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5 IP地址及網絡常識

互聯網協議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IP),IP地址是IP協議提供的一種統一的地址格式,它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絡和每一臺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IP地址給Internet上的每個通信設備分配一個編號,每臺聯網的PC上都需要有IP地址,這樣才能正常通信。

IP地址是一個32位的二進制數,通常被分割為4個8位二進制數(即4個字節)。IP地址通常用點分十進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間的十進制整數。

常見的IP地址分為IPv4與IPv6兩大類。IP地址編址方案將IP地址空間劃分為A、B、C、D、E五類,其中A、B、C是基本類,D、E類作為多播和保留使用。

IPv4有4段數字,每一段最大不超過255。由于互聯網的蓬勃發展,IP位址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使得IP位址的發放愈趨嚴格,各項資料顯示,全球IPv4位址在2011年已經全部分發完畢。

地址空間的不足必將妨礙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擴大地址空間,擬通過IPv6重新定義地址空間。IPv6采用128位地址長度。在IPv6的設計過程中除了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地址短缺問題以外,IPv6的誕生可以給全球每一粒沙子配置一個IP地址,還考慮了在IPv4中解決不好的其他問題,如圖3-8所示。

圖3-8 IPv4與IPv6地址

3.5.1 IP地址分類

IPv4地址編址方案有A、B、C、D、E五類,其中A、B、C是基本類,D、E類作為多播和保留使用,各分類詳解如下。

1.A類IP地址

一個A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第一段號碼為網絡號碼,剩下的三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制表示IP地址的話,A類IP地址就由1字節的網絡地址和3字節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0。A類IP地址中網絡的標識長度為8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24位,A類網絡地址數量較少,有126個網絡,每個網絡可以容納主機數可達到1600萬臺。

A類IP地址范圍為1.0.0.0~127.255.255.255(二進制表示為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最后一個為廣播地址。A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0.0.0,每個網絡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3-2=16777214臺。

2.B類IP地址

一個B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兩段號碼為網絡號碼。如果用二進制表示IP地址的話,B類IP地址就由2字節的網絡地址和2字節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0。

B類IP地址中網絡的標識長度為16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16位,B類網絡地址適用于中等規模的網絡,有16384個網絡,每個網絡所能容納的計算機數為6萬多臺。

B類IP地址范圍為128.0.0.0~191.255.255.255(二進制表示為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最后一個是廣播地址。B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每個網絡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2-2=65534臺。

3.C類IP地址

一個C類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號碼中,前三段號碼為網絡號碼,剩下的一段號碼為本地計算機的號碼。如果用二進制表示IP地址的話,C類IP地址就由3字節的網絡地址和1字節主機地址組成,網絡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0。C類IP地址中網絡的標識長度為24位,主機標識的長度為8位,C類網絡地址數量較多,有209萬余個網絡。適用于小規模的局域網絡,每個網絡最多只能包含254臺計算機。

C類IP地址范圍為192.0.0.0~223.255.255.255(二進制表示為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1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C類IP地址的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每個網絡支持的最大主機數為256-2=254臺。

4.D類IP地址

D類IP地址又稱為多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即組播地址。在以太網中,多播地址命名了一組應該在這個網絡中應用接收到一個分組的站點。多播地址的最高位必須是1110,范圍從224.0.0.0~239.255.255.255。

5.特殊的地址

每一個字節都為0的地址(0.0.0.0)表示當前主機,IP地址中的每一個字節都為1的IP地址(255.255.255.255)是當前子網的廣播地址,IP地址中凡是以11110開頭的E類IP地址都保留用于將來和實驗使用。

IP地址中不能以十進制127作為開頭,而以數字127.0.0.1~127.255.255.255段的IP地址稱為回環地址,用于回路測試,如127.0.0.1可以代表本機IP地址,網絡ID的第一個8位組也不能全置為0,全0表示本地網絡。

3.5.2 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subnet mask)又名網絡掩碼、地址掩碼,它是一種用來指明一個IP地址的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所在的子網,以及哪些位標識的是主機的位掩碼。

通常來講,子網掩碼不能單獨存在,它必須結合IP地址一起使用。子網掩碼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將某個IP地址劃分成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

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地址,用于屏蔽IP地址的一部分以區別網絡標識和主機標識,并說明該IP地址是在局域網上,還是在遠程網上。

對于A類地址,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0.0.0,而對于B類地址來說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255.0.0,對于C類地址來說默認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

互聯網是由各種小型網絡構成的,每個網絡上都有許多主機,這樣便構成了一個有層次的結構。IP地址在設計時就考慮到地址分配的層次特點,將每個IP地址都分割成網絡號和主機號兩部分,以便于IP地址的尋址操作。

子網掩碼的設定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與二進制IP地址相同,子網掩碼由1和0組成,且1和0分別連續。子網掩碼的長度也是32位,左邊是網絡位,用二進制數字1表示,1的數目等于網絡位的長度;右邊是主機位,用二進制數字0表示,0的數目等于主機位的長度。

3.5.3 網關地址

網關(gateway)是一個網絡連接到另一個網絡的“關口”,網關實質上是一個網絡通向其他網絡的IP地址。主要用于不同網絡間傳輸數據。

例如電腦設備上網,如果是接入到同一個交換機,在交換機內部傳輸數據是不需要經過網關的,但是如果兩臺設備不在一個交換機網絡,則需要在本機配置網關,內網主機的數據通過網關,網關把數據轉發到其他的網絡的網關,直至找到對方的主機網絡,然后返回數據。

3.5.4 MAC地址

媒體訪問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是物理地址、硬件地址,用來定義網絡設備的位置。

在OSI模型中,第三層網絡層負責IP地址,第二層數據鏈路層則負責MAC地址。因此一個主機會有一個MAC地址,而每個網絡位置會有一個專屬于它的IP地址。

IP地址工作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三層網絡層。兩者之間分工明確,默契合作,完成通信過程。IP地址專注于網絡層,將數據包從一個網絡轉發到另外一個網絡;而MAC地址則專注于數據鏈路層,將一個數據幀從一個節點傳送到相同鏈路的另一個節點。

IP地址和MAC地址一般是成對出現的。如果一臺計算機要和網絡中另一臺計算機通信,那么這兩臺設備必須配置IP地址和MAC地址,而MAC地址是網卡出廠時設定的,這樣配置的IP地址就和MAC地址形成了一種對應關系。

在數據通信時,IP地址負責表示計算機的網絡層地址,網絡層設備(如路由器)根據IP地址來進行操作;MAC地址負責表示計算機的數據鏈路層地址,數據鏈路層設備,根據MAC地址來進行操作。IP地址和MAC地址這種映射關系是通過地址解析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來實現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栖霞市| 德安县| 广饶县| 山东省| 女性| 迁安市| 灵丘县| 湄潭县| 尼木县| 云霄县| 密山市| 翁源县| 丰宁| 台前县| 陇西县| 锡林郭勒盟| 玉林市| 海兴县| 石阡县| 稻城县| 高邮市| 同江市| 义乌市| 敦化市| 改则县| 鸡西市| 南充市| 浮梁县| 广宁县| 米泉市| 永兴县| 乐业县| 女性| 嘉义县| 通河县| 含山县| 特克斯县| 许昌市| 徐水县|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