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版前言

本書是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根據近5年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和新修定的規范而修編,力爭反映給水排水工程學科領域的發展趨勢。

上篇給水工程參照《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 50013—2006)及《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二版)第3冊、第5冊,修訂了設計供水量的組成及用水定額、最高日用水量計算公式、管段水頭損失計算公式、泵站設計要點(如吸、壓水管路設計流速)、設備的通用符號等;并根據市場變化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更新了泵站輔助設備類型和型號。

中篇建筑給水排水工程主要根據2008年出版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手冊》(第二版)和2010年4月1日即將實施的《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5—2003)(局部修訂稿)進行了較大的修改,涉及名詞術語、設計參數等多方面內容。其他內容也根據《游泳池給水排水工程技術規程》(CJJ 122—2008)、《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 50400—2006)、《泡沫滅火劑》(GB 15308—2006)、《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統技術規程》(CECS 183:2005)等進行了修改。

下篇排水工程根據近年新制定規范、條例的相關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補充。其中參照的《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4—2006)對排水工程規劃設計原則及排水管道工程設計規定進行了調整;《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設計規范》(GB 50335—2002)和《建筑與小區雨水利用工程技術規范》(GB 50400—2006)則體現了排水工程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為實施污水資源化及雨洪控制與收集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持,達到了開源節流、有效利用水資源的目的。

本書第一章~第七章、第九章由付婉霞編寫;第八章由馮萃敏編寫;第十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二節、第十九章由吳俊奇編寫;第十八章第一節由劉京偉編寫;第二十章~第二十六章由曹秀芹編寫。全書由吳俊奇統稿。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書中的缺點乃至錯誤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閱了他人編著的書籍和資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編者

2009年12月于北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城县| 大荔县| 靖宇县| 安丘市| 新宁县| 夏津县| 韶关市| 新宾| 长泰县| 南溪县| 新余市| 吴桥县| 天门市| 华池县| 外汇| 镇赉县| 北安市| 南宁市| 河北区| 方山县| 南开区| 伊吾县| 邯郸市| 通海县| 永和县| 定西市| 阳谷县| 罗田县| 武陟县| 西畴县| 岚皋县| 鹰潭市| 乌审旗| 宣汉县| 新河县| 恩施市| 牡丹江市| 比如县| 天津市| 神农架林区| 汉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