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從私塾接受了《大學》《中庸》的童蒙教育,立即轉到育才小學堂去讀新的小學課本,這是先父著手維新運動中“辦新學”的實踐。“新學”是什么呢?后來,我到了杭州,翻看當年的《新民叢報》,才約略有所知聞。先父卻不曾看過《新民叢報》和《民報》,第一份闖到我們鄉間來的是《申報》。小學依舊講孔孟之道,有一課目,叫“修身”,后來改作“公民”,有一段時期,改作“黨義”。最引起鄉人注意的是“體操”。其次則是“音樂、手...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我剛從私塾接受了《大學》《中庸》的童蒙教育,立即轉到育才小學堂去讀新的小學課本,這是先父著手維新運動中“辦新學”的實踐。“新學”是什么呢?后來,我到了杭州,翻看當年的《新民叢報》,才約略有所知聞。先父卻不曾看過《新民叢報》和《民報》,第一份闖到我們鄉間來的是《申報》。小學依舊講孔孟之道,有一課目,叫“修身”,后來改作“公民”,有一段時期,改作“黨義”。最引起鄉人注意的是“體操”。其次則是“音樂、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