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143.余韻(1)
- 農業狂潮
- 南宮大煙槍
- 2092字
- 2019-04-02 21:33:20
143.余韻(1)
隨著田星漢一聲大吼。
酒宴上熱鬧的氣氛立馬暫停了,眾人的動作全部進入定格,看著他到底怎么回事兒。
“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非常低級的錯誤。”
???
“咱們簽的合同,都是年供貨量。可這些供貨量其實咱們一季就能生產出來。這一季他們只能要的了一半的量。”
“產量太大,我下意識的就當成了年產量。”
田星漢解釋的聲音越來越低,癱在椅子上默默的灌下去一大杯酒,結果喝的太急嗆得眼淚都流出來了。
可能是嗆的,也可能是因為別的。
在場的其他六位供貨商聽了這話,酒杯也放下了,筷子也撂這了,急匆匆翻自己帶來的合同,看看上面到底是怎么寫的。
沒過多久,臉上的汗也下來了。
在場的就章南北還平靜,夾了口菜,又喝了口酒。
看著失魂落魄的眾人,他搖了搖頭,輕松的說道:“我還以為是什么事兒啊,不就多了一倍半的產量嗎?去年全國市場有兩千萬噸呢,你們這才多了17萬噸而已,放在市場上還不分分鐘就消化掉了。”
田星漢強打起精神,搖搖頭跟章南北解釋道:“這市場雖大,我們占的份額卻少啊。各地的市場早就被瓜分完了。這要是就多個千八百噸,隨便賣一賣也就消化掉了,可這第一季就多出來差不多八萬噸,這么大的量投進市場里,肯定得搶別人的份額,這一斗起來可就沒完沒了了。要給我一兩年的時間安排,一年二十萬噸的市場我也搶了就搶了,可現在離上市也就四五個月了,根本來不及安排呀。這八萬噸要都壓在手里,資金鏈可就徹底斷了。”
章南北拿手指敲敲桌子,琢磨了一下說道:“田老板,各位。你們自己手里的那些土地就少賺點可不可以?比如不賺一萬了,改賺八千。這部分呢,我也少賺一千。咱們拿出點利潤來搞點事吧,順便消化一下多出來的產量。”
“章老板,讓出點利潤沒問題啊,別說兩成了,一半都沒問題。可這些產量怎么消化呢?“
“咱們可以為國爭光?或者說,優勢產業輸出。他們華為玩的那個,我也想試試。”
。。。。。。。。。。。。
貴省,某國家級貧困縣,山區,半梯田,破土屋。
天色已經擦黑,破土屋僅有的兩個小窗洞里再也透不進什么光亮。
屋子里只點了一只昏暗的小燈泡,燈泡底下,一個滿臉滄桑的老農手里拿著一張紙,正吃力的看著。
漏著風的大門被小心推開,一個滿身泥土的少年走進了屋里,輕手關上大門,生怕力氣用大了會把門撞壞.
少年進來之后直奔屋里的墻根,從放在地上的暖瓶里到了一大杯溫水,咚咚咚灌下去。
扭頭一瞅老農手里拿著的紙,匆匆跑過去。
一陣小風順著門縫吹進來,吹動了房梁上掛著的燈泡,燈下的兩人一坐一站,晃動的燈泡把他倆的影子一下拉長一下壓短。
“爹,你怎么還看這個,不是跟你說了不念了嘛,我就在家跟著你種地,靠力氣吃飯咱不丟人!”
“娃啊,我知道你想去畫畫,爹沒本事,供不起你。你娘死的早,我這老胳膊老腿的也干不動,這些年家里全靠你養活我這個老廢物。”
“爹你別這么說,你是我爹,我不養你,誰養你?”
“娃呀,你還是去念書吧,你老師都說你有天賦,就是過畫畫的料子。再說這都已經考上了,不能不念呀。”
“說了不念,就是不念了。”小伙子生氣了,一把扯過錄取通知書,小心疊好收起來。
老濃扯著小伙子坐下,然后說道:“娃,你別急,你聽我說,咱家有錢供你去學畫畫了。”
“咱家能有什么錢?你又出去借錢了?娘之前治病借的錢還沒還上,你怎么能又借,咱拿什么還!”小伙子蹭的一下站起來,說話聲音越來越高,也越來越氣。
老農那張木訥的臉上還是沒有什么變化,反而又扯小伙子的衣袖讓他坐下,慢慢跟她解釋。
“娃,你別急,先坐下,我沒借錢。”
“上午你老羅叔,就是鎮上幫扶中心那個,把我們幾個特困戶都找去了。說有上面出了一種新辣椒,能先緊著咱們種。”
“這辣椒說是產量特別大,一畝地能產一萬多斤呢,種一季一畝地就能掙一萬多,而且省力氣,一個勞力能種六七畝呢。”
“就是苗子貴,一畝地光苗子就要五千多塊。不過這錢可以先賒著,收購的人說能先給咱用,等種出來再從他們收購的款子里扣,給點利息就成,一顆苗三分錢,一畝地就是一百五。”
“他們說還會派小耕機過來,幫咱家犁地,村里也會組織人在下種時候幫著點。咱家這五畝地,我一個人就能種。”
“你老羅叔給咱家算了個賬。等四個多月以后賣了辣椒,扣掉苗子錢和利息,咱家能賺六萬多呢。這辣椒一年能種兩季半,順當的話,咱家一年就能賺十五萬,人家直接跟咱簽協議,簽五年的。說是種的好啊,五年以后還能再續。”
“用不了一年啊,咱家的債就都能還上,你就安心念書去吧,家里有我就行了。”
老農很少說這么多的話,看的出來,這番話今天在他心里不知道想過多少回了,才能說的這么順暢。
“那我也不念,沒學費。”小伙子還在嘴硬,可是已經能明顯感覺到他在期待著奇跡。
“學費也有,今天上午的時候,你老羅叔就跟村長一塊,給你們學校打電話了,把咱家的情況跟學校都說了。學校那邊也同意了,說讓你先去念,等種一季辣椒以后,再把學費補上就行。路費和生活費村里先墊上,也是等辣椒賣了再還。”
“娃,你去學畫畫吧,家里有我呢,咱家就快過上好日子了。”
說著說著,眼前出現了獨子背著畫板進校園的景象;出現了自家的破土屋換成了磚瓦房;出現了家里也擺上了大電視、裝上了電風扇,還有新做的飯桌上也能盛上一大碗紅燒******溝壑壑的老臉上,露出了笑臉,眼睛里閃著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