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才能不羞怯
- (美)斯蒂夫·弗洛沃斯
- 1567字
- 2020-05-19 10:51:50
恐懼之身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許多恐懼和焦慮的經歷。這些經歷在心靈和身體中都會留下記憶。經年累月,這些記憶形成了杰弗里·布蘭特利在《安撫你的焦慮》(Calming Your Anxious Mind)這本書中所提到的“恐懼之身”9。恐懼之身是我們所處的一種恍惚狀態,它有自己的智慧,有自己的生物化學機制,并通過想法、情緒和行為的自動習慣使自己永存,這些自動習慣往往是未經審查的。冥想導師、作家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在他的書和研討會上也談到了這個概念,他稱之為“痛苦之身”10。他教導說,痛苦之身是被困住的生命能量,如果我們無法覺察到它,它就會變成我們的個性,并不斷制造痛苦。當我們害怕時,身體中錯綜復雜的各個系統會調節我們的生理狀態,如果我們經常害怕和焦慮,那么這些身體狀態就會變得習慣化,并形成恐懼之身。我們是如何習慣這些情緒狀態的呢?神經科學家、作家坎德絲·帕特(Candace Pert)提供了一個科學的解釋。她談到了存在于大腦和身體之中的自適應智能,這一智能可以驅動所有的身體系統以及應激行為。她在研究中發現,人類之所以會沉迷于大麻和海洛因等毒品,是因為身體中有這些化學物質的受體位點。這引出了她的另一個驚人發現,我們也會沉迷于某種情緒狀態,因為我們的身體對于情緒創造的某些化學物質(肽)具有受體位點。她稱這些肽為“情緒分子”,并做出以下推測:當我們習慣某種情緒狀態之后(比如恐懼和焦慮),就需要一次又一次地重復相同的想法和情緒,給已經上癮的身體提供足夠的肽11。
恐懼之身可能隨時會被想法、感覺和記憶激活。一旦它被激活,你很可能會完全認同它。在這種時刻,你會產生強烈的相互拉扯的感覺,出現逃跑或愣住(凍結)等反應。被認為羞怯的你可能很熟悉逃跑的感覺,而且也時不時地會發現自己愣在原地。愣住這一反應是為了讓自己不被注意到,鹿、貓等動物以及羞怯者往往會在害怕的時候做出這樣的反應。
每個人都有恐懼之身,當它被激活時,威力巨大的化學物質和激素通過交感神經系統被泵入血液。這一喚醒狀態有助于我們應對威脅,這其實是一件好事。我們可以跑得更快,打得更狠,爆發出強大的力量。我們更加警覺地看、聽、嗅,調動一切感官獲取更多的信息。我們的心臟跳動得更快,向肌肉輸送更多的血液。血液會流向循環系統的邊緣區域,因此即使你受傷,也不會失血過多,但你會感覺到手腳冰涼。血液也會流向消化道用于更重要的目的,這可能會導致腹部有惡心或悶熱的感覺。呼吸提升到胸腔,變得越來越淺、越來越快。正如你所看到的,這種進化上的適應性反應也會引起另外一些感覺,就是當我們被激起恐懼或焦慮情緒時所感受到的那些感覺。
幸好,我們的身體還有一個內在的、基本上無意識的自我平靜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它有一個非常敏感的神經網絡,假設,我們昨天錯把一條扭曲的繩子當成了一條蛇,今天當我們再看到這條繩子的時候,副交感神經系統可以讓我們立刻鎮定下來,我們甚至不必思考,它便會自動運行。這一自我平靜系統提供了赫伯特·本森(Herbert Benson)博士所稱的放松反應12。如果恐懼之身被過度刺激,并且身體越來越渴望以恐懼為基礎的“情緒分子”,恐懼之身就會永存。我們可以通過練習正念及接納來保持更加健康的平衡狀態,這樣做可以促進副交感神經系統運作,幫助自己平靜下來。隨著時間的累積以及不斷練習,我們的身體會變得更加習慣于平靜狀態,而非警戒狀態。但是,這些變化不會在一夜之間發生,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會隨著我們對自己投資的時間而改變。一旦我們被完全喚醒,即使通過練習,自我平靜系統也需要用十五至二十分鐘的時間才能夠讓身體恢復平衡。
社交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每個人偶爾都會體驗到。它并不是針對少數人的奇怪詛咒。就像任何其他種類的焦慮一樣,它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重要幫助,在這種情況下,焦慮刺激我們的思維和身體系統以應對潛在的社交挑戰,就像恐懼在面臨即時的身體挑戰時所提供的重要幫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