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城市的起源

城市,作為人們最為熟悉的永久性聚落之一,早已深深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之中。然而將目光投向數千年前的古代社會,我們會發現許多吸引人的問題。最初的城市是如何產生和起源的?“城”與“市”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嗎?關于城市的起源又有哪些理論和假說?

山河圍城,交易為市

《禮記·禮運篇》云:“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資保障者也。”禮記·禮運篇[M].《周易·系辭·下》云:“包犧氏歿,神農氏作,列廛于國,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周易·系辭·下[M].第二章.

以此可見,在古代中國,“城”與“市”并非一物。前者是用夯土筑成的高大墻體,與“池”—壕溝—相得益彰,扼守交通要道,承擔著抵御外侮的防守功能。事實上,“長城”就是展成一線的“城”,其功能也就是保護領土,防御外侮。《吳越春秋》云:“鯀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矣。”(東漢)趙燁.吳越春秋[M].越王無余外傳第六.亦即如是。而后者則是進行貨物交易的地方:人們聚集在一起,由最初的以物易物,漸漸轉變成用貨幣買賣商品,久而久之,形成一個個專門用來交易的地方,稱為“市”。如顏師古注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將貨物于井邊貨賣,曰市井。”(唐)顏師古.漢書注[M].又如《說文解字》:“市,買賣所之也。”(東漢)許慎.說文解字[M].

符號“⊕”可以看作城市的一種象征,外面的圓圈是城,壕溝和城墻圍起一塊安全的居住地,而內部的十字則是道路,將人們、商品以及思想結合在一起,成為市。

然而,“城市”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有機整體,作為一種人類的聚落形態,究竟如何起源?人類最早的城市聚落出現在幾千年之前的遙遠時代,有許多偉大的城市,如巴比倫、底比斯等,都依然僅僅是活在傳說和文獻之中。保存下來的古代城鎮的廢墟和遺址,迄今為止也沒有經過真正徹底的發掘和考究。在這種背景下探討城市的起源,誠如芒福德所說:


這么巨大的歷史空白,是不能指望靠一點點歷史遺物和幾百頁文字記載就能填滿的。在這片泥沼般的研究領域內,連最堅固的、事實構成的落腳點,也往往不可靠。研究者常陷入絕境:要么不去探索,要么跌入純推測的無底泥沼。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宋俊嶺,倪文彥,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6.


因而對于城市的起源,人們只能依據現有的有限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進行推測和假設。有人認為城市始于自然屏障的天然圍城給人們的靈感,于是用大山大河作為邊界和守護,筑起城墻;有人認為城市聚落是在鄉村聚落的逐漸集中中自然產生,伴隨著工業化的興起;有人認為城市是為了特殊的政治功能而組建起來,成為區域的中心,統治著外圍的土地和人民。在現有的推測和假說里,V.戈登·柴爾德(Vere Gordon Childe)的“城市革命”說和劉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死人城市”說是兩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假說。

單線進化的“城市革命”說

柴爾德發現,無論是烏爾城、古巴比倫,還是其他一些世界上著名的古代城市,它們基本都分布在大河流域:尼羅河、印度河、兩河流域、黃河。那么,是不是大河流域有一些特殊的條件,會催化出城市聚落呢?

首先,大河流域通常有充足的水源,使得初步的農業和畜牧飼養業得以發展;其次,大河流域一般都會分為旱季和澇季,一方面這樣的季候會使得澇漬后的土壤十分肥沃,另一方面卻又對水利設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于是人們在不斷與環境抗爭的過程中,慢慢學會建造水庫和水渠等水利設施,在干季積水,澇季排水。而這樣的需要,使得較為復雜的動員和組織形式成為可能。在這種基礎上,人們開始建造城墻、街道、排水設備,鑄造不同于鄉村世界的“城市”。

由此,柴爾德提出,當狩獵社會和采集社會轉向在相對穩定和定居的群體內的食物生產時,邁向了朝向城市生活的第一步。最早的城市發展出一種社會組織的形式,它在許多方面不同于農村社會,并為現代生活提供了社會基礎。他基于當時的考古學材料,提出了一套標準,把最早的城市同之前或后來的任何一種形式的鄉村區分開來。

這套標準包括:第一,在規模上,第一批城市的人口數量和占地范圍要普遍多于和大于以前的鄉村聚落,大部分在7000至20000人;第二,在構成和功能上,第一批城市包含著不同的階層,有了初步的分工,即不是每一家每一戶都依靠農耕、飼養和紡織自給自足,而是分為工人、商人、管理者、祭祀者等;第三,作為一種剩余產品的集中方式的稅收產生,它由生產者交與神靈或國王,成為公共事業建造的基本資本;第四,出現了巨大的公共建筑,如廟宇、宮殿、糧倉等,它們是城市的中心和標志,也是人們初步分工和勞作的展現;第五,一部分人憑借與神靈的溝通或財富的積累從體力勞動中脫離出來,集中更多的剩余財富,成為統治階級;第六,文字的產生,以及一些相當精確而實用的精密科學和預測科學(如代數、幾何、天文學等)出現并不斷精確化;第七,與其他城市或文明的交流和貿易跨越了很長的距離。Childe,G.V.1950.The Urban Revolution.The Town Planning Review,pp.21:3-17.

