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凝血為香
- 師門至上
- 理怠
- 2154字
- 2018-11-11 17:25:22
經路人指點,二人很快來到了武安廟。
武安廟很大,占了大半條街,門前栽有參天古木,一左一右麒麟守門,烏木青瓦,雕梁畫棟,門口有赑屃負碑,殿臺檐角有龍鳳騰云。還未走近門前,便能聞見濃厚的香火氣息,可見武安廟香火之鼎盛。
廟后不遠處便是那個名為“永生塔”的十九重八寶塔,塔身瑞氣繚繞,靈氣濃郁,將整個武安廟都罩在其中。
“果真是人杰地靈,風水福地啊!”
拾靈看的只想在廟里打個地鋪,就地修行。
如此福地,要么有妖邪橫生,要么靈物匿藏,怎么想,都不簡單。
兩人進入二門,入眼處便是一個巨大的戲臺,戲臺高約兩丈,用紅木搭建而成,此刻上面正人來人往,搬搬抬抬,好不熱鬧。
這武王廟華誕,堪比過年,隆重非常。拾靈對戲臺不甚感興趣,抬腳便進了大殿。
入眼處是一個高約三丈的巨大金身神像。神像手持金槍,身穿戰甲,五官剛毅。
“好俊的少年將軍!”
拾靈贊嘆,然而再一細看,又咦了一聲,只見那神像眼帶雙瞳,眉分八彩。
“重瞳八彩,帝王之像!這兒的百姓膽子倒挺大,果真是只知武安,不知帝王。”
陸長君淡聲道:“所以是淫祀。這人間帝王遠在金陵,所謂天高皇帝遠,或許還不得知。”
拾靈點點頭,深以為然。
大殿中前后左右四面墻,皆是將軍生前事跡的彩繪,點將,入城,破敵,凱旋,畫風恢宏,色彩艷麗。
看得出來,這建造武安廟的人,對武安將軍的生平了解良多,不僅在彩繪上描繪細致栩栩如生,連武安將軍的生平也記載詳細;甚至連武安將軍身邊的親衛隊也一個不落,一一刻畫在其身邊,從面容到鎧甲,從武器到護腕,甚至連手上纏著的繃帶都沒有落下。
細細查看一番,莫名覺得親衛隊中有個面孔有些熟悉,拾靈心想,莫不是當年下山歷練時遇見過?
繞過大殿,往后還有點將臺,飲馬池,演武場等,占地之廣闊,格局之嚴謹,氣勢之恢宏,連拾靈這玄門弟子見了,都不禁連連感嘆。
一圈轉下來,并無異常。倒是對這個少年將軍了解了不少。
陸長君看她:“可有發現?”
拾靈搖頭:“人氣濃郁,香火旺盛,并無不妥。”
陸長君沉凝:“既如此,那便三日后再來。”
拾靈點頭,這才想起已經一整日未進食,不免覺得饑渴難耐:“那咱們去吃飯。”
說完當先往門外走,一個年青的布衣廟祝從側門走來,雙手捧一把紅香,晃晃悠悠往大殿走。
拾靈眉頭一動,將已跨出門檻的一只腳收了回來,轉身尾隨著廟祝,進入大殿。
此時已過正午,然前來祭祀祈愿的人還是有許多,男女老少,錦緞布衣,他們提著裝滿供品的籃子,燒香跪拜,無比虔誠。
廟祝仿佛和眾人很熟,晃晃悠悠來到大殿神象下,一邊點燃手中的紅香,一邊還和眾人打招呼問候。
“喲,王大姐,前兩日我剛見你來祈愿,怎的今日又來了?”
年青的廟祝眉清目秀,雙眼圓溜溜黑漆漆,嘴角自然往上翹,平添三分笑意,讓人見之心喜。
“愿祈的多了,不怕武安將軍怪你貪心。”
一中年婦女呵呵笑道:“我兒病好了,今日是來還愿的,幸好有武安大帝保佑。”
說著,那女子又在地上拜了幾拜,一臉激動。
孩子生個病好了,武安將軍便成了武安大帝了。
另一穿著家仆服裝的年青男子向廟祝問道:“阿離,這是今日份的神香?離渺道人可是回來了?”
那叫阿離的廟祝已點燃了手中的香,正慢騰騰的一支一支插.入香爐中。
紅香燃的特別緩慢,絲絲縷縷的黑煙慢慢冒出來,融入在其他濃厚的香火氣中,也看不出他是什么表情,很有些哭笑相交的形容。
他搖搖頭道:“啊,離渺道長,他,尚未回來,得等到祭祀大典吧,畢竟,他從不遲到。”
眾人一致贊同的點頭,確實如此。
離渺道人行蹤不定,修行高深,許多人以為他會歸隱山林,或成為國師,又或得道飛升。
可是這一年年過去,曾經的小伙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者,依然能在每年一次的武安候華誕上,見到離渺道人。
他真的從不遲到,也從未缺席。
拾靈和陸長君對望一眼,從大殿處出來。
陸長君沉凝道:“手上無符印,身上也無煞氣。”
拾靈點點頭,又搖搖頭:“雖無煞氣,然則,也無人氣。”
陸長君凝眉:“無人氣?那是什么氣?”
拾靈想了想,臉色有些古怪,道:“香火氣,他的身上,只有香火氣息。”
陸長君一愣,看了看拾靈,有些茫然。
香火氣?沒開玩笑吧?總不能說,他是香火憑空熏出來的吧?他也不可能是煙灰筑就的吧?
沉默半晌,拾靈又開口道:“他點燃的,是血香。”
陸長君:“凝血為香,將之點燃,可融入凡人之軀。難道,這城中人體內的煞氣,便是這樣注入的?”
拾靈搖頭:“不一定。”
若真是如此,那未免太雞肋了。
凝血為香極其耗費靈力,若是一個人的話,即使修為再高,一天造香十來支就已經是極限,還會損壞筋脈。
單單靠這個法子清除體內的煞氣,效率低不說,還清不干凈。
如周銘那樣的,這輩子怕是清凈無望。
所以,這個人一定還有后招。
那廟祝身上既無人氣,又無煞氣,身上的氣息很干凈。
若非修為高深,便是有高人相護,替他隱了本體氣息,若非拾靈熟悉‘辨氣’,只怕也會被糊弄過去。
兩人同時想到了那個被傳的高深莫測的離渺道人。
這個廟祝定然與這離渺有聯系。
然而兩人卻并不打算將之抓來拷問,問不問的出來還兩說,若是打草驚蛇卻是得不償失。
出來武安廟,陸長君看看天色,已是近申時,于是問拾靈:“如何?”
“先填飽肚子再說吧。”
拾靈早已餓的前胸貼后背,也不挑,快步走進一家客棧。
陸長君曾在五仄門修行過三年,與拾靈幾個師兄弟算是熟人,當年也在五仄門的食堂一道用過兩年飯的。
拾靈怕露陷,半點不敢點愛吃的菜,違著心點了兩個平日里頗有些嫌棄的菜,以撇清自己和五仄十三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