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書中藥物計量以公制“g”(克)為單位,古今計量換算見書末所附。中藥炮制以本草經藥物制法為主。
2.書中所引用醫籍內容除經典原文外,一般以中醫定論和通用中醫術語為主;金元四大家劉完素、李東垣、張從政、朱丹溪及諸賢之說,則直標姓氏;其他參考部分明醫秘旨,先師臨床實踐經驗資料,為使體例一致,緊縮篇幅,均未列出醫籍名稱和姓名,在此謹向原資料作者致以衷心感謝。
3.書中藥性湯頭歌賦,以明清名醫家傳師承的為主,雖符合中醫規范標準但只略其概述,未詳其義,臨證須辨析把準。其家藏三百年百病膏、奪命還真丹、生肌止血靈、活血止痛散、彭祖益壽丹、太極養生丸具有臨床開發和應用價值,能造福于民。
4.本書中醫臨床診療篇匯集先師歷代經驗之精華。其中內、婦、兒、外、骨傷科證治經驗既有家秘所傳,亦有名師臨床經驗輯錄。單方驗方多為醫家世傳親用,臨證治驗頗多,療效可靠,方敢載集,但知醫必辨,臨證時須辨證論治,因時、因地、因人、因病制方,切忌照搬。
5.書中藥物劑量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