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針鋒相對
- 皇女列游傳
- 毓凝
- 1827字
- 2018-12-16 13:54:00
忌奴的回歸,終于使得奉摯和朝辭不必再為做飯而發愁,忌奴的做飯水平可以說比武功高多了,這門手藝基本是被逼出來的,朝辭十二歲那年,開始在太傅那里聽聞外邊世界的精彩后,就開始到處游歷,忌奴便一直出宮追隨,朝辭出門又從來不喜多帶人,忌奴便學會了一門做飯的好手藝,不管材料多么粗,到她手里都能變著花樣做個色香味俱全。
這下子,奉摯也不必在廚房游走,和孟烈在石桌旁下著圍棋,等著飯菜上桌。
朝辭在一旁觀局,時不時的伸手指正孟烈,“你這么下不是送死嗎?噯……不行不行……我說孟烈你會不會下棋啊……”
孟烈礙于身份不敢出聲,奉摯卻忍不住道:“觀棋不語非君子。”
“我本來也不是君子。”她倒是理直氣壯。
孟烈卻說話了,“公主……您聽吳王的,別說話,看看我水平到底怎么樣。”
朝辭一哼,這個孟烈一向鼻孔朝天,因著武功高強,又年輕封將,時時傲的跟孔雀似的,在整個璟國,能讓他怕的人用手指頭都數的過來,第一個人就是先璟帝,這是因為先璟帝對他有知遇之恩,他在心里其實一直默默的將先璟帝當自己的親爹敬重;第二就是丞相楊貞了,說起來這二人一文一武都是位極人臣,本來是互相看不上眼的,有一次孟烈奉旨剿匪,卻三次無功而返,鬧得朝野不安,還是楊貞為他謀劃了一出釜底抽薪,這才順利完成任務,從那以后孟烈就異常尊崇楊貞,早朝時候,丞相說的話,孟烈比誰都先視為金科玉律,從來沒有不服氣的時候,也就因為他們倆和和氣氣,文臣武將也就再也沒有分列陣營,整個朝堂也格外安穩。第三個人,當然就是朝辭了,他們倆是從小一起長大,朝辭四歲入王家學舍的時候,孟烈就被選為伴讀書童了,伴讀書童在璟國王庭其實是地位非常崇高的,很多人擠破腦袋也沒法為自己孩子掙得一席之地,因為璟帝就這一個掌上明珠,所以為她伴讀就很可能為璟國下一代女君主伴讀,這樣近君側的美事誰不想沾一沾呢?孟烈對朝辭可以說從小就養成了守護的習慣,這種習慣根植在骨子里是沒法改變的,朝辭起晚入學遲到,挨板子的是他;朝辭背不下來史書,挨板子的是他;朝辭闖宮禁爬樹掏鳥蛋惹各種禍,最終挨板子的還是他!可以說剛剛記事,孟烈就把她當做理所應當的主子,這種感情逐漸長大,幾乎變成一種親情,后來還是朝辭在璟帝面前極力推薦他入軍,他才有機會建功立業,成就今天的王侯將相。
可是朝辭發現,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與奉摯僅僅短短的幾面之緣,就成為了孟烈尊敬的第四人,奉摯說什么,孟烈都打心眼里贊同的樣子,這簡直讓朝辭覺得奇怪極了,她怎么就沒發現,奉摯有這股魔力?
一盤棋還沒結束,忌奴飯就做好了,孟烈小心翼翼的將棋盤橫端著放在地上,席間還在冥思苦想,神游棋局,忌奴不停的給朝辭夾菜,卻聽奉摯沒頭沒腦的道:“咳嗽應該少吃芥芽?!?
朝辭一愣,這才想起昨夜略微受了寒,晨起發作便咳了兩聲,自己都沒在意的事情倒叫他上心了,忌奴也是一愣,隨后夾菜的手尷尬的在空中停了一會,這才收了回來,她干笑了一聲,道:“吳王……真是心細如發?!?
奉摯沒說話。
“忌奴陪著公主在吳國逗留日久,從來沒發現吳王對公主這般上心,還請吳王不要怪罪,忌奴非常好奇,為什么一別十幾日,吳王卻變化這么大?”她放下飯碗,緊緊盯著奉摯,似乎要從他的表情中找到什么破綻。
朝辭心中奇怪,見奉摯臉色陰沉,已經不高興了,連忙道:“忌奴,你幫我盛碗湯來。”
忌奴看了看奉摯,又看了看朝辭,不甘心的接過了碗,終究進了廚房。
朝辭道:“這丫頭從來就沒規沒矩的,你應該不至于和她生氣吧?”
奉摯一笑,看著朝辭望著自己的神色,盈盈水睫之中明顯帶著幾分關切,剛才的陰郁之氣突然一掃而空,玩笑道:“離了王宮我就做好心理準備了,就憑我之前對你做的那些事,你身邊的人對我能有什么好臉色?”
這時候一直在狀況之外的孟烈卻回了魂兒,插話說:“吳王,您千萬別理會那丫頭,她都是被公主縱壞的,沒大沒小,胡言亂語,回頭我替您教訓教訓她?!?
這幾個人說說笑笑,吃過了飯,在院子里聊天,突然間一陣陰風席卷而來,整個院子里論武功的話,這幾個人哪個不是個中高手,所以對殺氣十分敏銳,大家抬頭望向半空中,只見一排排黑箭向院子里猛扎過來,幾人迅速逃到廊下。
過了半響,箭方停了,卻依稀能聽見院子外面的慘叫聲。忌奴罵道:“定是那黑風寨又來攻擊了,看樣子是攻破了峽口?”
奉摯道:“不至于,如果攻破峽口,外面一定會有廝殺聲?!?
朝辭走到廊下,來回踱了幾步,果然,消停了一會后,就聽外邊有人喊道:“大當家……您怎么來了?”
緊接著,番濤便進來了,萬年不變的,身后跟著面色不善的花閻王和銹玉,還有一眾面色驚懼的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