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鈐經(中華兵書經典叢書)
- 魏鴻譯注
- 957字
- 2019-01-03 14:37:15
十可擊第二十四
【題解】
本篇與下一篇論具體戰場條件下的作戰原則,即何種情況下可以進攻,何種情況下不能進攻。
本文所列舉的敵人“可擊”的十種情況,大體可以分為四類:第一類是將領無能、士氣不振。第一、四、五、六、八、九、十都屬于這種情況,共計七種之多。第二類是只知天時,不顧地利、人和。“二可擊”屬于這種情況。第三類是只考慮地利,“不能整肅號令,嚴戒行伍”,“三可擊”屬于此列。第四類是布防不當,有機可乘,“七可擊”就是這種情況。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敵人“可擊”的情況都直接或間接地與“人”的因素相關,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這也再次印證了《三才應變》篇中 “人者,天地之心也,茍心不正,雖有其表,將焉用乎”的觀點。
當然,戰爭中面臨的情況林林總總,許洞列舉出的這十條,只能說是一些常規的判斷。是否可以進攻,要看敵人的情況,還要看自己的情況,雙方實力和態勢的對比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敵人信鬼多祈禱者,必懷疑懼,不能任人故也,一可擊也。敵惟務天時,擇其方位,觀其云氣,不顧地形之險易,不詳人心之逆順〔1〕,二可擊也。敵止以地利為擇,不能整肅號令,嚴戒行伍,三可擊也。結營分陣,時多動移者,此多疑恐,四可擊也。將軍發言無誠實〔2〕,事多利己,吏士怨怒,五可擊也。將吏淫怠,六可擊也。結營之地,四要無防,七可擊也。將馭人無禮,八可擊也。賞罰顛倒,九可擊也。將士多輕,十可擊也。茍欲擊之,先令細人密構其實而我乘之〔3〕,然后行擊,必中矣。我師亦宜以此自為戒焉。
【注釋】
〔1〕詳:了解,知悉。
〔2〕將:底本無,據明抄本、周叔弢校本增。
〔3〕細人:奸細,探子。
【譯文】
敵人信奉鬼神經常祈禱,必然心懷疑懼,不能任用人才,這是一可擊。敵人只重視天時,選擇方位,觀望云氣,不顧地形險易,不了解人心向背,這是二可擊。敵人只會選擇地利,不能整肅號令,嚴格約束部隊,這是三可擊。敵人結營布陣,頻繁移動,說明非常懷疑恐懼,這是四可擊。將軍講話不誠實,行事自私,官兵怨恨,這是五可擊。將領荒淫怠惰,這是六可擊。結營之地,四周重要地帶無防衛,這是七可擊。將領待下屬無禮,這是八可擊。賞罰顛倒,這是九可擊。將士輕浮,這是十可擊。如果要攻擊敵人,先要令奸細秘密刺探敵情,然后乘勢攻擊,一定能擊中要害。對這些情況,我軍也應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