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大戲中的主角
- 勵志必讀書:重建人生,擁抱成功
- 王牧
- 1072字
- 2022-03-30 15:50:23
每個人都可以做主角,世界因我而精彩。在這個全球追求個性化和差異化的大背景下,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掌握自己的命運。
我國歷史上有非常著名的兩句話,一句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是怎樣的一種豪邁氣概;另一句是:“人窮志短”,這是對貧窮者的一種描述。可以說,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深受這兩句話的影響。堅信第一句的人便可以成為有為者,因為他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如果不幸深深沉迷于第二句話,接受命運的安排,從而不能自拔,那么他很可能就真的一生窮困潦倒、庸碌無為。
盡管人們一向同情弱者、同情窮人的遭遇,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人窮志短”確實在當今社會上許許多多人身上體現著。
當然,讓人感到高興的是,我們見到的更多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人,這些曾經的“前窮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在聚集財富,為他人創造工作機會的同時,也努力推動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
草根階層在極度貧窮的境況下,內心深處的動力和志向被徹底激發,并依靠勇氣和膽識努力改變這種狀態,從而構成了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之源。總而言之,貧窮、困苦不是件好事情,也很少有人樂于貧窮、向往貧窮。有發達國家的富人自愿放棄優越的都市生活,回歸鄉村、回歸自然,過一種簡樸的生活,這只是表明了人們追求生活的興趣和品味不同,但是并不表明人有向往貧窮的天性。
而當人們為了一日三餐而辛苦奔波時,最容易產生分化:大部分人被現狀壓垮,選擇了屈服,從而進一步安于現狀。所以,這也就是造成“人窮志短”的客觀原因。再有,人在貧窮中掙扎,生存、活命是第一要義,即使立志,也往往是小志、短志;而立大志、長志則對人的要求較高,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人窮不能志短,人窮也可以有大志。在這方面許多先驅和偉人為我們做出了榜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原本是失去自由的囚徒,卻發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驚天一吼,最終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重要領導者、平民總統林肯,早年不過是靠為人擦皮鞋糊口的窮小子,就因為從小有遠大抱負,不甘心庸碌一生,憑借個人努力和堅忍不拔的意志,最終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
中外歷史上許多富豪都是出身寒門、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典范,比如日本著名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我國香港地區的愛國實業家李嘉誠,我國大陸著名民營企業界代表人物劉永好,等等。他們的一個共同特征就是,不甘于受命運的擺布,把貧窮作為自己奮斗的動力。
有人把貧窮看作是一所任何人都可以來進修的學校,在這個學校中各色人等都可以學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總之,窮人不能永遠做陪襯富人的小草和綠葉,要學會展現自己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