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事情說道這里,已經差不多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
做為幕后的推手,廢了這么些氣力,暴露了筆墨店的吳掌柜和其他六七個幫手,自然是有其目的的。既然舍得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幕后之人想要達到的目的也一定很令人吃驚。李鴻業就是用“所圖甚大”來形容的。事件的后續發展,也證實了這一點。幕后之人欲要挑動涼州兩大家族的對立。當然,事情也并沒有往幕后推手所想要的方向發展,這就是后話了!不過,至少成功了一半。不論李家這次如何處理,張李兩家之間已經多了一分不信任,任誰都抹不去了。
“世之出了閱漢堂,就不知道去了哪里。之后,張道三兄弟從閱漢堂中出來回張府,卻在路途之中遇刺,世之也出現在了這里……”
“仔細說來,當時情形到底如何!”
李建業稍微停頓一會,整理了一下思路,這才開口說道:“張道幾人走在街道之上,突然有兩人,嗯,應該是兩具尸體,從三人前方的房頂之上滾落,這兩具尸體皆是一箭穿喉。嗯,其中就有世之,另外一人的尸體現在郡府停放。兩人雖都是一箭穿喉,而且所中均是涼州軍獨有三棱箭,但是據仵作驗尸發現,兩人中箭卻并非同一時間。”
“并非同一時間?”
“是,世之中箭在前,另外一人在后,可以肯定的是,那名刺客是被張家隱身護衛所殺。至于世之……卻還并不清楚。”
“嗯,繼續。”
“突然滾落的兩具尸體,引起不小的混亂。張道三人趁機迅速躲進一旁的店鋪。緊接著張道身邊的丫鬟陳瑜,卻也跟著進去了。這個陳瑜好像突然出現似的!”
“陳瑜?看來她就是張道的隱身護衛了,今后留意一些!”
“嗯,許是陳瑜告訴張道已經殺了刺客,無須擔心,幾人就從店鋪中走出。從這里看來,這個陳瑜此次難免有思慮不周的罪過,張家必定降罪,倒是可以多用些心。嗯,陳瑜不知人家還有后手,幾人甫一出店門,就有一箭射來,正中張道心口,不知死活!”說到張道不知死活時,李建業頗有些幸災樂禍。你張家再厲害,子孫不也是肉體凡胎,中箭照樣會一命嗚呼!
李鴻業似乎看出他的小情緒,卻出言打擊道:“咱們最好都盼望著張道保住性命吧,不然李家很難跨過這道坎去!”
李鴻業說這一句,卻令諸人一頭霧水。他們本就擔心張家的報復,李鴻業何以單單提了張道的生死。不論是誰重傷,張家怕是都不會輕輕放下的!不過李鴻業接著說的話,卻令他們意識到,事情或許更糟!
“張道可不止是一個十幾歲的孩童而已。張家那位老太爺,可是一直把他當成張家將來僅次于張進的人物培養的!而且對于這個孫子,張無波三年前就已經著重用心了!張無波的眼光,天下之人,誰敢小覷!當年一個不知父親為誰的霍去病,只有張無波與他交好,感情深厚。當時看不懂張無波所謂的人,也都想不到霍去病會成為今日連三公都敬懼幾分的冠軍侯!冠軍侯啊,其是普通列侯能比得了的!把持并州一地二十余年,雖不如張家之于涼州,可也是一言九鼎的主!似張無波這種大事都處理不完的人,從九歲就開始培養張道這么一個孩童,豈是無因!其實,今年張道也才十二歲而已,看著他的對聯和詩,咱們都忽略了他的年齡!若是張道今次丟了性命,咱們李家,怕只有遷徙一途了!”
“大兄……”李建業本想說兩句事情不至于此的話,可是話到嘴邊,又說不出來了。張無波,壓在涼州各家族頭上多少年了,誰敢去招惹半下。聽李鴻業這么一說,李家這次不僅是招惹了,而且是剜了張無波心頭的一塊肉啊!李家這次無論如何,是要傷筋動骨了!難得大兄還能淡定的去讀《春秋》。
“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了,咱們李家走到這一步,也不是一帆風順。風風雨雨總是少不了,經歷之后,李家子孫不還是挺了過來,繼續前行!”
“那是,李家子孫,合當如此!”
“李家到得今日,也不是任人去捏的軟柿子!”
“就是就是……”
“嗯,不過,從風雨之中,咱們也應該汲取些有用的東西!今后咱們主事之人,以及有所作為有所建樹的后輩之人,身旁也得有些護衛,免的世之的悲劇重演。承之,這個你和平之商量一下,他手里有人!今后你們這一輩人,應該多替我們分擔些了!”
看來李鴻業是決心要培養一番李承之了!說是他們這一輩人替他們分擔,最后具體的事情不還是得落實到一小撮人身上。這一小撮人,就是李平之主政李家的基礎班底!
不待李承之應話,李鴻業接著問道:“承之,對于這次的變故,你有何看法!”
李承之繼續著歷來的淡然,躬身一禮,緩緩答道:“大伯,小侄以為,不論世之是如何死的,為何人所殺……他都應該是被張道的隱身護衛殺的!”
聽到他這么說,李鴻業贊賞地點了點頭。大堂之中其他人,卻先是愕然,接著就是贊同和贊嘆了。他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張家身上,因為張家的張道遇刺了,而且他李家的人還在現場,所以李家的嫌疑是免不了的。
他們一直盯著張家受了委屈,李家被攪了進去,不論李家是本就參與也好,被人算計也好,反正是理虧了。可是經過李承之這么一說,他們才發現,其實李家也是苦主,也受了委屈!不論怎么說來,李世之都罪不至死。只要讓人們都覺得李世之是被張家之人殺的,那李家就有了一絲的主動。
李世之想著刺殺你張家子孫,這固然不對,可你也不能一箭就射死了他吧。好吧,當時情形混亂,失手將李世之當成刺客射殺了也就罷了。可你不能在因為這個去追究李家責任了吧,人都已經死了,李家已經夠委屈了!張家也不能太霸道了。
說道這里,就牽扯到了民間風評的問題。張家立世,靠的是“美豐儀,門風清正”的金字招牌,籠絡涼州士子民眾之心,加上涼州這塊根據地,才有張家今日的聲勢。所以,對于風評,張家是不得不看中,而李家就因此有了斡旋的余地。
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