招去之后,委以重任,獨當一面。
現在已經成了,三家合作的總經理,他自問手下,就沒有可比的人才。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首先想到,在抗日這件事上,五氏商行是自己的合作對象,沒有想到和趙武一談,他沒有回家協商,就自己答應了下來。
同時也說明在五氏商行,他們的主管人員,自由度非常大,只要在自己的能力之內,都可以自行決定。
趙武回去之后,和浩瀚進行了簡單的交流。
浩瀚完全同意趙武的決定,并且詢問了具體的細節,就讓趙武盡快購買。
不過這個事情,得慢慢來,再急也是不行。
首先他要從美國購買快艇,還要運回香港,怎么也得一個月以后才能成事。
而在這段時間內,董琦挑選了兩名會內骨干,私下里和他們講了事情的原委,并且當眾許諾,事情成功之后,每人獎勵港幣五十萬。
兩位勇士也表示,對于抗日大業,他們兩個義無反顧。
兩人在此之前,首先進行秘密的潛水訓練,并學習了一般機帆船的駕駛技術。
對于一艘好的快艇,要上百萬港幣之巨。
趙武沒有猶豫,就在美國,訂購了最新的快艇,其速度達到了四十節之上,在水中,一般的艦船,要想追上它,根本沒有希望。
要是沖進倭寇的海灣,也是瞬間的事情。
為此,趙武也去了一趟海灣。
發現那里和董會長,說的一模一樣,確實是一個伏擊倭寇艦艇的一個好地方。
一個月之后,快艇到貨,為了隱蔽進行。
趙武沒有讓船進港,而是親自帶人到港外,讓香海會把艇接走,就不讓它,在香港市內露面。
快艇回來之后,趙武也想知道在哪一天進行。
對于炸毀倭寇的艦艇,趙武的心中也是十分興奮,有時候他就想,這個任務要是自己去完成,那會更好,但是目前他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為了能夠親眼看到倭寇軍艦被炸的場面,他專門購買了一架高品質的望遠鏡。
在董琦通知他,具體的實施之日后。
他也做了精心的準備,提前一天出了港城,來到了海灣附近的一座山頭上,隱蔽下來。
因為整個事件,是在夜晚進行。
所以在天黑之后,他就架起了望遠鏡。
他一直盯著海灣的動靜,看到灣內有數艘艦艇,有的在加油,有的在外邊拋錨。
準確的時間是在凌晨三點,他看到一艘快艇,從外海駛來,從行動上看,它是路過海灣。
但是在靠近鬼子的艦艇后,它加快了速度,向著船體靠去。
這個時候,倭寇軍艦上的探照燈已經開啟,不停的照著海面。
不過因為快艇的速度太快,在探照燈亮起不久,就快速靠在了軍艦上。
時間不長,就看到小艇爆炸。
趙武親眼看到,爆炸的快艇,把倭寇的軍艦,攔腰炸斷。
數分鐘內,軍艦慢慢沉入海灣。
可能因為角度的問題,他沒有看到兩位英雄跳海的場面,但倭寇軍艦沉海的畫面,他看得十分清楚。
看來能夠和倭寇戰斗的事情,不是軍隊的專利,只要有條件,普通的族人也可以進行。
他在回到香港的第二天,就看到媒體報道。
講的是當天凌晨,有過往海灣的船只,看到在海灣的外邊,有一艘倭寇的軍艦被炸沉。
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次爆炸,沒有人知道。
但是香港的所有市民,看到這條新聞后,都拍手稱快,極大的鼓舞了港人的抗日決心和士氣。
他們不知道,這是本市兩位普通的族人,創造的奇跡。
他們兩個,在以后的歲月里,默默無聞,沒人知道,可他們創造的奇跡,卻永存海灣,鼓舞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