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同理心(星云說喻)
- 星云大師
- 644字
- 2019-01-03 14:32:50
黃金月亮
不以自己的角度、觀感,而與有情眾生同心同眼、同悲同喜,才能找到“解鈴”的方法。
從前有一個小公主,每夜躺在病床上,望著窗外的月亮,想著,要是能擁有月亮,那該多好呢。她把這個想法告訴國王,國王愛女心切,希望能滿足小公主的愿望,于是召集大臣商討解決的辦法。
然而,任憑大臣們絞盡腦汁、苦思冥想,還是想不出辦法。一時,整個宮廷,為了怎么摘下月亮,營營而不可開交,國王為此更是又急又惱。一天,一個法師到宮廷布教,聽說這件事情后,便胸有成竹地前去請見國王,表示他可以滿足小公主的愿望。國王開心極了,迫不及待問法師有什么辦法。法師信誓旦旦地說:“國王啊!你得讓我與公主見個面。”國王二話不說,立即安排法師與小公主會面。
法師親切地問:“小公主,你看到的月亮到底有多大呢?”
“月亮啊!有這么大。”小公主將食指略彎了一下,認真地回答法師。
法師又問:“那月亮是什么顏色呢?”
小公主看著窗外,細聲說:“金色的。”
走出房間,法師請國王找一個工匠,用金塊鑄造一個如食指粗的月亮,送給小公主。擁有月亮的小公主,終于因為遂心如愿,漸漸康復起來。
月亮怎么可能摘下來呢?就算大臣們想破了頭,也不可能辦到的。法師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走到小公主的世界里,去想解決的辦法,因為“解鈴還須系鈴人”。
菩薩度眾生,有以“同事”攝眾,《仁王護國般若波羅密多經》中說明同事攝眾是“如共一船,憂喜同故”。《法界次第初門》則說:“菩薩用法眼,明見眾生根緣。”不以自己的角度、觀感,而與有情眾生同心同眼、同悲同喜,才能找到“解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