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怪不得各年齡段的居民都跑得風光輪似的,這樣的情況,誰家來住誰家急啊!
蹲在水泥矮墻上的明疆玉瞅了瞅周邊,隔著陽光城圍建區不遠,看得到大片大片農耕地的綠色,那青青的玉米田、密如綠毯的稻圃都長得好著呢。到了晚上,可不是一片蛙聲帶蟲鳴的幽靜,出租車不見生意當然不愿意來啊!
掏出手機看了看,明疆玉皺起的眉頭可以夾住低飛的小蜻蜓——咳,為了趕到陽光城參加面試,一早沒吃飯,她這肚子是真餓了!原想周邊肯定有小飯店,可聽居民們這個說法,估計結束面試前,是找不到地方吃東西了,那就和兩次拼ISO9001審核時一樣,餓著吧。
“大家稍微靜靜、靜一靜,聽我說明好嗎?!”另一輛小客車里,一位下不了車的工程師拉大了車門,使勁讓自己站在最下一級的車梯上,“陽光城和其他幾個近郊大居,是市府第一批規劃的保障房社區,一共涵蓋了16個居民區,計劃建設兩萬多套房子,其中包括經適房、動遷房,還有少量廉租房……人戶導入規模很大。這個體量已經不是一個城區、一個街道或一個居民片動遷的事,會陸續涉及到全市八個城區,近百個舊區改造地帶,還有五個城區的經適房申請家庭,不可能做到同步建設、同步入住,只能分步推動、加緊建設!所以,我們只能請最先動遷的居民朋友再耐心等一等,我們一定會加緊督促公建配套的建設。”
仍被辛大媽握緊了雙手的負責人笑呵呵問著越擁越多的居民們,“你們從哪個舊區動遷過來的?”
“我,原來住舊江橋南片”“我住老東浦,還是解放前建的咧。”……
“那幾片都是危房舊屋很多,而且存在很多違章搭建、私接水電、暗設煤氣罐點的情況,市府整治多次沒辦法完全制止,加上房屋的舊損程度、安全情況已經不適合再讓居民們住下去,所以決定加緊搬遷。”“是的,不然臺風、暴雨、雷電任何一種災害天氣,或者說人為的違法違規都可能造成、災害,引起無法控制的人身與財產損失!”
“……我那邊舊房子是沒法再住人了……”辛大媽看了眼依然瞪著銅鈴眼的‘大王’,悄悄嘀咕:“你家那舊房子是租出去了,可租的外來小夫妻好幾次跑來找我,讓和你說,墻上裂了幾道大縫,他們睡著害怕,能不能把墻縫糊一糊……我當時就想,這再讓人住下去,塌了要命!”
“可,也不能讓我們住到新房子,買不到米面油鹽吧?!”“對啊,我膝蓋上有骨刺,騎不了車,買牙刷也要走二十幾分鐘!”“我們希望能就近買上蔬菜水果,大人可以不吃,孩子要營養啊!”……
“居民朋友們,我們在規劃時,已經想過最先動遷居民可能存在生活困難,但考慮并勘查過緊鄰陽光城的東籬住宅片已建成十多年,有相對成熟的商業配置,居民們步行十五到二十分鐘可以到達。”“我們之前特地調查過周邊的醫院、學校,在陽光城開始入戶的前一年,東籬片區可以短期承受人口進駐的壓力……”
“可領導同志,你們看看,現在道路不通,又不好走,我們生活方便嗎?!”“您看,前面這條路柏油沒鋪,騎個車都蹦蹦跳跳的,老年人和小孩子走著不方便!”……
呵呵,居民方人多力量大,靠著“搶逼圍”的氣勢,開的辯論賽論據準備充足、目標一致,讓調研負責人與工程師們一時間,只能加快水筆在本子上飛躍的節奏。
沒吃飯的明疆玉在水泥矮墻上,看那聲勢浩大的陣仗看得頭昏眼花,跳下路面,可伸頭看不到人群里的狀況,想了想,還是爬到墻上去。
“領導同志,您看,能不能讓我代表大家說幾句話?”那位老何頭簡直魔術師一樣的存在,這會不知從哪攙來一位頭發銀白、身材瘦削的老人,從隊伍后面慢慢撥開大家向前來。
大王和辛大媽、宋阿姨幾位“一號辯手”聽到老人那沙啞的聲音,主動帶領緊擁的居民朝邊上靠,讓老何頭扶著老人站到調研負責人面前。
“老人家,您有什么意見,請講!”調研負責人的手被辛大媽松開,主動推到老人家面前,被老人實實誠誠握住,搖啊搖。
“您好,我是新珠報社離休人員,姓丁,之前一直擔任編輯工作,從老東浦陳家社第一批動遷來的。”
“丁老,您好啊!”
小時候很喜歡拿著《新珠報》做疊紙的明疆玉知道,自解放初期創刊的這份報紙,一直深受東方市民歡迎,怪不得從調研負責人到動遷居民,都對老先生有著份尊敬!
