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戰爭機器
- 重生之大明工藝師
- 易士心
- 2347字
- 2018-12-08 22:20:04
距離京城數千里的四川,恒云重工在這近半年的時間內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按照楊恒的計劃,恒云重工被拆分成民品事業部和重工業事業部。民品事業部主要制造自行車這種高利潤、銷路好的產品;而重工業名義上是發展重工業,實際上就是研制各類大殺器,有民品事業部的輸血,整個研制進度發展得很快。特別是宋應星和青云子等人的大力協助下,各類手雷及爆破彈早已經開發出來,并有了批量生產的條件。
至于在京城為何不直接把技術貢獻出來?只要腦袋沒毛病的人絕對不會做這種傻事。
云兒或者應該叫李若蕓才對,她幾乎接手了整個恒云重工的管理。在資金上面,恒云重工產品供不應求,資金非常充裕。在官場上,四川都司趙元慶一直對楊恒的營救之恩念念不忘,而且恒云重工更培養了一批戰斗力極強的安保隊伍。因此不論黑道還是白道,只要有誰敢找恒云重工的麻煩,那結果只有一個:死無葬身之地。
在楊恒等策劃人或者知情人的眼中,恒云重工那就是一臺賺錢機器和戰爭機器,只要開足馬力,它便能夠給楊恒提供源源不斷的銀子和炮彈。
展開楊恒寫的信,云兒酌字酌句仔細的看著,仿佛楊恒正在她身邊面帶嚴肅的神色在述說一般。“看來朝廷的形式真的到了很嚴峻的地步了,不然楊恒也不會打出自己的底牌。”云兒自言道。
盡管恒云重工有多方面的支持,但是能掌管著這個龐然大物,云兒的能力那絕對是讓人刮目相看。楊恒和她之間的信件幾乎都沒有斷過,對于朝中的一些事情了解還是比較多的。楊恒不可能對身邊的人說自己是幾百年后的人重生過來的,他知道明朝會亡,大家都要死光光,他只能告訴讓自己身邊的人和他一起充滿危機感,在這種危機感的驅動下,大家可以有共同的期望。
反觀北京,楊恒正在焦頭爛額的準備著‘雪山之鷹’行動,對于這次行動,楊恒要求自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不僅要勝還要勝得漂亮。他決定要通過這次勝利把超過這個時代的‘高科技’戰爭引領入戰場,讓大明上下對科技更加重視,讓大明上下了解到只有發展科技才能強國,讓國人和統治者都知道,科技乃是強國之本!
京城郊外的新軍軍營里面依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訓練場的訓練設施已經逐步開始完善,五步樁、壕溝、矮墻、高板跳臺、水平梯、獨木橋、高墻、低樁網已經加入到訓練科目里面。經過幾個月緊張而有序的訓練,這些身體素質本就比較高的流民已經逐漸展現出一些軍人的風采。
楊恒在大營里面拿著冊子仔細的看著,賀人龍和左良玉兩人都分左右而坐著。作為訓練的軍事主官,楊恒主抓的是軍隊思想建設以及訓練計劃及訓練方式,具體的實施細則則由賀人龍和左良玉兩人分別去落實,這樣既讓楊恒能夠不必事必躬親,也能讓二佐深入到新軍訓練的工作之中。
冊子上是賀人龍和左良玉兩人對新兵訓練素質的考核表,包括軍事素質和心里素質。在考核表的細則里面有每個人的訓練科目成績,科目成績分為四等,甲等最佳,乙等次之,丁等則是不合格。
楊恒合起冊子,對二人說道:“將考核表中考核成績最佳的五百人挑選出來我要帶走另有他用。”
“大人,此事是否需要向兵部報備?”賀人龍一向比較沉穩,對于這種不合規矩的事情他肯定要提出來,免得到時候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左良玉明顯是個老兵油子,他說道:“區區五百人算什么,咱們新軍可有三萬人,走丟個一千人都沒人會過問更何況區區五百人。”左良玉說的也是實情,大明現在兵備散亂,官兵逃逸是非常尋常的事,上級官員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且兵逃了,但是餉銀不會少,這樣就可以明目張膽的吃空餉了。
楊恒笑道:“這五百人都是新軍里面的軍事骨干人才,肯定不能向兵部報備逃逸,至于這五百人的去向,現在暫時不能透露,二位只需做好配合便可。”
既然軍事主官都發話了,二佐也只能全力配合,畢竟楊恒手下混飯吃,而且當初要不是楊恒將自己從備選官調到新軍訓練營,說不得那次沖撞兵部侍郎老丈人的事情就已經讓自己已經被遣送回老家了,至于繼續當官那只能說是下輩子的事情了。
軍事素質和思想素質綜合排名前五百的新軍士兵被挑選出來送到了位于通州的一個封閉訓練場里,這個訓練場占地及廣,甚至比新軍訓練的軍營還要大。當這五百人進入到訓練場后,他們看到了此生到現在為止最嘆為觀止的事情:在訓練場里,上百個碩大的東西正漂浮在空中,而在碩大的球體下面正冒著熊熊的火焰。
張富貴見多識廣,他看著這個東西對身邊的李二狗說道:“二狗,這不是孔明燈嗎?怎么能做得這么大?而且看下面的籃子里面還裝著人,他娘的,人都飛到天上去了,可以當神仙了。”
李二狗翻了個白眼說道:“這東西叫熱氣球,是咱們新軍主帥楊大人發明的,俺們陜西連年遭災,朝廷從四川調糧到陜西,眼看春糧跟不上就要餓死人了,當時楊大人還沒做官呢,他就發明了這個熱氣球,把糧食裝到籃子里然后翻過高山運到漢中,當時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俺的命也算是楊大人救的,所以當知道楊大人招募新軍,俺第一個報名。”
就在兩人小聲侃大山的時候,一個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漢子走到人群面前用略帶陜西味道的話吼道:“全體都有,集合。”對于指令已經形成條件反射的新軍士兵們立刻排列好隊列,然后依次報數。
楊恒對這五百人的軍事素養很滿意,他面帶微笑的走到隊列面前,用擴音器說道:“各位辛苦了!”
五百人整齊的回應道:“為大明效力。”
“這次調集你們五百個軍事素質和思想素質最好的五百人來到這里進行特訓,那么我就有義務告訴你們即將面臨的任務。十一月十五,我們將趕赴遼東在過年之前對建奴發動襲擊,你們將參與此次行動。這次集訓的目的是讓你們熟悉特種作戰。在這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你們將要學會熱氣球駕駛、火器知識以及火器的使用。這次特訓將有專門的教官進行訓練,五個新軍士兵一個組。在此次特訓期間任何人禁止外出,如果外出全部視為逃逸,相關的執法隊將按照戰事逃逸進行處置,必要情況下可以當成擊斃。”楊恒的話穿透了每個人的心間,語氣的冰冷比十月的北京城的溫度還要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