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出版說明

歷史演義,是指以史實為基礎,加入一定的藝術虛構,多以章回體的形式,用通俗的語言,講述王朝興廢、朝代更替等歷史事件的小說。歷史演義由宋代的講史話本發(fā)展而來,這一名稱大致出現于元末明初。羅貫中將陳壽的《三國志》通俗化為《三國演義》,影響巨大,由此出現了很多效仿作品,如《列國志傳》《東西晉演義》《南北史演義》《大宋中興通俗演義》和《隋唐演義》等。這些歷史演義故事性強,行文通俗,深受民眾的喜愛。

民國時期最有分量的歷史演義小說,當屬蔡東藩先生的“歷朝通俗演義”。蔡東藩(1877—1945),名郕(chéng),字椿壽,號東藩,著作署名亦作東帆或東颿(颿為“帆”的異體字),浙江蕭山臨浦鎮(zhèn)人,是中國近現代著名歷史演義小說家和史學家,他被稱為“中國近現代歷史小說史上‘正史演義’創(chuàng)作的集大成者”。

蔡東藩先生歷十年寒暑,用600余萬言的煌煌巨著,記述了上起秦始皇、下迄民國(1920年)2166年間中國發(fā)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他創(chuàng)作的“歷朝通俗演義”按著述時間排序為:《清史演義》(1916年)、《元史演義》(1920年)、《明史演義》(1920年)、《民國演義》(1921年)、《宋史演義》(1922年)、《唐史演義》(1922年)、《五代史演義》(1923年)、《南北史演義》(1924年)、《兩晉演義》(1924年)、《前漢演義》(1925年)、《后漢演義》(1926年)。這11部書,初版由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印行,全套均為有光紙石印插圖本。1935年,新記書局把這套書連同許廑父續(xù)寫的《民國演義》后四十回,全部改排為鉛印本,分裝44冊,總名為“古今通俗演義”。出版后廣受歡迎,時江蘇省立南京中學校長張海澄致函會文堂說:“《歷朝通俗演義》于中等學校學生文史知識,裨益匪淺,特采作課外補充讀物。”毛澤東同志在紅軍長征到達延安后不久,專門致電黨中央派駐在西安工作的聯(lián)絡局局長李克農代買這套書,后來將其帶到北京,置于臥室床頭,以便隨時翻閱。

百年來“歷朝通俗演義”一版再版,名稱也有“古今通俗演義”“二十四史通俗演義”“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中國歷代演義”和“中國歷史通俗演義”等改變。這套書之所以受到各個時期的讀者喜愛,與作者蔡東藩先生“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創(chuàng)作原則和“文不尚虛,語惟從俗”的藝術特色密不可分。

我們這次整理出版“歷朝通俗演義”,以1935年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出版的鉛印本為底本,參考了其他版本,做了比較細致的審校,訂正了原書中明顯的訛誤。書中保留了蔡東藩先生的全部注釋、夾批和后評,并用不同顏色、不同字體字號加以區(qū)別。為方便普通讀者,我們以2013年6月國家頒布的《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為參考,給三級及三級字表之外的字加注了拼音。同時,為保存原版風貌,收錄了石印線裝本中的全部人物繡像和插圖。

由于作者受所處歷史時代和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書中對婦女地位、農民起義、民族關系、中外關系等問題有一些局限性的觀點。我們相信,今天的讀者對此自有理解,不至苛求前人。

中華書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集县| 红桥区| 房山区| 涡阳县| 辽阳市| 宾阳县| 怀安县| 东安县| 遵化市| 江门市| 子洲县| 循化| 金阳县| 河北区| 海原县| 益阳市| 合山市| 淅川县| 秭归县| 平原县| 建宁县| 德兴市| 莱西市| 嘉定区| 东丽区| 永州市| 三江| 肃南| 亳州市| 阳原县| 新巴尔虎右旗| 漳浦县| 黄山市| 南宫市| 桃源县| 乌海市| 上林县| 富蕴县| 惠安县| 晋宁县| 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