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念頭在咸魚的腦海里一晃而過,便拋到了一邊。
畢竟,他是和正弦出來散心的,旁邊的事情便不想再管那么多。
列車到站,咸魚背著倆人的包,拉著正弦的手,蹦蹦跳跳地走出京城西站。
出站口,大老遠的段龍便在一邊揮著手喊:
“弦子,這邊,這邊!”
“龍哥好!”
段龍雖然人比較慢熱,但是一旦熟了,那絕對是貼心,甚至有些細膩。
把手里兩瓶果汁遞給咸魚,一把又搶過他背上并不重的背包,笑著道:
“這車還不錯,沒晚點。”
世紀初的時候,鐵路的運力和基礎設施都跟不上,常常有列車晚點的現(xiàn)象。
尤其是那些k字頭或者純數(shù)字的車次,常常要為T字頭或者ZT字頭的車讓路。
咸魚前世常坐普快,被碾壓之余只好阿Q地自我安慰“老子被豬頭(ZT)碾壓。”
至于D字頭、G字頭那還要幾年以后才出現(xiàn)了。
順著段龍的話,咸魚也吐槽了一頓普快:
“走了一晚上,足足十二個小時,再晚點的話,我這一上午豈不是浪費了?”
段龍帶著倆人邊走邊回頭:
“過兩天哥就要去外地拍電視劇了,幸好你們倆這兩天來,還能陪陪你們。
說吧,你們想去哪兒玩兒?!”
京城,咸魚前世來過好多次,基本上必到的景點都轉(zhuǎn)過。
有一陣,總過來見客戶,坐地鐵坐得閉著眼睛也迷不了路。
所以下意識地搖頭道:
“沒事兒哥,你忙你的,我倆從這兒坐地鐵逛就行。”
話一出口,方覺不對。
段龍扭過頭看zz一樣看著他:
“這兒特么哪兒有地鐵。
哦,你坐地鐵逛?
合著你這兩天就逛皇城根兒了?
圓明園不去了?
頤和園不去了?
天壇不去了?
香山不去了?
八大處不去了?
長城不去了?
那啥啥不去了?”
段龍這鄙視的眼神也不是沒有來由,2001年地鐵這東西還不是遍地都有。
前兩年地鐵貫通時,就有好多外地來的愛好者就天天坐地鐵玩兒。
咸魚一想,可不是么,現(xiàn)在京城唯二的兩條地鐵就是1號線和2號線。
西站的7號線和9號線現(xiàn)在規(guī)劃還沒確定呢,坐的哪門子地鐵?
當下裝傻似的摸摸腦袋:
“那就有勞龍哥了。”
段龍倒不是非要當他倆的電燈泡,不過是看兩個人都還是小孩子,怕倆人初到京城吃虧,心里存了那么一絲照顧的意思。
正弦不是扭捏的人,加上咸魚也想跟段龍多親近親近,這事兒便就這么定了下來。
來京城,第一站自然是承天門和門后頭那個博物院。
段龍晃著個大膀子就要帶著倆人去路邊的公交車。
咸魚趕緊拉住他:
“哥,咱打車,費用都算我的,你就負責指路就行。”
段龍臉上一紅,雖然有心大包大攬,但自己腰包確實不鼓。
轉(zhuǎn)念一想,咸魚和正弦都是有錢人,便也心安理得了。
不過還是忍不住多提醒一句:
“火車站附近黑車可多,要不咱們走到軍博再坐地鐵?”
咸魚不心疼錢,就心疼怕正弦多走路,擺擺手道:
“沒事,咱就找正規(guī)的,咱就坐富康!”
段龍撇撇嘴,土豪就是有錢任性啊。
京城此時的出租車起步價都是10元,不過富康是每公里1塊6,夏利是1塊2。
一般人都坐夏利,便宜嘛!
這些咸魚也都知道,但他是一般人嗎?
