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致命的弱點
《孫子兵法·九變篇》這一篇很重要,最后說“故將有五?!保粋€將領要注意其人格特質中致命的弱點,即五種危險要注意。這是提醒對一個將領的人情、人格、性格要有所掌握,領軍作戰的人要注意自己性格的缺陷,行事風格要及時調整,不要僵硬死板,否則必敗無疑。不懂得隨機調整、靈活應變,一旦容易被敵人掌握動靜,那就是:“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边@句話講得特別好,有一些將領不怕犧牲,豪氣干云,做了犧牲的準備,領袖派他到哪里,他就死在哪里,類似像這樣的情形,對手就會成全你。一旦出現任何一種有生、死選項的時候,都選擇犧牲,那敵方就可以制造陷阱情境讓你非死不可。知道你想死、必死,不做其他的選擇,那就讓你沒得選擇,這就是“必死可殺也”。想法如直線,不轉彎,這樣的執著就好斗,畫地為牢,把自己限制住了。任何情況下都選擇馬革裹尸、效命疆場的人,就會給敵人造成讓你非死不可的情境。
“必生可虜也”,可以把你俘虜,讓你活下去。有一種將領貪生怕死,任何情況下能投降就投降,絕對不愿意犧牲;不愿意犧牲的,就制造可以投降的機會,讓你沒有斗志撐下去,減少繼續消耗,這就是充分掌握了一個貪生怕死的將領,一定想辦法要這種將領活下去,給這種指揮官造成必生的處境,結果就絕對能夠把他俘虜。知道對方不會選擇死,就施加壓力讓其不繼續抗爭下去。
還有,“忿速可侮”,一個人動不動就暴跳如雷,很快就會被人家激怒。對于這種好斗的人,就可以激怒并侮辱他,讓其遭受很大的羞辱。這就是通過刺激,知道對方絕對有反應,那就故意制造刺激,最后達到侮辱的效果。可見,“忿速”也是為將者致命的性格弱點。
“廉潔可辱”,標榜清廉,一介不取的,同樣可以侮辱。清廉的人,最在意別人認為他清廉不清廉。利用這一潔癖,不管是真的清廉,還是假的清廉,就制造一個事件來讓這個廉潔的人陷入貪污糾紛,對他造成極大的干擾效果。因為標榜廉潔就是其罩門,“廉潔可辱”,不管最后是不是平反,反正為了洗清嫌疑就很耗時間精力??梢?,任何情況下都想標榜自己的廉潔,自己不粘鍋,而這恰恰就是弱點,經不起別人的折騰,是真是假都不重要,至少可以造成嚴重的干擾。
“愛民可煩”,有時候愛民,就是包袱。像《三國演義》中,劉備逃亡的時候,一大堆包袱,那些兵將還得去掩護一步一步走的老百姓,這怎么能打仗呢?敵人就利用這一點制造難民問題。如果你愛民,我就給你很多難民,讓你不忍心放棄,如此部隊行動速度緩慢,作戰部署完全被打亂。制造那么多的難民,給對方留下包袱,而對方因為人道,不能見死不救,要筑難民營;所以一旦標榜愛民,敵人一想這好對付,就制造很多真老百姓、假老百姓,達到干擾其軍事行動、戰略決定的目的。
照講“必死”、“必生”、“忿速”這三點還情有可原,而后面的“廉潔”、“愛民”看起來都是美德,但是這種極端的標榜的美德,到最后會變成致命傷,所以一個人即使真的廉潔、愛民,也千萬不要講出來。真廉潔更不要標榜,越標榜,就越被其綁住手腳,一旦要介入這種人生戰場的斗智斗勇,所有的弱點千萬要掩藏,不要讓敵人完全摸透你的本性,否則“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如果廉潔對付貪婪之人或者看老百姓像草蟻,根本就沒有可能對其造成任何侮辱、煩惱。所以針對性格上的弱點,這也是人情的利用。可見,面對“將有五?!?,領兵作戰者一定好好修習,要做到“難知如陰,動如雷震”,讓敵人無法預測,無法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