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速型風力發電機組結構設計技術
- 馬鐵強 王士榮
- 771字
- 2019-01-03 15:10:44
前言
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增長和工業經濟的日趨繁榮,人類社會對能源的需求總量持續攀升,導致化石能源等一次能源消耗殆盡。傳統能源格局的不合理在能源供應緊張中逐步凸顯。為了優化能源產業結構,世界各國正尋求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潮汐能、地熱能、空氣熱能等新型的可再生能源,并在過去30年間獲得了飛速進展。目前,風能已成為我國第三大能源形式,風電裝機容量和并網發電容量仍在以較高的速度持續增長。
我國在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風能領域的技術探索和研究。直到21世紀初,隨著世界能源形勢的日趨緊張,我國開始逐步加大風能領域的技術攻關和產業推廣力度,并已取得了長足進展,至今已陸續涌現出一批優秀的風電企業和科研院所,還有更多的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不斷地投身于風能產業。
作者自2009年以來,一直工作在風電行業第一線,從事風電領域的科研、教學和新產品研發工作,因此在本書中匯集了風電領域的多項產品研發經驗成果、最新研究技術和教學實踐經驗。本書內容聚焦于增速型風力發電機組機械結構的規劃、設計和選型方法。增速型風力發電機組是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組的主流結構,廣泛應用于雙饋式、半直驅等機型的風力發電機組中。本書對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及風電企業的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研究風力發電機組結構設計的相關技術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本書共分7章,其中馬鐵強撰寫了大部分書稿內容,王士榮為全書整理和編排了大量具有重要實踐價值的工程案例,孫德濱、蘇陽陽等研究生協助校對了全書的文字、圖片、模型、數據、表格和公式等內容。此外,劉穎明、王允生、張森林、孫傳宗也參與編寫了書中部分內容,為本書出版提出了建議。
本書還得到了沈陽工業大學姚興佳教授的支持,姚教授對本書的撰寫和出版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編寫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作者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