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金烏慘烈史
- 科技大仙尊
- 起點混沌風暴
- 3048字
- 2019-06-07 05:30:00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話用來形容到目前為止的金烏之行非常合適,畢竟到現在為止,西門戎和闌珊都沒發現“逆行衛星猛撞金烏”的遺跡,但卻因為金烏炎珊瑚的存在而有了巨大收獲。
然而,這不等于“對撞痕跡”的搜尋就要停止,也不等于金烏炎珊瑚就不能壓榨出更多的價值。
“避火神通和隔熱神通都是潛力很大的技術,單純用作斗戰之能實在太過狹隘了。我想出一個用這兩種類似的神通制造能量極端集中狀態的方法,盡管具體的細節還需要推導……”
當闌珊全身心地投入研究工作之時,西門戎則在瘋狂地擴大神機營在金烏的“駐軍”規模,更多的移動基地車、戰斗機器人、采礦機器人以幾何級數在增值,而相應的,則是“金烏戰團”(西門戎起的名字)能搜索的范圍急劇增加。
“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一些巖質衛星,或者冰質衛星的內核,總之就是主要由硅酸鹽和鐵、鎳等重金屬組成的天體,墜入正在不斷融化和凝固的冥府行星后,究竟會變成什么?如果借用地球太古時代與忒伊亞的撞擊的結果的話,那些較為沉重的鐵、鎳會逐步沉入到金烏的核心地帶,而稍微輕一些的硅酸鹽組分則會飄在表面,成為金烏軟流圈的一部分……考慮到金烏根本沒有固定的巖石圈,軟流圈的流動速度遠遠快于地球和九墟的事實,存留大塊的逆行衛星物質團的可能性非常之小,因此我們或許要把探查的重點放在微觀之上……”
“雖然構成元素類似,但冥府行星和巖質衛星、冰質衛星的內核卻存在不同的礦物,其中一些在衛星上形成礦物能耐受超過金烏向陽面溫度的極限,而且密度比較小,不易沉入深層,如果能尋找到這些礦物,或許就可以探知到一些當初逆行撞擊的真相。”
“很好,這事情可以與采礦同時進行。”
到現在為止,“金烏戰團”中的移動基地車數量已超過百輛,而采礦機器人數目已經破萬,如此的數量不僅僅是一群啃食礦產,收集物質的“工蟻”,更是一群又一群偵查的“眼睛”。采礦的同時進行分析,尋找那些不可能存在于冥府行星,卻應該存在于巖質衛星和冰質衛星的“標志礦物”,另外衛星與行星大規模沖撞也可能早就一些特殊的礦物,它們中熔點較高、密度較小的那些也是搜尋的對象。
至于這種搜尋的結果,并非不成功,而是太成功了一點。
“確實存在大量的來自衛星,以及沖撞的礦物,然而這個比例……高的有些嚇人。如果這些礦物是平均分布,而非有特殊的富集方式,那么甚至可以說金烏軟流圈至少有一半的物質是來自逆行衛星的。雖說并非不可能,但或許我們真的低估了當年金烏發生的撞擊事件的烈度……”
闌珊把一大堆試驗結果打包共享給西門戎,繼續試驗的同時,分出一個線程問:“烈度極大的天體級碰撞,會是什么樣子呢?”
西門戎直接把天王星的影像發給闌珊看。
“一顆躺著旋轉的行星?好吧,這個傾角確實說明它經歷過極其猛烈的碰撞,另外……”闌珊察覺到了熱力數據的異常,“內核溫度嚴重偏低,是在碰撞過程中散熱過于嚴重,是這樣吧,西門先生?”
西門戎點頭,然后把“葫蘆狀”的行星影像發給了闌珊:“這也是地球聯邦領地內的兩顆行星,圍繞一顆紅團簇巨星進行旋轉,兩顆行星由于不斷的軌道共振,最終合并為一顆,這就是它們碰撞后試圖再次凝聚的狀態,碰撞前的兩顆行星直徑分別達到了九千五百和六千二百公里。”
“由于自轉方向基本相同,所以最終合并出來的是一顆自轉更快的行星么……如果自轉方向相反,是不是就可以制造出一顆自轉速度極慢,甚至根本沒有自轉的行星?”
