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38.《大乾皇家周報》

  • 跛腳的皇帝
  • 關(guān)耳文
  • 3049字
  • 2018-11-24 00:01:37

次日,鄭文正在御書房中,鄭文正在看著一份像后世報紙模樣的紙張,這就是他讓黃安鼓搗的《大乾皇家周報》,而黃安站在一邊。

他也沒想到這么快就鼓搗出來,這是一份豎版的簡陋的報紙,有日期,有標(biāo)題,有內(nèi)容,鄭文看了,整體還是滿意的。

內(nèi)容上有有鄭文“永不加賦”的詔書及相關(guān)分析,都是吹捧鄭文,替鄭文歌功頌德的。

還有就是蒙古進(jìn)攻山海關(guān)的事,大大的吹噓了大乾,貶低了蒙古,把蒙古與大乾的議和說成大乾的全面勝利,把賠償大大的吹噓出來,但互市卻稍微提一下。還描寫了大乾軍隊的英勇善戰(zhàn),不畏生死,鄭文看了都有些感動。

當(dāng)然,還印了一部小說,鄭文沒看過,一看發(fā)現(xiàn)居然是一書生與一大家小姐的愛情故事,當(dāng)然只有一個開頭。

鄭文一看,這怎么了得,怎么能印這種小說,必須改。

于是,鄭文就開口說道:“大伴,這個小說版面必須整改,怎么能印這些情情愛愛的小說,這是一份政治報紙,雖然要接地氣,但也不能印這些情愛小說,心須是忠君愛國的小說。”

黃安聽了,笑瞇瞇的說:“老奴下去就整改!”對于他們這些太監(jiān)來說,只要陛下高興就行,其他都是小事。

鄭文聽了,點(diǎn)了點(diǎn)頭,又說道:“還有這期的小說就不登了,改為帝陵一案,把具體的的詳情都寫在上面,但要寫得迭蕩起伏些,讓人一看就忍不住去看!”

黃安一聽,急了,遂開口道:“陛下,這畢竟是皇家丑聞,不好吧?”但語氣卻沒那么堅決。

鄭文拿著報紙,笑了笑,才開口說道:“大伴,你不懂,叫你登你就登,這期你就發(fā)行十萬份,要弄得人盡皆知,但馬元一案卻只字也不能登,明白嗎?還有,什么時候能發(fā)行?”

黃安聽了,還是不明白,但也不需要明白,只要皇爺高興就行,遂開口說道:“后天就能發(fā)了,邊印邊發(fā),什么時候發(fā)夠十萬份,停下來就行!”

“不錯啊,大伴,長進(jìn)了,就這樣發(fā),不用再請示朕了,你看著發(fā)就行,發(fā)了送一份給朕。”鄭文遂開口吩咐道。

黃安聽了,心中頓時一陣感動,既然皇爺把這么重要的事都交給我了,那我也一定要對得起這份信任,遂腳步勸快的出去辦事了。

……

而大乾建啟十六年十月初四大乾第一份報紙《大乾皇家周報》正式發(fā)行了。

朝庭官員幾乎人手一份,京城只要識字的人都買了一份,還漸漸流出燕京城,傳遍大乾各地,最后印發(fā)了超過一百萬份,畢竟是個新鮮事物,人們都喜歡熱鬧與新鮮。

但對這份報紙的內(nèi)容卻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看法。

民間的小民大都認(rèn)為,陛下是好皇帝,畢竟一登基,就下詔“永不加賦”,這是愛民的表現(xiàn),陛下的心里還是心存小民的。而與蒙古的戰(zhàn)爭,還是認(rèn)可大乾將士的英勇的。至于帝陵一案則是好奇,畢竟一涉及皇家,小民就會生出好奇之心!

面朝野百官則認(rèn)為有些過于吹噓了,陛下愛民,他們倒也認(rèn)可。至于與蒙古人的戰(zhàn)爭則過于吹捧了,朝中誰不知道個中情況啊,有必要這么吹捧嗎?連軍中之人看了都有些臉紅。至于帝陵一案嘛,則是認(rèn)為這是顏面掃地,朝庭諸官知道也罷了,現(xiàn)在連小民都知道了,不是有失顏面是什么?

但他們又怎么知道什么是宣傳?

……

而燕京城的茶樓酒館,大街小巷都有人拿著新印發(fā)的《大乾皇家周報》相互打招呼,相互討論。

甚至許多茶樓酒樓都衍生出專門的說報人,當(dāng)然許多都是隸屬于錦衣衛(wèi),當(dāng)然也有一些是自發(fā)形成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識字,從而有許多而為此謀生,許多大茶館大酒樓甚至專門培養(yǎng)能的說報人。

燕京城,福滿樓,這一家大型酒樓,兼職住宿、吃飯。

許多人就圍著一個說報人,細(xì)細(xì)的聽他解說,不時的給些賞錢。

這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人們都稱他為老馬,他亮了亮嗓子,就開始說道:“陛下年幼登基,深感百姓貧固,于首次大朝會就發(fā)布‘大乾永不加賦’的詔書,這詔書的內(nèi)容就是:朕年少德薄,不識上古賢王治世之妙,然朕曾聞古有圣王治世,民不加賦,而海內(nèi)用足豐饒,朕雖不敏,卻心向往之,朕身有足疾,身殘德薄,今當(dāng)天下,其令郡國有司衙門,即日起,天下郡國黎庶,永不加賦!”

