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輪回
- 妖怪大城市
- 小錘兒一揚
- 3142字
- 2018-12-11 10:00:00
幾個人都在群里靜靜等著沈語凝組織語言,所謂“超出想象的故事”對大家都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隨著紅色長發小女巫的頭像一閃,故事開始了。
沈語凝:“首先,城門上的這幅巨大的圖案,講的是一個從生到死,然后循環復生的故事,而故事里的主角,就是神話傳說里的燭龍。
沈語凝:“相傳在西北海外大荒之中,在赤水的北岸,屹立著一座高山,名為章尾山。山上住著一個神明,他的相貌很奇特,像人一樣的巨大頭顱上有兩只眼睛,閉起來,就像兩條筆直的長縫。當他閉上眼睛的時候,世界馬上天昏地暗,成了黑夜,睜開眼睛的時候,就像兩只連在一起的燈籠,立刻光照大地熠熠生輝,變成白天。傳說中燭龍是人面蛇身的神,身軀長達一千里,頭在鐘山上,尾巴伸到無晵國的東部。他周身皮膚通紅,走起路來,像一條躍動著的火龍,仿若一條奔騰、滾動的河流。燭龍不吃東西,不睡覺,一般也不呼吸,但一呼吸就會招來大風大雨。因為他的神力能照亮黃泉之下的陰暗,所以也稱燭陰。”
江曉俞看到“黃泉之下的陰暗”這幾個字,突然就聯想到了身后這條發散著幽幽藍光的地下河,同樣的身長千里,同樣照亮著地下深處最極致的黑暗,難道只是巧合么?
沈語凝:“但在這幅圖案里,燭龍的形象卻不是一般傳說中的人面蛇身,這里的燭龍,頭部更像是一個漩渦,黑暗的能夠吞噬一切的漩渦。關鍵在于,這里說到了燭龍的誕生。”
阿康:“哇塞,太牛x了!”
江曉俞:“樓上的,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你詞匯量的匱乏。”
阿康:“……”
沈語凝:“在圖案的最下方,還有另一個龍首蛇身的形象,是盤古。”
江曉俞:“等會,動畫片里的盤古不是一個大巨人的形象么,怎么也是蛇身了?”
阿康:“樓上的,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你知識量的匱乏。”
江曉俞“……”
沈語凝:“在傳說里,盤古、伏羲、女媧、共工、軒轅,至少這幾位都是蛇身的。”
江曉俞:“好吧,請繼續。”
江曉俞覺得華夏人民炎黃子孫對于蛇真是格外的有感情,怪不得現在網紅都是蛇精臉,原來這是融化進血液里的原始崇拜。
沈語凝:“我們眼前的這個故事,就是從盤古開始的。大門下邊的這一塊圖案,就講述了盤古開辟天地之后,悔恨自己誤傷恩人混沌,于是自散于天地間化為了世間萬物。斗轉星移、歲月流逝,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年,散布于天地之間的,一部分盤古和混沌的精神發生了融合,于是燭龍就誕生了。”
沈語凝:這么來看的話,燭龍可以算是盤古和混沌的孩子,結合了開天地創世神和世界本源的特點,好處是燭龍能很輕易地對這個世界產生影響,可是壞處嘛……就是他對這個世界產生的影響會被視為這個世界自然發生的變化。”
江曉俞:“太厲害了,果然都是要拼爹的……”
阿康:“……”
李凌云:“……”
沈語凝:“大門左邊這一塊,是故事的第二部分,說燭龍是沉迷睡覺討厭麻煩的大神,所以他完全不在意自己已經被世人遺忘,而安靜的生活在地下的青銅城市里,完成自己的職責并且享受著被人遺忘。”
阿康:“地下的青銅城市,就是現在這里?”
沈語凝:“從圖案上看,應該是的。”
江曉俞:“我覺得燭龍是你們IT男的老祖宗,以后10月24程序員節的時候你們應該集體祭拜一下。”
李凌云:“為什么?”
江曉俞:“安靜的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完成職責,享受被人遺忘,不就是你么。”
李凌云:“……”
阿康:“那燭龍的職責到底是什么?”
沈語凝:“在大門的最上邊,按照圖案的意思,燭龍的職責就是長大,從一片虛無的精魂成長為具有血肉的實體。然后去到世界的極北,也就是西北海外大荒的章尾山上,這就是燭龍的使命。”
江曉俞:“就這樣?按你這么說,感覺就是孩子長大了要去值班室工作……”
沈語凝:“這里沒有明確表示,但我猜應該有個不太好的結局。因為最上面這群圖案里,最后一幅圖是燭龍仰望著天空之上的一個更大的漩渦,仿佛等待著被吞噬一樣。”
江曉俞:“一個小漩渦望著一個大漩渦?”
