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讀者,要我談談《四庫全書》,恰好,我談了文瀾閣往事,就來補上一節吧!
從孤山拐過了角,向西走三兩丈路,便到了文瀾閣了。湖上總有幾千株梅樹,孤山以梅花與林和靖為世人所稱誦。而虬蟠蒼老,一枝獨秀的,卻推文瀾閣的綠梅。文瀾閣前后凡五進,這枝綠梅就在最后的一進;小院深幽,佳人獨處,非真賞者不會去領會的。
文瀾閣,原是清乾隆年間,諭令建造,用以庋藏《四庫全書》之所。《四庫全書》,可說...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些讀者,要我談談《四庫全書》,恰好,我談了文瀾閣往事,就來補上一節吧!
從孤山拐過了角,向西走三兩丈路,便到了文瀾閣了。湖上總有幾千株梅樹,孤山以梅花與林和靖為世人所稱誦。而虬蟠蒼老,一枝獨秀的,卻推文瀾閣的綠梅。文瀾閣前后凡五進,這枝綠梅就在最后的一進;小院深幽,佳人獨處,非真賞者不會去領會的。
文瀾閣,原是清乾隆年間,諭令建造,用以庋藏《四庫全書》之所。《四庫全書》,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