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治通鑒故事(中華經典故事)
- 陸令儀 朱莉
- 2368字
- 2019-01-03 14:18:40
信陵君竊符救趙
魏國公子無忌,因受封于信陵 (今河南寧陵),被稱為“信陵君”。他禮賢下士,家里的門客有三千人之多。
魏國有一個隱士叫侯嬴,年紀很大,七十多歲了,家里很窮,在魏國的首都大梁看守城門。有一回,無忌召集了所有的門客,大家都坐定之后,無忌乘車出門,去迎接侯嬴。他出去的時候,自己在車的右邊,而把左邊空著,親自到侯嬴家去迎接。因為在當時車的左邊是上位,是給地位高的人乘坐的,右邊是駕車人的位置。而無忌本人是魏王同父異母的兄弟,他親自駕車去迎接侯嬴,可見對這位隱士何等禮遇。
侯嬴卻只是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和帽子,見無忌請他赴會,也沒有禮讓,就直接登上了車子,端坐上位。而無忌不因侯嬴的舉動生氣,反而更加恭敬地駕駛車子。走了一會兒,侯嬴對無忌說:“臣有一個朋友在大梁的市場里當屠戶,希望您能順道路過一下,我想拜訪一下他。”無忌二話沒說,直接駕車來到屠戶的門口。侯嬴下車之后去屠戶家看望朋友朱亥 (hài),故意在門口和朱亥多聊了會兒,并時不時斜眼兒看無忌,而無忌卻一點也不煩,表情平和地等著侯嬴。侯嬴看到無忌這般平和,于是向朱亥告辭,這才上了無忌的車。
到了無忌家之后,無忌請侯嬴坐到上座,在賓客們面前稱贊侯嬴是如何了得,在座的其他賓客都紛紛表示十分驚訝。酒宴完畢,侯嬴就成了公子府的常客。

魏國公子無忌,也就是赫赫有名的信陵君。他為人仁愛寬厚、禮賢下士,士人因而爭相前往歸附于他,最高峰時門下有三千食客。
不久,秦國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平原君的夫人是無忌的姐姐,平原君接連不斷地派使者到魏國求救。平原君要使者責備無忌說:“我趙勝所以與你結成姻親,是因為公子道義高,能夠為別人排憂解難啊。現在邯鄲很快就要被秦國攻陷了,而魏國的救兵卻遲遲不來。即使公子你對我趙勝嫌棄不管,難道也不憐憫你的姐姐嗎?”無忌很憂慮,想盡辦法去勸魏王派大將晉鄙出兵救趙,他手下的賓客辯士也去游說,好話說盡了,但魏王就是不肯答應出兵救趙。無忌見魏王根本沒有出兵的意愿,只好另想辦法。
無忌集合車輛一百多乘,想開赴到趙國前線作戰。車騎經過城門的時候,無忌碰到隱士侯嬴,侯嬴冷淡地說:“公子保重。我老了,就不能跟您一塊兒去了。”無忌向他告別后就走了。走不多遠,無忌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兒,平時待侯嬴如上賓,今日去趙國打仗,他卻連一句體貼的話都沒有,心里覺得亂糟糟的,于是忍不住再回去問問。
侯嬴見無忌回來了,就說:“我料定公子準得回來!”
無忌說:“我想我一定有得罪先生的地方,特地回來請先生指教。”
侯嬴說:“現在公子你沒有別的計策可行而貿然奔赴秦軍陣地,這就好像把肉投給饑餓了的老虎,會有什么效果可言呢?”
無忌嘆息著說:“我也知道沒有什么用處,可是又有什么辦法呢?”
侯嬴支開了旁人,對無忌說:“咱們大王有個最寵愛的如姬,對不對?”
無忌點頭說:“對!”
侯嬴接著說:“聽說兵符藏在大王的臥室里,只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當初如姬的父親被人害死,她要求大王給她尋找那個仇人,找了三年都沒有找到。后來還是公子叫門客找到那仇人,替如姬報了仇。如姬為了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請如姬把兵符盜出來,如姬一定會答應。公子拿到了兵符,去接管晉鄙的兵權,就能帶兵和秦國作戰,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強多了嗎?”
無忌聽了,如夢初醒。他馬上派人去跟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應。當天午夜,乘著魏王熟睡的時候,如姬果然把兵符盜了出來,交給一個心腹,送到無忌那兒。
無忌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別。侯嬴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萬一晉鄙接到兵符,不把兵權交給公子,您打算怎么辦?”
無忌一愣,皺著眉頭答不出來。
侯嬴說:“我已經給公子考慮好了。我的朋友朱亥是魏國數一數二的大力士,公子可以帶他去。到那時候,要是晉鄙能痛痛快快地把兵權交出來最好;要是他推三阻四,就讓朱亥來對付他。”
無忌帶著朱亥和門客到了鄴城,見了晉鄙。他假傳魏王的命令,要晉鄙交出兵權。晉鄙驗過兵符,仍舊有點懷疑,說:“這是軍機大事,我還要再奏明大王,才能夠照辦。”
晉鄙的話音剛落,站在無忌身后的朱亥大喝一聲:“你不聽大王命令,想反叛嗎?”
說時遲那時快,朱亥從袖子里拿出一個四十斤重的大鐵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晉鄙砸過去,結果了晉鄙的性命。
無忌拿著兵符,對將士宣布了一道命令:“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可以回去;兄弟都在軍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獨子沒兄弟的,回去照顧父母;其余的人都跟我一起去救趙國。”
當下,無忌就選了八萬精兵,出發去救邯鄲。他親自指揮將士向秦國的兵營沖殺。秦將王龁沒防備魏國的軍隊會突然進攻,手忙腳亂地抵抗了一陣,漸漸支持不住了。
邯鄲城里的平原君見魏國救兵來到,也帶著趙國的軍隊殺出來。兩下一夾攻,打得秦軍像山崩似的敗退下來。
秦國多少年來,沒有打過這么一個大敗仗。王龁帶兵撤退,還有二萬名秦兵被趙兵圍困住,投降了。
無忌救了邯鄲,保全了趙國。趙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親自到城外迎接他。
楚國春申君帶領的救趙的軍隊,還在武關觀望,聽說秦國打了敗仗,邯鄲解了圍,就帶兵回楚國去了。
無忌雖然救了趙國,但是因為偷了虎符,殺了將軍晉鄙,不敢回魏國去,和他的賓客都留在趙國,讓部下帶著兵馬回到了魏國。多年后,秦國攻打魏國,無忌終于回國,率軍打退秦兵。從此,無忌聲威震動天下。
【博聞館】
兵符

戰國時期的金虎符,它制作精美,雕刻生動,造型雄奇,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
兵符是中國古代調兵或傳達命令所用的憑證,用銅、玉、木或石制成。兵符分成兩半,一半留給君主,另一半交給下屬,須兩半合二為一后,命令才能生效。這在信息傳播比較不方便的時代,可以有效地防止命令的偽造。這些兵符上一般會有銘文,記錄這種兵符的用途。
中國古代對虎的形象十分崇拜,特別是在軍事上,古人認為虎為百獸之王,在叢林爭斗中總是處于不敗之地,因此在軍事上也多以虎為尊。古人常將兵符鑄刻成虎的形狀,因此,兵符被稱為“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