阿康:“感覺像是自我獻祭。”
沈語凝:“可能吧,而且到了大門右邊的這群圖案里,在故事的結尾,燭龍會再次消散,變成彌漫在世界中的精神力。然后經過不知道多少年的融合,這些精神力,或者說精魂,會再次成為幼年的燭龍,再回到地下的青銅城市里等待長大,等待再次完成使命。大門上的故事,順時針的每一圈便是一次這樣的輪回。”
聽到故事的結尾,群里的幾個人都有些沉默了,這種宿命的往復,帶著神話傳說特有的“寓言”感,讓人覺得空曠而又偉大。說不上應該去同情他,還是同情連一次循環都沒有的自己。
能夠預知的無限,和充滿未知的一次,到底哪邊更好?
沈語凝:“還有一點額外的信息,修建這座青銅城市的人,認為他們自己是由燭龍散落的精魂構成的,也就是說,他們覺得自己是燭龍的后代,你現在身處所在的一切,都是他們基于對燭龍的崇拜而建造的。”
江曉俞:“那我能不能這么理解,其實也有可能,燭龍只是他們心中的一個圖騰,是這些崇拜者幻想出來的?”
沈語凝:“有可能。”
江曉俞:“如果這一切都是幻想,那可就太沒意思了,所以我還是去里面再看看吧,反正城門開了,那個哈恩當時肯定也是這么想的。”
沈語凝:“注意安全!”
阿康:“小心啊,好期待~”
李凌云:“加油!”
江曉俞放下手機,看著眼前的青銅巨門,心里難免有些排山倒海一般的感慨。
剛才的故事云山霧罩的,江曉俞不確定自己完全理解了,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已經站在這了,一會兒穿過門縫走進去,誰知道會看見什么不得了的東西。
考慮到二寶的年齡,江曉俞把活了又死、死了又活這種沉重傷感的橋段都省略了,只給他講了一個上古大神的小故事。二寶聽了很興奮,馬上就想進去看看,還說自己的老師也講過類似的故事,說不定老師的祖先就曾經是這座城市的建造者。
定了定神,江曉俞舉著汽燈就穿過了兩扇巨門之間的縫隙,走過去的時候他抬頭看了看,只覺得這大門具有難以想象的重量,當然也難以想象是誰用什么辦法打開了這道門縫。
二寶緊跟著江曉俞,后面是擁有了坐騎的江毛毛,大黃狗在城門下邊聞了聞,一抬腿就把這地盤占了。
城門里面理所當然的是一座城市,而且表里如一的,是一座用青銅鑄造的城市,只是所有房屋都大了一號。滿眼的古銅色,在汽燈的照耀下折射出深沉的光,角落里帶著斑駁的綠色銅銹,還有不少像是燒過的焦黑痕跡。
兩個人正對著的是一條筆直的街道,兩側是整整齊齊的,千篇一律的房子,不過江曉俞轉念一想,在這樣一座完全依靠神明崇拜建造的城市里,似乎也確實不需要個性化裝飾和商業氛圍之類的東西。
目前歷史記載中的青銅器,從堯舜禹的傳說時代開始,直到秦漢時代終結,但從來沒有、甚至難以想象有這種規模的青銅制品。商朝是青銅器的鼎盛時期,但只是一只大鼎,便能成為權利與財富的象征。
想到這,江曉俞再次環視了周圍,看著這座完整的青銅城市,雖然整體規模無法和當今的城市相比,甚至比不上天通苑一個小區。但這樣規模的青銅器,也絕對超出了人力能夠實現的范圍。此時在江曉俞的心里,不管前邊能看到什么,或者看不到什么,他都已經徹底接受了——神話傳說就是被掩蓋的歷史,那一切真的必須發生過。
沿著街道一直走,并不太遠,就來到了一片較為寬闊的廣場。廣場的上下左右各有一條大路通向遠方,看起來便是這座城市的中心了。
在廣場的正中間,有一座孤獨的建筑,難以言喻的形狀,既不像西方古建筑有著巨大的立柱,也不像傳統中式風格的飛檐斗拱,而是四四方方的一個銅盒子,高高的立在那,就像一座神廟,散發出濃重的肅穆感。
江曉俞走近了,發現神廟外面的地上似乎有個東西,這時候他腦子里突然像是閃電劃過,產生了一個讓人不寒而栗的想法:
整座城市里,沒有看到任何生活過的痕跡,沒有垃圾雜物,沒有一切和人有關的東西,還有房子外面那些像是燒過的焦黑痕跡,他忍不住聯想,這就像是一場大火焚燒過后,又一陣風抹去所有的痕跡,這里的所有人,也會追隨著燭龍每一次的誕生和離去……
他趕緊快走幾步,這才看清楚了,神廟門口的地上是一只黑色的皮靴,再舉起汽燈往神廟里看,又是一個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