“之前在樓上,我在家里陽臺那兒,”丁老抬手,指了指小客車緊鄰的西側居民區,最貼近圍墻的住宅樓二層,“聽了您和同志們說明的情況。說實話,一方面很感動——市委、市府為幫我們改善住宅條件,打造保障房社區,花了不少的心思,考慮得很周到,不容易!”
“謝謝您能理解!”
“可另一方面,我也想提一提——規劃和計劃,畢竟和實際建設、落實入住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出入。”“是的。”“您們今天也看到了,陽光城前期入住的居民,僅僅借助東籬社區的公建配套克服初期入住的問題,真的存在一些困難!居民們的心聲,是實打實的。”
“我們今天調研,的確聽見了意見,也看到了問題!”
“那好,我就來幫大家問一問——這樣的情況,居民們還需要堅持多久?問題,能否盡快解決?”
“……這樣……丁老,我們回去后,抓緊召開區、鎮和陽光城建設責任方的聯席會議,盡快協調!特別對于居民‘買菜難’‘購物難’等情況,會加緊解決,好嗎?”
“有您這句話,我就放心了!代表街坊鄰里,謝謝您們的工作!”丁老咧開缺了好幾顆牙的嘴,笑了。
可辛大媽聽著他和負責人的對話,急了,緊緊拽著老人家的衣裳,向他耳邊大聲嘀咕,“哎,丁老,不行!您得問問、問問具體解決的時間,時間呀!”“對,要越快越好,最好,下周就開放菜場。”‘大王’更是控制不住音量,重新吵吵起來,被宋阿姨一把拉到身后,“哪有那么快的?那不現實!你應該要求時間定的實際點!”“噢!——那個,我們就要求時間定的實際點!”“你笨啊!我說什么,你就原搬什么!”
“哈哈哈——”見宋阿姨一巴掌拍在“大王”腦袋上,周圍的街坊鄰里樂了,這氣氛咋忽然就變得有些輕松了呢?
“居民朋友們,你們提到的問題,是保障房民生工程必須重視的情況。就象丁老說的,請大家相信我們,一定為會大家協調解決好!時間點,我們盡可能趕前。”
“你們說是這么說!一會開車走了,我們無憑無據的,找誰去呀?”“對,不能相信,給不出個時間,不讓走!”‘大王’轉到調研負責人身后,拉開雙手擋在門前。
“你個楞頭青,又上去了!現在不用擋,回來!”宋阿姨和辛大媽一邊一個扯著‘大王’的手,他都不知從哪邊撤退了。
“哈哈哈……”好嘛,居民們的笑聲更熱烈了,和頭頂上熱乎乎的陽光一樣。
哎,這馬上快到大中午了,一群黑的、白的、花白的發頂個個冒著油光光的汗,和兩部小客車的玻璃相互映襯著光芒。熱出一身大汗的明疆玉,挺佩服街坊鄰里們堅持不懈的精神!
“大家,能否讓我老何頭說說?”干瘦的老何頭剛才站在人堆里聽大家開戰,這會,呵呵笑著,站到了丁老邊上。
“行,老何頭,你說!”“你天天在我們幾個居民區里跑,大家的困難,你都了解,說吧!”辛大媽拽著“大王”讓開,揮手給了老何頭“同意的信號”。
“謝謝大家啦!”老何頭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他寸短的花白頭發,轉身朝著調研隊,“從居民入住這里的第一天,我們一直在陽光城里跑,看著大家喬遷新居、入住社區那一陣的開心勁。第一周,拋開建筑垃圾不談,小區物業保潔每天清掃的鞭炮屑就可以裝滿兩大桶。大家對居民區的環境、樓棟的設施、房子的條件,還是挺滿意的!辛大媽,你們說是不是這樣?”
“……,我們一開始說了,感激政府,小區環境沒得說!”“我們也沒說房子有問題,房子挺好!”宋阿姨和辛大媽擋在了大王面前,不讓他再轟隆隆影響老何頭講話。
“我一直跟蹤陽光城的公建配套建設,每天跑完居民區,就去看超市、菜場、商業街的建設,那邊的建筑工地一直沒停過,最近半個月,中午還有一部分工人在趕工,很辛苦!”
“是的,我們住建委怕延誤建設進程,特地督導并支持建設方增配了建筑人手。”一位拿著圖紙的工程師在肯定。
“但您們今天也看到,居民們‘開門十件事’有困難!特別象丁老這樣的高齡老人、辛大媽這樣的重病患者,還有大王這樣的家庭——他這兩天因為父母生病,愛人身體又不好,只有請假在家照顧,生活壓力很大!”老何頭干瘦的手,拍在“大王”肩上,壯得小山似的漢子竟被輕輕的幾巴掌拍得,扯起自己的袖管摸眼淚。
人說漢子不為五斗米折腰,這就為“開門十件事”哭啦?
明疆玉目瞪口呆瞅著大漢毫無形象地擦鼻涕,好奇老何頭說的“開門十件事”是啥——“柴米油鹽醬醋茶”?太老掉牙了吧?作為陽光城預備隊居民,這些遠不是她最關心的,那只是買房后的小物需好吧?
老何頭說的“開門十件事”有沒有點新內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