“理論上說確實如此,而事實上說,金烏當年很可能就經歷過這樣的一個過程。這是一項非常宏偉的工程,我們或許可以就此預估一下銜燭之龍甚至九天玄圣的實力……好吧,并不能。”
早在二十世紀,就有人提出了“流浪地球”的設想,類似的還有把月球當炮彈去攻擊吞食帝國的超巨型飛船,這些想法并非不可實現,但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要多少時間才能做到。
“如果銜燭之龍是用成百上千年才做到金烏衛星逆行,然后撞擊金烏導致金烏減速,那么它的實力或許很強,卻也沒強到高不可攀的地步,但如果它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做到這一切,那么它的實力會強到讓所謂的域外天魔瞬間化灰灰的地步,至于九大仙門和四大魔門?他們都在灰里面。然而有趣的是似乎從來沒有人說過‘銜燭之龍做某件事情用了多久’,這或許也算是一種信息上的實力隱藏手段。”
西門戎和闌珊都沉默了數秒,畢竟對于想把命運真正地握在手中的他和她來說,面對強大到難以捉摸之存在的感覺并不會太好。不過很快,他和她就繼續投入了工作,包括繼續的搜尋和繼續研發。
“金烏表層始終處于流體循環的狀態,在某種意義上,巖漿流就是它的‘洋流’,這導致了表層在化學成分上高度的一致。地球和九墟那樣擁有巖石圈的星球所具有的固態富集礦脈,在金烏并不存在。”通過大范圍采樣和化驗確定了這一點后,西門戎直接開啟了無限增殖模式——既然這一片漂浮在巖漿之上的大陸各處的成分都是差不多的,那么只要以完全相同的模式去采挖、精煉、制造就是了,而其實是地球聯邦星際開拓者們最喜歡的一種開發方式。
“在五個九墟日之內,‘金烏戰團’將達到深巖堡基地七分之一的規模,然后我們可以考慮制造‘探日飛船’了。”西門戎陳述著現在的進度,并且不斷在移動基地車編隊中增加“收藏品”的種類,話說金烏炎珊瑚這種生物也是存在“品系”、“亞種”的,它們存在于金烏的不同區域,其中高緯度“低溫”區域的避火神通就比低緯度“高溫”區域的要弱一些,盡管這種弱也無非是能抗八千度和能抗一萬幾千度的區別。
“很好,我們現在手頭已經有了多個品系的金烏炎珊瑚樣本,下面我們有必要研究一下金烏炎珊瑚是否是金烏表面生存的唯一物種,考慮到絕大多數的星球上,物種復雜性都是和生態系統的規模正相關的,因此那些金烏炎珊瑚形成的‘草原’是探查的重點。”
無論在地球還是九墟,大量植物聚集存在都意味著大量食草動物乃至相當數量的食肉動物的存在,而且往往會出現多種植物互相激烈競爭的態勢,然而金烏這個熔火世界似乎有點特別,金烏炎珊瑚構筑的“草原”在物種上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換句話說,那些“草原”是真的只有一種生物。
“極度匱乏的物種多樣性……這可是大規模滅絕的特征,大滅絕之后生態位極速縮減,甚至沒有多少分化的余地……當然,還有一種可能。”
“分層的生態系統”,這個概念或許能解釋金烏表面的“荒蕪”,畢竟金烏與其說是“巖質行星”,不如說是“液態行星”,把巖漿看成是海水的話,那么所謂的“大陸”無非是一層只在夜間存在的“薄冰”而已。
“所以金烏巖漿之海才是真正的‘生態系統’主體所在,所謂的金烏炎珊瑚其實是很邊緣的生物……是這樣么,西門先生?”在鉆研神通方面“小成”,但還需要大量收集試驗數據的闌珊問道,從她的表情看,顯然很希望這是真的。
“在真正發現金烏巖漿生物之前,我不做評論,不過適用于巖漿航行的艦艇確實可以制造了。”西門戎對此持謹慎的態度,不過很顯然,在九墟軟流圈存在“龍伯之國”的前提下,金烏巖漿之海中存在生物的可能性確實不小。
“在巖漿勘探船只出發之前,我們有必要在聲波、靈氣波動、電磁波等方面對金烏巖漿海進行初步的探測,如果這片‘海洋’中真的有生物存在,它們多多少少會泄露一些跡象。”
“如此厚重的巖漿,聲波和靈氣波動且不說,電磁波要傳出來不容易吧?”
“沒錯,所以我們的探頭得足夠的長,足夠的耐熱,足夠的堅硬,如此這般才能在奔涌的巖漿中保持穩定,不過說實話我很希望有什么能夠‘主動’破壞探頭的怪獸蹦出來,個頭越大越好,年代越古老越好,最好能來一頭目睹過離火帝降臨,九萬歲以上的老怪物出來,到時候那就有意思了。”
闌珊看著那些形狀貌似“定海神針”的巨型探頭,總感覺會有什么意外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