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化投資與Python語言(21世紀經濟管理精品教材)
- 張翔
- 2118字
- 2019-09-09 16:26:59
1.2 金融、科技和互聯網
現在各種術語滿天飛,有時候我們可能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意思,這就為我們塑造價值提供了機會,我們得有策略地告訴對方,我們對這些知識和前沿方向掌握得更好、更專業。
互聯網金融、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其實不就是金融、科技和互聯網的名詞組合嘛,那么我們還得顧名思義,至少這是思考的很重要的第一步。
互聯網金融和科技金融強調的是金融,互聯網和科技只是一個定語。很多學科都需要這么簡單的一個道理的建立,比如司法考試(2018年就是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在刑法這方面,各個罪名的解釋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
比如,有個小白問你,互聯網金融是什么呢?我們怎么回答呢,你可以直接說就是互聯網時代的金融嘛,當然這樣確實也是太悶了,我們適當包裝一下就好了,我們可以這樣講:互聯網金融,顧名思義就是互聯網情景的新興金融業務模式。甚至,還可以加一句“在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沒有互聯網金融”這種說法的。這樣的回答,至少讓對方覺得你舉重若輕,很專家的樣子。
同時,最勾魂的是,你要互動,要讓對方參與,讓對方真正覺得你專業的還是你提問的方式。比如,你可以向對方拋出一個話題:你知道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是什么?
或者,你也可以這么問:你知道是什么讓互聯網和金融搞在一起的嗎?
對方可能會問:你說的是P2P、大數據、互聯網、民間理財這些嗎?對方可能會把他接收到的信息或者概念很凌亂地拋給你。
這個時候,你要顯得很專業地說:其實就是兩個字,支付。
對方一聽,忽然覺得,很有道理啊。
下面這些就是你發揮的依據了。
無支付不金融。
金融的最基本功能是存、貸、匯,即貨幣資金的聚集功能、運用功能、支付功能。隨著現代金融的發展,三個功能中的聚集功能、運用功能都得到了快速發展,演化出了不同的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承擔并實現其功能,只有支付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展并制約了金融功能的發揮、實現、深化、創新以及對居民個人、組織交往和實體經濟提供服務。
在市場經濟時代,經濟和社會活動,很多都需要完成交易,促成交易完成的“最后一公里”是支付。雖然傳統金融組織、市場、產品創新都比較快,而支付組織、支付工具、支付形式和支付功能的實現,與互聯網時代的支付需求拉開了差距,從而促成了第三方支付的發展。
在第三方支付產生以前,支付清算體系是客戶與商業銀行建立聯系,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建立聯系,中央銀行是所有商業銀行支付清算的對手方,能夠通過軋差進行清算。在原有支付清算模式下,由于客戶不能與中央銀行之間直接建立聯系,客戶必須分別與每一家商業銀行建立聯系,支付清算的效率較低。
第三方支付誕生以后,客戶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聯系,第三方支付公司代替客戶與商業銀行建立聯系。這時第三方支付公司成為客戶與商業銀行支付清算的對手方,第三方支付公司通過在不同銀行開立的中間賬戶對大量交易資金實現軋差,少量的跨行支付則通過中央銀行的支付清算系統來完成。
那么問題又來了,傳統支付和第三方支付有什么區別呢(如圖1-1所示)?

圖1-1 傳統支付與第三方支付的區別
第三方支付通過采用二次結算的方式,實現了大量小額交易在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軋差后清算,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類似中央銀行的支付清算功能,同時還能起到信用擔保的作用。
在移動支付產生以前,客戶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建立連接主要通過計算機端實現,移動支付誕生以后,客戶與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聯系逐漸向手機端轉移。
第三方支付現在體現的形式主要就是移動支付。
移動支付主要指通過移動通信設備、利用無線通信技術來轉移貨幣價值以清償債權債務關系。近年來我國移動支付發展迅速,移動支付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出現了短信支付、NFC近場支付、語音支付、二維碼掃描支付、手機銀行支付、刷臉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
我國的移動支付模式,如果是由銀行推出,則需要開通手機銀行,同時為了配合近場支付,可能還需要手機具有NFC功能。如果是三大運營商推出的移動支付,一般是通過在SIM卡植入芯片來完成支付(如手機貼膜卡、翼支付的RFID-UIM卡等)。如果是純粹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可以不用開通手機銀行,就可直接進行支付,如支付寶的“碰碰刷”、微信支付等,其特點是方便快捷,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對速度的要求。但第三方支付公司推出的移動支付,安全性不及手機銀行,多數情況由保險公司來進行承保。
這樣一來,我們對互聯網金融就有了一個很貼切的理解。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很好地向他人去解釋什么是互聯網金融了。而且還可以進一步談談第三方支付、傳統支付和移動支付。
這里我們重點講了互聯網金融,而且強調了互聯網金融的關鍵詞:支付。
科技和金融的組合也可以同樣處理。
我們以螞蟻金服為例,它之所以將自己定義為一個金融科技公司,主要是因為它是利用萌生于金融本身的大數據、區塊鏈來對金融本身進行改造,從而產生一種已經發生本質改變的事物,這種事物與傳統金融有實質性的區別。
幾年以前,科技和金融可能只是一種簡單的組合關系,兩者之間并未發生深度融合。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金融和科技發生了深度的融合。
借助科技,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場景正在“金融化”,而借助金融與互聯網,科技企業的發展也更為迅速;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服務場景通過科技更便捷地呈現出來,更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越往“金融科技”的戰略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