在柴爾德的理論中,城市建造是“城市革命”(urban revolution)的一種體現,而“城市革命”的過程事實上就是一種文明進步的過程,是更為復雜的社會生活方式的發展和演變。因此這種早期城市理論,假設了一個人類的發展演變過程——文明經歷采集和狩獵階段,然后進入農業階段,最后進入城市階段。在這個演變過程中,社會組織方式不斷復雜,聯系不斷緊密,分工不斷精確,同時在政治和宗教上都發生質的轉變。

柴爾德的這套理論設定假設歷史是一個單線發展的過程,即農業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剩余產品開始集中,社會組織方式不斷復雜化,城市產生。但這一過程實際上是根據已有考古資料取共同點而模型化的一種理想過程,隨著考古的發掘,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有一部分城市并不是在高度的農業發展基礎上形成的,而是一個不連續的,從一開始就作為一個貿易中心或其他功能發展起來的,并先于農業的發展。同時,僅僅隨著經濟的發展,剩余產品的集中,精密的社會分工就會自動產生嗎?權力、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功能何在?又是如何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的,所有這些都值得進行更為深入的探討。

多元契機的城市生發

除了柴爾德的早期城市革命理論之外,芒福德提供了另一種關于城市起源的思路——“死人城市”說。他認為,如果城市與鄉村相對應,作為人類永久性聚落中的一種,那么城市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墓穴。無論是蘇美爾王室的“死亡墓穴”,還是埃及法老的“金字塔”,抑或是秦始皇的“兵馬俑”,都極盡奢華,它們不僅僅是王室成員的尸骨保存地,更有著豪華的建制,完整的社會體系,貴重的陪葬。芒福德認為:


在舊石器時代人類不安定的游動生涯中,首先獲得永久性固定居住地的是死去的人:一個墓穴,或以石冢為標記的墳丘,或是一處集體安葬的古冢。雖然當時的采集和狩獵生產方式不易形成固定地點上的永久性居住,但至少死去的人先享受到這種特權。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宋俊嶺,倪文彥,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6.


除卻墓穴,他認為巖洞也是人類對于永久性聚居生活的一種向往。對于一些古人類而言,巖洞是一種神圣禮儀的所在地,人們定期聚集在特定的巖洞中進行某些禮儀活動,而巖洞壁上則繪滿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和動物壁畫。芒福德說:“從這些巖洞禮儀中,我們更能看出古代社會的社會性和宗教性推動力,正是在這兩種推動力的協同作用下,人類才最終形成了城市。”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宋俊嶺,倪文彥,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6.人們聚集在巖洞中實踐某種儀式,不是出于一種生存的目的,而是一種更高的,對于永久性聚居地和群體生活的一種向往,這種定期的重返,正是一種早期城市文明的萌動。芒福德對于這種定期重返的地點,認為其“作為容器的功能較其作為磁體的功能更重要”。同上書,第104頁。在這種意義上,城市便是人們在精神需求驅動下的一種創造,是一種對永久性聚居生活的向往。

而鄉村的生活,實際上是一種城市的原始形態,它為城市無論是物質上的構造還是文化上的形態都提供了一種胚胎和原始的依托,是城市的原型和基礎。而城市作為一種精神上具有更高追求,物質上具有更復雜精密結構的聚居形態,卻并不是鄉村發展的必然結果。因而有一個問題浮出水面:“為什么有一些鄉村發展成為城市,而另一些并沒有?”芒福德將其總結為一種契機,即城市的出現不是一種單線發展的必然結果,而是在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結合中在復雜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不斷出現的事件,事件發生的契機決定了城市的特點、文化,也構成了對多樣性的解釋。

埃及的“死人城市”就是對于芒福德理論的一種印證。在埃及,雖然同處大河流域,但是很難找到像蘇美爾那樣宏偉的城市遺址。但是,把目光投向墓穴,他們卻擁有宏偉的金字塔,方尖碑,寬嚴的儀仗通道,宏大的雕像。用芒福德的視角,埃及人由于其宗教上的契機,形成了這樣一種獨特的“死人城市”:死人才可以優先享有永久居住的權利,死人的居所里擁有城市的一些要素。與此同時,埃及人生活在廣大的鄉村里,只有在重大宗教儀式或慶典中,他們才會聚居到廟宇中去,祭拜神明。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宋俊嶺,倪文彥,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6.

由于現有考古資料的局限和考古的不斷發展,關于城市起源的理論始終在不斷地推進。但可以確定的是,多樣化的發展路徑比單線的理想模式更具有解釋力,而對于不同文明中城市的區別和特點的發現和考察,也正是不斷研究的目的所在。當我們將目光收回中國,用芒福德的理論視角考察古代中國的城市發展,也會有更多的發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竹山县| 曲水县| 祁阳县| 神木县| 治多县| 鄂尔多斯市| 蒙阴县| 无棣县| 惠来县| 上思县| 柳州市| 江永县| 石林| 庆云县| 邳州市| 玉树县| 青岛市| 香港 | 股票| 龙游县| 朝阳区| 玛多县| 修文县| 福州市| 乾安县| 天柱县| 错那县| 满城县| 平山县| 蕉岭县| 永吉县| 九龙城区| 舟山市| 常宁市| 鄂伦春自治旗| 静安区| 康定县| 兴和县| 舟曲县| 沈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