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中小學傳統文化必讀經典)
- 李申
- 354字
- 2021-01-19 17:06:33
述而7.8
子曰:“不憤不啟(1),不悱不發(2)。舉一隅不以三隅反(3),則不復也(4)。”

〔注釋〕
(1)憤:心求通而未得。
(2)悱(fěi):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3)隅:墻角。反:通“返”,此處指返回給以佐證。
(4)復:再次教導。
〔譯文〕
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想說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講了一方面不能聯想到其他方面,就不再教導他了。”
〔解讀〕
這里講的是我國啟發式教學方法的開端。啟發,就是學生有了發問求知的要求,教師給予指導和幫助,使學生明白。這同武術界說的“點撥”是一個意思。由這種方式所得的教學效果,往往會使學生懂得快,記得牢,老師用力少而收效大。其根本原因是,學生經過了思考,有了求知的要求。這樣得來的知,就近似孟子說的“自得”。孔子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成語“舉一反三”即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