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黑衣人身份
- 大唐第一臥底
- 一弧老九
- 2204字
- 2018-11-12 14:30:00
收到消息后,李豐元馬上命人準(zhǔn)備酒席,為小嘚瑟慶功,而自己則是帶著齊思人一起去門口迎接小嘚瑟歸來。
不多時,小嘚瑟的身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街頭,大老遠(yuǎn)就看見李豐元等人在門口迎接自己,于是也加快了腳步。
“伯父。”來到面前,小嘚瑟拱手說道。
“來來來,賢侄,進(jìn)屋說。”李豐元笑著將小嘚瑟迎進(jìn)屋里。
酒桌上,李豐元只字不提金萬兩的事情,怕是萬一走漏了風(fēng)聲,就不好了。
酒宴結(jié)束,小嘚瑟被李豐元拉到書房中,齊思人自然也跟了上去。
“賢侄呀,我想你在外面多少也聽到說我要謀反,不知你有何想法?”李豐元竟然如此直接的問道。
“小侄不才,略表拙見,俗話說,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只是著皇位如何取得,才是關(guān)鍵,想必伯父也知道,若想成事,必要安內(nèi)攘外,民心最重要。”小嘚瑟自然也不顧慮太多,索性打開天窗說亮話。
“嗯,接著說。”李豐元滿意的點點頭。
“如今大唐剛剛建立,內(nèi)憂外患,而朝中并無驍勇之士,導(dǎo)致百姓皆苦,勞民傷財,各地勢力并無人征討,天下并不完整,百廢待興,匈奴勢力強大,只可先聯(lián)誼,再做打算,吐蕃正在內(nèi)亂,不足為患。”小嘚瑟分析道。
“嗯,繼續(xù)。”李豐元并未表態(tài),而是示意小嘚瑟繼續(xù)說,一旁的齊思人則是連連點頭,這小嘚瑟竟然說對了一半。
“依小侄只見,起兵造反并不可取,畢竟剛剛經(jīng)歷了晉陽起兵,百姓已經(jīng)是苦不堪言,加上抵抗外敵,糧草也不曾充足。不如擁立太子,令太子逼退皇位,然后架空太子政權(quán),最后禪讓,不耗一兵一卒,方能成事。”小嘚瑟滔滔不絕的說道。
“好!很好!哈哈哈。”李豐元聽后大笑。
“太守大人,如今我們有匈奴幫助,北方無憂,取得天下后,協(xié)助吐蕃,然后再去消滅那些小的勢力,天下永固。”齊思人在一旁說道。
“伯父,依小侄之見,這匈奴并不可信,歷朝代匈奴都假意歸降,實則謀逆,已有許多事例,切不可輕信呀。”小嘚瑟說道,的確,歷朝歷代匈奴都貪的是天下。
“嗯,賢侄說的有理,只是如今想要成事,還要靠匈奴,況且,我也與那匈奴主達(dá)成協(xié)議,金銀相贈。”李豐元說道。
“伯父,如此做來,匈奴只會認(rèn)為您是臣服與他,當(dāng)您奪取皇位之時,趁著民心不穩(wěn),那匈奴肯定會揮軍南下,伯父,要多加小心啊。”小嘚瑟極力勸阻,不光是事實如此,更是因為要分離這兩股勢力。
“不知長史有何異議?”李豐元沒有回答,而是轉(zhuǎn)向齊思人。
齊思人沉思片刻,說道:“蕭將軍說的不無道理,我等連年進(jìn)奉,匈奴那邊的態(tài)度也似乎是居高臨下,我贊同蕭將軍所說。”
“那我們要如何應(yīng)對?如果現(xiàn)在分離關(guān)系,肯定會遭到報復(fù)。”李豐元急道。
“伯父莫怕,小侄有一計。”小嘚瑟說道。
“你且說來。”李豐元看向小嘚瑟。
“我們可找一皇子,讓他親自領(lǐng)兵討伐匈奴,到時憑借這莫大的功勞,陛下定能立他為皇子,而匈奴的目標(biāo)也將會是他,而他,只不過是我們的傀儡的皇帝,不知伯父以為如何。”小嘚瑟說道。
“嗯,蕭將軍此計甚秒。”齊思人應(yīng)和到。
李豐元點點頭:“嗯,可是,應(yīng)該擁立誰呢?”
