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結論

前文論述了傳統的循環社會中城鄉之間半開放的二元格局,在鄉土意識的牽引下,官、民、商達到了一個規律性的循環。當下社會卻處在循環社會向枝杈社會的轉型過程中,“每個人仿佛都變成了一個分離出去的枝杈,不再可能會回到原來的循環社會中去”趙旭東.枝杈社會與鄉土社會的文化轉型[J].民俗研究,2015(4):13-20.,人們的聯系逐漸跨越時空,那種如一個石頭扔進水里宕開漣漪的差序格局逐漸淡化,人與鄉土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微弱,以鄉土為軸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也越發微弱。在這種轉型的背景下,城鄉之間也出現新的矛盾。

現代人,大多都站在城市和鄉村的中間,處境艱難。他們不能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想要的生活方式,通常付出了極大的努力卻始終無法真正進入,一直在二者間徘徊,聚集在邊緣地帶。而這樣一種生活選擇的困境又何嘗不是中國發展道路選擇上的困境?

當代的鄉村人想要進入城市,無非有三種途徑:一是求學,通過考試升學進入城市里的高等學府,憑借學歷在城市求職安家;二是務工或經商,尤其在中國的中西部廣大地區的農村,往往人去屋空,年輕人通通選擇去附近的城市或者更遠的大城市成為打工族,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里看著幾畝田地。也有一些選擇了經商,絕大部分限于能力和財力,也只能做一點小生意,在城市生活中仍處底層;三是就地城鎮化,政府通過征地等方式讓農民離開土地,住進拆遷補貼的住房中,雖然從農業戶口變成了非農業戶口,可除了手中并無土地之外,這些人并不能真正算走進了城市。

而從城市回歸鄉村的人也大多屬于以下兩種類型:第一種如前文所述是通過考試升學從鄉村走進城市的,他們往往承繼著家庭甚至整個宗族的期待,他們雖生活在城市,但家族的牽絆使他們始終無法真正離開鄉土。更有甚者,這種來自鄉土和血脈的力量會把這些已經生活在城市的人拉回土地。對于家族來說,這些人所擁有的能力更應該用在于家族有利的位置上。第二種則是處在去城市化過程中的人,他們抱著一種情懷,厭惡了城市的種種問題,轉而想要離城市越來越遠,在鄉土中找尋失落的美好情懷。

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城市化始終是難以跨越的一道坎,它不僅僅涉及政治經濟,更觸及最深的文化轉型。鄉土意識作為一種文化性的存在,它的變化速度遠遠落后于經濟和政治的變化速度,當我們鄉土意識產生和依附的根基已經不復存在的時候,它作為一種文化本身還牢牢占據著廣大中國人心底的最深處,很多人一面失去了鄉土卻還懷抱著鄉土意識,一面向往著城市的現代化生活卻始終無法踏足,成為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邊緣群體。對于他們來說,城鄉之間的這扇門看似打開,實則緊閉,既深深地吸引著他們,又無情地拒絕著他們。

這樣一種困境,是轉型過程中的必然,是舊的城鄉二元格局向新的城鄉格局轉化過程中的斷裂。我們提出這樣一種新型城鄉多元格局的愿景,即這樣一個半開放的二元格局被打開,這扇變透明的城門逐漸消失,城市與鄉村之間相互融合和包容,人們內心中對鄉土依賴卻不被束縛,傳統的鄉土意識也隨著經濟文化的轉型逐漸轉變成一種包容性的文化自覺,個人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每個人都可以打破局限性,在這樣一個多元的格局中通過一種個體自覺找到自己存在的位置。

發表于《中國民族學》2016年第2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石阡县| 旬阳县| 商都县| 贞丰县| 厦门市| 黄骅市| 莱西市| 胶州市| 修武县| 遂宁市| 巨野县| 汝阳县| 辰溪县| 隆林| 日喀则市| 朝阳区| 永吉县| 竹溪县| 灵川县| 阿克苏市| 永登县| 昂仁县| 安顺市| 油尖旺区| 林西县| 三都| 昭通市| 伊春市| 肥乡县| 武邑县| 西藏| 榆中县| 海伦市| 庆安县| 靖江市| 大安市| 沾化县| 潮安县| 昌邑市|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