顯然不是。
一般人坐夏利就是圖便宜,但夏利有個缺點,帶不動空調(diào),天一熱車廂里非常難受。
而且五一期間的京城氣溫,那也是暴曬啊,再加上時不時的沙塵暴。
能坐好車,干嘛要坐便宜的呢?
段龍攤攤手,你有錢你說了算。
當下三人打車直奔承天門……
哦,不是,直奔西單。
問,為啥不直接打車到承天門?
廢話,那地兒敢給你停車么!?
到了西單,本來正弦還想一路走到廣場。
還是咸魚使勁兒攔著:
“姑奶奶,兩公里路呢,省著點腳力不好么?”
9點半剛過一點,正是早高峰剛過,地鐵上居然沒有傳說中的那種地獄般的擁擠。
感覺還不錯,就是站臺上沒有屏蔽門,直面冷冰冰的鐵軌,讓他有些肝兒顫。
其實這就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了,早年間包括京城一號線和瑾市一號線等早期的地鐵,站臺上都是沒有防護欄的,這也是當時條件落后所致。
后來直到2017年的時候,京城1號線才全線加裝了半人高的半屏蔽門。
而此時,全國其他城市新開通的地鐵基本都是到頂?shù)娜帘伍T了。
閑話不說,三人到了廣場,溜了一圈,在紀念碑前拍了兩張照片,便直奔承天門和門后頭的博物院。
門票一人20,對于咸魚來說挺便宜。
但是對于段龍來說就有點小貴了,畢竟他一個月工資也才一千五六。
不過既然咸魚充土豪,他也不好意思阻攔。
前世到博物院來,基本都是走馬觀花的樣子,這次專門騰出時間,自然要好好逛逛。
進了午門,先右拐奔往文華殿,看了陶瓷出來才走上中軸線。
一路走完三大殿,自然是仔仔細細地看了個遍。
到了乾清門,先不進,也是先右拐進了奉先殿,看完鐘表才繼續(xù)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
然后才是養(yǎng)心殿和御花園,最后從神武門出來。
這是逛博物院的經(jīng)典線路。
三人一直逛到下午三點多才出來,正弦當下便有些小腿肚子抽筋,直接蹲在門口不起了。
還一個勁兒地叫肚子餓。
可不是么,在博物院里雖然偷摸吃了倆黃瓜,可哪兒夠數(shù)啊。
咸魚自己肚子也咕咕叫了。
段龍笑道:
“得,先去吃飯,吃完飯帶你們逛園子去。”
咸魚無奈,只得把她背到路邊,叫了一輛出租車。
段龍帶著倆人直奔方磚廠胡同,這里有一家老京城涮鍋,是他常來吃的。
一頓涮鍋吃得三人油光滿面,乏意盡消。
“哥最近手頭兒有點緊,接了一個電視劇,過兩天外出。
等哥回來,再請你倆好好吃。”
段龍白吃咸魚的,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咸魚這兩天沒少在家研究段龍的經(jīng)歷,聽他第二次說這個電視劇的事兒,腦海里搜索了一番,放下筷子道:
“哥,我多嘴問一句,是啥電視劇啊?”
段龍喝了口水:“名字叫《當代誘惑》,刑偵破案的,說是《紅蛛蛛》的續(xù)集……”
“哦……”咸魚一聽這個,腦海中一亮,想起看過的資料來。
《當》這部電視劇可以說是一部蹭熱點的劇了,就是沖著《紅》的名頭做的營銷。
關鍵《紅》這部劇本身就有些粗制濫造,而且有關案情太過直白,有很大爭議。
《當》用了《紅》的續(xù)集的名頭之后,兩家還掀起過官司糾紛。
當然這些都是后來發(fā)生的事情,段龍這個時候肯定不知道。
但是這樣的劇說實話,對段龍來說演技上幾乎沒有挑戰(zhàn),接這個只是為了生活上能松快一些而已。
按照咸魚的本心來說,是很不想讓段龍接這種劇的。
但是,怎么才能勸說他聽自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