老馬頓了一下,喝了口茶,才開口說道:“這就是剛登基就發(fā)布永不加賦的詔書,大致的意思陛下年少登基,向往古來圣王治世的盛世,即便身有殘疾、自認(rèn)德行不足,但為了天下平民百姓,從登基之日起,從小民中征收的賦便永成定例,現(xiàn)在是多少,今后便是多少。也就是說,假如一戶人家今年征收的賦是十文,明年也就是十文,以后年年如此,不管在增加多少人也是十文。”

老馬頓了一下,才開口說道:“這詔書,在我老馬看來,這是陛下的仁政,太平年間,人丁容易滋生,交給國家的賦也會增多,現(xiàn)在好了,陛下以詔書的形式把賦的征收額固定下來,這樣一來就減輕了小民的負(fù)擔(dān),是很好的仁政啊……”

“是啊,這確實(shí)是仁政。”一個圍觀的人說道。

“確實(shí)如此,陛下是個好皇帝。”另一個人又說道。

頓時,圍觀的眾人是五花八門的開始討論起來。

……

這樣的一幕在燕京城許多地方都隨處可見,當(dāng)然一些是自發(fā)的,一些是錦衣衛(wèi)安排的。

這是為了宣傳得到最大效果。

老馬又開聲道:“陛下登基不足一個月,蒙古人大汗就率領(lǐng)三十萬大軍入侵山海關(guān),日夜連續(xù)攻打山海關(guān),守軍是英勇善戰(zhàn),不畏生死,八萬守軍是戰(zhàn)死七萬多人,剩下的人是人人帶傷,最后在援軍的支援下守住了山海關(guān)……”

“而陛下在聽聞蒙古人入侵山海關(guān)的時候,是憤怒不止,決定發(fā)北地百百大軍與蒙古人在山海關(guān)決一死戰(zhàn),詔書都已發(fā)出,但蒙古人聽聞之后就膽寒不止,遂迅速派出使者議和,陛下考慮到剛登基,遂向蒙古人索賠戰(zhàn)馬五萬匹,牛五十萬頭,羊五十萬只,才同意與蒙古人議和……”

“是啊,我大乾士兵壯哉!陛下壯哉!”一個北地大漢聽了是聲音激烈的說道。

“我大乾又獲得了勝利!”一個富商富模樣的說。

“這就是天朝上國的威儀!”一個年輕書生聲音有些激動的說。

于是,圍觀的人群開始激烈的討論起來,有的人贊揚(yáng)大乾士兵的勇武,有的人夸贊新皇的英明果敢,有的人贊頌大乾天乾上國的威儀……

在暗處觀察的錦衣衛(wèi)笑了,陛下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過了好大一會兒,老馬遂又開口說道:“好了,好了,都聽聽接下來的帝陵一案。十月初九,陛下率領(lǐng)諸皇室、朝庭文武群臣參與先帝陵寢的封土儀式,算是送先帝最后一程,只是沒想到的是在這期間有一尊帝陵石像突然倒塌,陛下是勃然大怒,當(dāng)即就命令宰相劉健為主審,開始嚴(yán)查,沒有負(fù)責(zé)督辦的禮部郎官許陽、工部郎官李康等人相繼自殺,留下的自白書直指唐王鄭郊,但在訊問過程中由唐王鄭郊提供的人證薛安在扯出周王鄭桐后,又當(dāng)庭自殺……這件事是撲朔迷離,陛下又下令再一次嚴(yán)查……”

老馬是一口氣說完,圍觀的人是沉寂了好大一會兒。

一個人才開口道:“老馬,不會是你瞎編排的吧,你膽子真大,不怕進(jìn)牢房嗎?”

老馬一聽,急了,急忙開口分辯道:“你別瞎說,這明明是《大乾皇家周報》上刊登的,我只不過是把它敘述出來罷了。”

遂又開口道:“大家放心吧,這《大乾皇家周報》據(jù)說是陛下親自辦的,既然已經(jīng)刊登了,那必然是確有其事,即使我們議論了,朝庭也不會治我們的罪。”老馬一臉信誓旦旦的說道。

一人聽了,點(diǎn)了點(diǎn)頭,才開口說道:“既然是陛下讓刊登的,那斷然是不會有錯的,我們大可放心的看看,畢竟我還是很好奇這皇家的事。”

“是啊!我也很好奇。”另一人也說道。

“你們說,這事到底是誰干的?”一人好奇的說道。

“小子,你想死啊,看看湊湊熱鬧就行了,還想尋根問底的,怕是活得不耐煩了吧。”另一人大聲說道。

“怎么了,刊登了,就是讓我們討論的,怕什么。”那人反駁道。

“你小子還是太年輕,我吃過的鹽都比你吃過米多,這種事是你我小民能討論的,小心替自個兒招災(zāi)。”

“是啊,年輕人眼晴還是放亮點(diǎn),看看就行了,還妄想著議論。”另一人也贊同道。

“真是斯文掃地,這種事情怎么能夠人盡皆知,真是世風(fēng)日下。”一個老學(xué)究模樣的人,拿著一份報紙,開口說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田县| 雷波县| 黔西县| 丹江口市| 福海县| 南丰县| 水城县| 嘉定区| 宁津县| 清河县| 东平县| 毕节市| 伊宁县| 丹东市| 花莲县| 抚顺市| 黎川县| 万载县| 桓台县| 同心县| 福贡县| 呼伦贝尔市| 紫阳县| 台中县| 阿克苏市| 麻阳| 昆明市| 年辖:市辖区| 托里县| 乐山市| 旌德县| 西宁市| 钦州市| 闽侯县| 宿迁市| 庄浪县| 吉水县| 和田县| 于都县| 和平区| 石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