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蒼天野茫,石人一眼
- 清秋琵琶曲
- 敗筆蘇半城
- 2315字
- 2019-01-17 11:49:11
一載春秋彈指間,白駒過隙,梭穿織河,時間從未等待過任何人,它給予你青蔥的勇敢和盎然時,就已種下胡茬和皺紋的種子,生根發芽的時候,你再也無法得到它的憐憫。
而憐憫,往往就是人這一輩子莫大的奢求,既然是奢求,總是無法得償所愿的,所以氣急敗壞的人們,常常會自己去掙扎,正如現在一樣。
馬背上打下來江山的大元朝,早已習慣了殺戮和掠奪,也習慣了把自己往日里苦苦掙扎的憤恨發泄到異族上,變本加厲地向漢人收取各種名目繁雜的賦稅,民族壓迫日益嚴重。
苛捐雜稅,賦役剝丁,早就把漢人們壓得難以喘息,民憤滔天。
是年,正是至正十一年,也是蒙城白蓮教大敗后的第二個年頭,黃河水災嚴重,瘟疫橫行,大元朝命工部尚書賈魯發汴梁、大名府等十三路十五萬余農民修治黃河,欲歸故道。
同時,派達魯花赤木華靖率領數萬大軍沿河鎮壓,河工稍有懈怠輕則被元兵們鞭笞打罵,重則身首異處,橫尸他鄉。
那一日,大名府黃河沿岸修堤處,修堤的五名河工從河泥里挖出了一個石人,這石人刻得栩栩如生,刻的是一尊菩薩,但卻只有一只眼睛,而且這顆唯一的眼睛還是緊緊閉合的。
菩薩閉眼,天道不通,大元朝逆天行事已惹了天怒!五名河工從淤泥里挖出這石人,大驚失色。
瞬時,這樣的傳言不脛而走,不僅在大名府千余名河工中傳開,而且如同暴雨狂風,不日間就流傳到黃河一帶所有修堤的河工中去,
“暴元無道,蒼天閉眼,大元朝的氣數盡了!”,“石人天譴,這是天神暗示暴元走到了盡頭!”……
一時間,議論紛紛,在河工和窮困百姓間掀起洪波。
消息傳到率軍監工的木華靖耳中,當即下了命令,要將大名府修堤的千名河工盡數屠戮。
木華靖親率兩萬元兵來到大名府修堤處,將千余名河工團團圍住,刀戈刃指,彎弓搭箭。
河工們當然不會束手就擒,領頭的姓周,叫周旺,江西袁州人,他本是白蓮教徒,與結拜兄弟彭和尚自那日蒙城血戰時,得以逃脫到大名府,本想靠手底下的幾分功夫,殺豬謀個營生,沒想到那日把彭和尚送去淮西后,返城時就被元兵抓來此處修堤。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面對虎視眈眈的元兵,周旺振臂一呼,當先舉起手中挑石用的扁擔,沖向元兵,河工們紛紛揭竿而起,緊隨周旺沖殺元兵,前赴后繼,飛蛾赴火奮不顧身。
奈何,元兵人多勢眾,只一柱香時間不到,周旺連同河工們,盡數慘死在元兵的彎刀、長槍和箭矢之下。
這一件事雖然暫時被木華靖鎮壓了下來,但是,它已點燃了那些受苦受難的河工們心頭的怒火,也加重了全天下窮苦百姓對暴元的恨意。
不出幾日,黃河長江兩淮之間,被逼迫修堤的農民河工們紛紛揭竿起義,一時,貧者從亂如流。
北方,原白蓮教黑旗壇主韓知遠之子韓山童,青旗壇主劉重道之子劉福通,兩人帶頭,率領白蓮教殘余教眾和萬余名河工于河北薊州起義,既是為了報蒙城喪父之仇,也是為了反抗暴元。
南方,泰州有因忍受不住暴元鹽監欺壓的張士誠合謀其第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連同李伯升等十八個人,帶領東南鹽丁起兵反元,正是“十八條扁擔起義”。
八月,安徽毫州的郭子興率眾和徐州的白蓮教殘黨芝麻李,同時起事。
而早在至正八年,東南沿海一帶,臺州鹽販方國珍就已首義揭竿,雄嘯海上,成了成了大名鼎鼎的洋嶼山“海精”!
一時,天下大亂,起義軍本多為白蓮教殘余教眾領頭,而白蓮教自蘇逐浪蒙城血戰開始之前,就自稱洪軍,頭系黃綢,如今,教眾猶記蒙城血仇,改黃綢為紅巾,取義血海深仇,天下人共報之,又諧音洪軍。
蟻穴百洞的腐敗大元朝已變得垂垂而危,一只眼的石人果然挑動了黃河,挑動了天下反元的洪濤猛獸。
這日,大元天子元惠臨朝,接過太監遞送上來的折子一看,臉色變作雷霆萬鈞,怒火中燒,一把就將奏折摔到右丞相脫脫的臉上,大罵道:“沒用的東西,一群食位素餐的廢物,一連半月,爾等給朕送來的盡是哪哪哪的賤民們又反了!脫脫,朕本來覺得《至正條格》頒行以后,天下百姓的疾苦得以緩解,還待好好獎勵你一番,現在看來,你這只是飲鳩止渴之法,誤國誤民!”
“哼,天下矛盾由來已久,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陛下何必給老臣安上一個欲加之罪!”
殿中眾臣皆匍匐在地,唯有丞相脫脫挺直著身板,直視天子元惠,眼中殺機盡露,狂妄至極。
原本怒火滔天的元惠,被盯得一哆嗦,心頭慎得慌,暗暗后悔自己方才怒火中燒沒了理智,失言了,卻已不敢再多言,只因脫脫不僅是右丞相,也是大元朝的大將軍,手中掌控大元朝百萬精兵,就連自己這個皇帝也是他脫脫一手捧上來的。
“丞相無需動怒,陛下稍安勿躁,區區幾個流寇賤民,一時得勢而已,草末魚蝦胸無闊海,翻不起什么大風大浪。”
白衣紋鶴的國師南山放鶴從偏殿走出,一邊彎腰施禮,一邊夸夸而論。
同時,眼睛盯著元惠的眼,眨了眨,元惠明白了他的意思,故作懊悔之態,又轉一副虛心求教的模樣,開口道:“依國師之見,如今民亂四起,當如何?”
南山放鶴看了一眼怒目橫眉的脫脫,笑道:“依臣之見,不如加封大將軍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帥天下兵馬,出兵討賊,丞相素來勇武韜謀,武功蓋世,必能一舉誅殺各路反賊,還陛下國泰民安。”
高,實在是高,脫脫本就掌握了天下兵馬,這一封只不過是多了個虛名而已,卻能借刀殺人,讓脫脫與反賊拼個你死我活,坐山觀虎斗,坐等漁翁之利,脫脫若是輸了,正好可以除去心頭大患,脫脫若是贏了,也得以國泰民安,元惠又可以繼續高枕無憂地做他的皇帝。
元惠瞬間明白過來,順水推舟,借驢下坡,笑道:“國師果然高見,脫脫上前聽封,朕封你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領天下兵馬,明日率軍討賊!”
南山放鶴這等心思,元惠皇帝能明白,脫脫當然也能明白,不過,所謂樹倒猢猻散,刀生兩刃,脫脫也知道,自己還真得維護住大元這棵樹不倒,不僅是為了大元朝,也是為了自己。
至于南山放鶴和元惠,哼,老子有的是時間和機會對付你們。
心中反復思索權衡,脫脫終于還是跪地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