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水與戰爭(圖說中華水文化叢書)
- 武善彩 歐陽金芳
- 1835字
- 2021-04-30 12:13:17
戚家軍東南沿??官林畱?/h2>
戚家軍東南沿海之戰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戰爭。
明初,日本正處于南北朝時期,其內戰中失敗的武士流亡群島,與海商、無業游民勾結,組成海盜集團,竄擾我國今遼寧沿海,并漸次南移。日本進入戰國時代后,封建主和寺院大地主為擴充勢力,彌補內戰損失,慫恿和支持海盜活動,倭寇一時猖獗起來,他們不斷竄擾今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沿海,占據島嶼,攻城略地,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成為明朝的嚴重禍患。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明朝杰出的軍事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橫嶼之戰示意圖
明廷采納巡按使楊九澤的主張,先后派重臣朱紈、王懺、張經等盡統沿海諸郡軍事尤其是浙、閩軍務,統一指揮抗倭作戰。后二者重用參將俞大猷等抗倭名將,編練水軍,請調援軍,水陸配合,抗擊倭寇,多次擊敗倭寇,迫使其向浙、閩沿海轉移。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戚繼光從山東調至浙江抗倭前線,任浙江都司金書。翌年,他被推薦為參將,鎮守臺州等地。同年,倭寇猖狂入侵浙江沿海,時任浙江總督的胡宗憲剿撫兼施,計殺勾結倭寇的海盜首領徐海、誘降勾結倭寇的海盜巨賊王直。同年秋,浙江總兵俞大猷受命率軍進剿平湖,殲滅倭寇1600余人。嘉靖三十七年(1559年),參將戚繼光在胡宗憲支持下,親赴義烏招募礦工、農民4000多人(后又兩次到義烏招兵13000多人),并嚴格訓練其成為聞名遐邇的“戚家軍”。同時,督造戰船44艘,布防于松門(今浙江溫嶺東)、海門(今浙江椒江)二衛,并給水師戰船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其數量之多遠遠超過陸軍,使得戰船在海戰中發揮很大作用。戚繼光還根據沿海地形和倭寇作戰特點,創造了攻防兼備的“鴛鴦陣”,每隊12人,配備火器、弓箭等長短兵器,通過靈活變化隊形,發揮各種火器和士兵的整體作戰威力。嘉靖三十九年(1561年)四月,倭寇萬余、戰船數百艘,大舉入侵臺州(今浙江臨海)。戚繼光率軍在人民群眾的配合支持下,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續作戰,九戰九捷,殲滅倭寇5400多人,史稱“臺州大捷”。總兵盧鏜、參將牛天錫也分別率軍在寧波、溫州等地與倭寇交戰10余次,殺敵1400余人。至此,浙東的倭寇被全部蕩平。
第二年,倭寇大舉進犯福建,在橫嶼島(今福建寧德東)結寨為營,并與牛田(今福建福清南)、林墩(福建莆田南)倭巢互為犄角,四出焚掠。同年七月,戚繼光率6000精兵入閩剿倭。戚繼光利用退潮之際,涉海進攻橫嶼,斬首2600余人,又乘勝攻下牛田、林墩,殲滅倭寇數千人。十月,班師回浙。不久,福建沿海倭寇又趨猖獗,于同年底攻陷興化府城(今福建莆田),在城中燒殺奸淫掠奪,無惡不作,盤踞兩個多月才棄空城退出,經岐頭攻陷平海衛(今莆田縣平海),以此為巢,四出騷擾。明廷命譚綸為福建巡撫,總督福建軍務,調任俞大猷為福建總兵、戚繼光為副總兵,與廣東總兵劉顯率軍入閩抗擊閩倭。嘉靖四十一年(1563年)四月,譚綸命戚繼光率中軍、劉顯率左軍、俞大猷率右軍,采用“水陸配合,中間突破、左右夾擊”戰法,以火器打亂倭寇前鋒騎兵,乘勢發動猛攻,借風火攻,一舉蕩平倭寇的巢穴平海衛,斬殺倭寇2200余人,解救被擄男女3000多人,收復興化城。不久戚繼光升為福建總兵,負責鎮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華、溫州兩府。

江浙臺州椒江市戚祠公始建于明初,明嘉靖時為戚繼光倭抗屯兵處?,F建為筑清同治、光緒年間重修前。后兩進,布局規整,山門大、殿藻飾精美
同年冬,倭寇萬余人圍攻仙游(今福建仙游)。第二年二月,戚繼光率軍馳援,先后大敗倭寇于仙游城下、同安王倉坪和漳浦蔡不嶺,斬獲頗多。至此,入侵福建的倭寇基本蕩平。
1565年,戚繼光、俞大猷分別率軍橫掃廣東沿海的倭寇,其中在攻破廣東南澳島的渡海作戰中,創造性地運用“木城”,節節推進,殲滅倭寇8000余人。
戚繼光率“戚家軍”轉戰浙江、福建、廣東三省10年,至1566年基本消除東南沿海倭寇,實現了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滅倭志向。
戚繼光東南沿??官翍馉幍膭倮俏覈箵敉鈦砬致?、保衛國家海疆的著名范例,也為后世中國的海防建設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歷史經驗。數百年來人們一直在歌頌戚繼光這位抗倭英雄。在“戚家軍”戰斗過的浙江,當地人建有戚公祠,筑有繼光路。明代著名文學藝術家徐渭特作《凱歌贈參將戚公》一詩,熱情贊頌抗倭名將戚繼光,表達對戚家軍抗倭取勝的欣喜之情:“戰罷親看海日峰,大酋流血濕龍衣。軍中殺氣橫千丈,并作秋風一道歸?!鼻迦似輰W橋寫有《題戚武毅祠》詩一首贊譽戚繼光:“一聽軍號喇叭吹,薩摩麻海盡橫尸!重欣還有安瀾日,真見功成唾手時。隘山獻川噴熾火,長沙黃樹急旌旗。新書紀效澄方略,事事臺南上口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