“李元吉!”小嘚瑟說道。
“齊王李元吉?”李豐元疑問道。
“正是。”小嘚瑟說道。
“為何?”李豐元疑問。
“李元吉謀略不足,一介莽夫,好掌控。”小嘚瑟說道。
“嗯,沒錯。”李豐元點點頭。
“蕭將軍,為何不推李世民?”齊思人問道。
“李世民?呵呵,白癡一個,您認(rèn)為他有輔佐的必要嗎?”小嘚瑟對齊思人說道。
齊思人無話可說。
“好,明日便差人送信與那齊王,談?wù)勊目陲L(fēng)。”李豐元大笑著說道。
為時尚早,三人又研究了一下具體事宜,小嘚瑟便辭別二人離去。
小嘚瑟回到家中,此時張舉也回來,趕忙詢問。
“如何?”
“那齊思人離開府中,先是去了茶館,見了一個人,我心中生疑,便進(jìn)了茶館,與他坐了一天,他并不動彈,最后起身離去,跟了一會,便不知所蹤。”張舉說道。
“哦?如此神秘之人,究竟為何人?”小嘚瑟心中疑慮,可是無從查起。“看來這齊思人也有點東西。”小嘚瑟心中想著。
“張兄,明日太守府將有一封信件送于齊王,你可否跟隨奪過信件?”小嘚瑟問道。
“當(dāng)然可以,小事一樁,只是不知你要來何用?”張舉說道。
“哈哈,自然有妙用,辛苦張兄了。”小嘚瑟笑道。
“哪里哪里,哈哈,有酒就好。”張舉同樣笑道。
“有有有,走,帶上劉兄,一起喝酒去。”小嘚瑟拉過張舉,一同去找劉旻。
酒過三巡,三人微醺,各自回到房間休息。
第二日,張舉早早出發(fā),等待劫取書信。
小嘚瑟一人無所事事,漫步在街上,這個時候,又開始想扶余聆了。
“蕭兄。”忽然身后有人呼喚小嘚瑟,小嘚瑟回頭望去,那人打扮的非常隱秘,帽子押的很低。
“你是?”小嘚瑟問道。
“是我。”那人頂了頂帽子,露出那雙眼睛。
“原來你是李兄。”小嘚瑟笑著說道。
“此處不方便,找個地方吧。”黑衣人說道(暫時不公布姓名,先同上叫黑衣人)。
“好。”小嘚瑟四下看了看,的確不太適合說話,而說話的好地方,自然是酒館的雅間了。
二人來到一間比較清幽的酒館,并找了一處靠窗安靜的地方。
黑衣人脫去帽子,摘下面巾,露出了他的模樣,竟與那李子聰極其相似。
“你是。。。”小嘚瑟驚訝無比。
“蕭兄不知,其實我與李子聰本是隋朝河州刺史劉升之子,李豐元想要與父親勾結(jié),卻不想我父拒絕,招致殺身之禍,弟弟年幼,被李豐元收為養(yǎng)子,認(rèn)賊作父,而我幸得高人所救,習(xí)得一身武藝,如今回來報仇。”黑衣人直言不諱。
“你與我說與這些,不怕我揭發(fā)了你?”小嘚瑟說道。
“信任,我信任你。”黑衣人說。
“好,既然如此,敢問兄長真實姓名。”小嘚瑟問道。
“劉弘基。”黑衣人拱手說道。
“劉弘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怎么和歷史上不一樣?”小嘚瑟心中想著。